《文化安顺》2018年第31期(总270期)乡人乡贤 师生双杰.侠情高谊

国画黄齐生 谢孝思 作

师生双杰.侠情高谊

〔黄齐生与谢孝思的师生情〕

——戴明贤

安顺黄齐生和贵阳谢孝思,是我由衷崇敬的两位乡前辈。黄先生与我隔着两代人,没有赶上;谢先生却有幸亲炙,有关黄先生的种种,多是从谢先生听来的。恰巧两位先生正是情同父子的师生关系。

黄齐生先生,我们都知道他是老一辈革命家王若飞的舅父,是王若飞幼年的抚育者、青年的指路人、终生的革命同行人,最后是同机殉难的“四八”烈士。动人的舅甥情谊,光前裕后,名垂青史。在重庆的公祭大会上,郭沫若祭文中这样评价黄齐生:“黄老石公,今之文中,教人不倦,大德有容,不畏强御,不讲困穷,振声发聩,声若洪钟。”

谢孝思先生 图片来源网络

谢孝思先生离开贵州很早,在苏州生活了大半辈子,所以很多贵州人对他不熟悉。谢老生于一九零五年,活了一百又五岁。一生以书画、文史、诗词、园林、文物、艺术教育诸方面的深湛造诣和卓异成就广为人知,荣名远被。而谢老更是一位大节历历的爱国者,在解放初期对苏州园林的修复和在改革开放初期对苏州古城区的抢救,其功至伟,有一颗中国发现的小行星即以谢孝思命名。我的中学同学谢友仪是谢老的侄子,我就在他家见到谢老的字画;后来又读到他为《吕凤子画集》写的长序。但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开始有亲炙的机会。随着了解的不断加深,深感谢老是一位非常可敬可爱的老先生。

谢老字仲谋,生于贵阳一个书香门庭。曾祖宝书先生是一位饱学之士,有《秋棠山馆诗集词集》、《听秋图卷》等多种遗作存世。父亲士瑞先生聪慧过人,虽享年不永,但亲手营造了花竹果树,草亭水石的“谢家花园”,常有名士来作诗酒之会。谢先生的志趣和才华,就潜移默化地形成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小时候的入门老师也是地方宿儒,后来更遇上了两位终生孺慕的恩师:一位是人生之路的恩师黄齐生先生;一位是艺术之道的恩师吕凤子先生。吕先生是一位大师级的画家和艺术教育家。谢老上小学进的是黄齐生先生参与创办的达德学校,这是一所富有爱国进步光荣传统的学校。不仅是贵州最早的新式学校,而且从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抗日战争,直到解放战争、迎接新中国的诞生,都站在斗争的前列,培育了以王若飞、黄齐生为代表的二十多位革命烈士。被誉为“一所有多重历史价值的学校”。谢先生少年时是达德的学生,与黄齐生、王若飞过从密切。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八年又担任了达德的校长。在任期间,努力继承和发扬创校诸贤所建树起来的“达德精神”,一次在国民党省党部召开的中学校长会上挺身而出,带头抵制在各中学建立“青年阵地社”反动组织的阴谋。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出任“贵阳教职员抗日救国会”总干事,当时最活跃的进步组织“沙驼剧社”、“筑光音乐会”等都是设在达德学校内。这些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行动,与他老师齐生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排演反清戏剧、民国时期排演民族和睦和介绍外国革命志士等行动,可谓同一宗旨,交相辉映。

贵阳达德学校 图片来源网络

黄谢二先生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师生情谊,留下不少动人心弦的佳话和掌故。一九三八年,黄先生在遵义一次演讲中,抨击了省主席杨森的谬政,受到当局通缉,遁走昆明避祸,逾月谢先生前去会合,陪着老师取道川滇公路入川,沿所经荒僻小县一路宣传抗日,并了解红军长征故事。同行的还有黄先生侄孙晓庄。时黄先生六十岁,谢先生三十五岁,晓庄十三岁,黄先生诗《过雪山关》〔这是他第三次过雪山关〕说:“苦中作乐我诚能,数到年华笑六旬,阿霁十三仲卅五,旁人误认三公孙。”谢先生也写得有途中纪实的诗,小序说:“一九三六〔应作三八〕年我与齐生师不能安于贵阳,先后聚于昆明先生四侄受骧家。入秋随先生偕晓庄沿川滇公路入川,于道中有作。”其中《九月重阳后一日傍晚乘竹舆过荒山上得句》:“一天风露湿衣裳,始觉他乡异我乡。四面空濛谁慰得?虫声唧唧桂花香。”编入诗文集时加了一段附记:“是日投宿山店中,齐师买酒相温,问‘今日有首把否?’我喜得此绝以诵之。师闻而怒甚,斥以‘唏嘘欲涕了!’我陡然觉悟,泪下自责。于是齐师改颜相慰如往日,例引酒拇战。乃忆师归绥重阳之什,视我此绝,何其壮哉。齐师时往归绥探王若飞诗曰:‘菊花朵朵满庭芳,未觉他乡异我乡;长笑此身腰脚健,十年十处过重阳。’”这个情景,这段文字,真如一段简洁隽永、意味深长的《世说新语》。两位先生的诗文集中,都有互赠之作,齐生先生写赠谢先生的尤多,有一组《勉仲七绝六首》就是在谢先生为襄助凤先生筹办艺专心力交瘁时,招他来身边小憩,加以勖勉的。严师高足间的凛然风义、情同骨肉,跃然纸上。

贵阳达德学校 图片来源网络

一九三七年,国民党当局散布“共产党抗日不积极,团结无诚意”论调,流传甚广。黄齐生先生决定亲赴延安实地调查。为筹集旅费,谢先生征得母亲同意,把家屋三间抵当了三百元钱,支持老师在十一月成行。次年五月黄先生从延安返黔,向各界广泛介绍在延安的亲见亲闻,对比国民党占领区的腐败黑暗,引起当局仇视,黄、谢二先生再次出走。后齐生先生寓居延安,谢先生应本师吕风子之召,为老师迁办于四川壁山的正则艺专服务。在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艺专师生与中共重庆办事处多有接触,多次托延安来人带书画和图书慰问前方战士;延安方面也回赠以军民自产的食品衣物。

抗战胜利,国共和谈破裂,黄王舅甥同殁于空难。谢先生则随所在学校迁返原址苏州,在那里工作生活,直至去世。数十年中他一直心系故乡,“贵州是我的故乡,苏州是我的第二故乡,人问贵州好还是苏州好,我说春兰秋菊各有佳色”成为他的口头禅,苏州文化界无人不知。他不顾高龄,两次组织苏筑两市.书画交流,亲自带着江南画师们去领略贵州的壮丽山水。由于他对苏州的卓越贡献,在百岁寿辰时,称他与春秋战国时的伍子胥为两千多年里对苏州贡献最大的客籍人物。

贵阳达德学校内王若飞于黄齐生像 图片来源网络

谢老对黄齐生先生的人格、大节、教育思想乃至养生理念,不仅毕生服膺,而且努力传播宏扬。他先后撰写的长短文章《进步的达德学校史》《黄齐生和他的教育思想》《题黄齐生给谢孝思刘叔华信》《题黄齐生先生步毛主席〈沁园春〉韵词两阕》《题达德学校新剧剧照》等,都是研究黄齐生的第一手资料,非常珍贵。尤其是写于一九九零年六月二日的题剧照一文最具文献价值,它让后世知道:“贵州之有话剧,自达德学校黄齐生先生开始。”“远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初,先生为宣传推翻满清的革命宗旨,用明末抗清英雄黎平何腾蚊殉难的故事,写成《大埠桥》。这是一本改良川剧的剧本”“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达德学校举办建校十周年纪念,先生编演新剧(话剧)《维新梦》,本戊戌政变六君子事迹,这是贵州第一个话剧。旋又编演(武训兴学》(本山东义丐武训办学事〕《杀小安》(丁宝桢诛奸事迹)、(自治槛》(意大利建国三杰事迹)、《亡国恨》(朝鲜志士安重根刺伊藤博文事迹),以及最后(一九三六年)的《奢香》(贵州省少数民族女英雄事迹)等话剧。很可惜,除《大埠桥》这本改良川剧还有孤本保存在省博物馆而外,这些话剧剧本尽都失传了。这些剧本的演出,都是先生自已导演。这六张仅存的照片,可见当时演出的一些情景。下面的说明题字,都是先生手书,中间一张幕前说明人乃是先生。可宝也!”谢孝思先生不愧为黄齐生先生的精神传人,是吕凤子先生的艺术传人〔谢老的画风传承了凤先生雄强生辣的笔墨〕。

我曾经对贵州人思想行为的地域特点〔我称之为“山民性格”〕很感兴趣,想过要写一本《山民档案》,黄齐生、谢孝思和王若飞三位乡贤都是必选的人物。我很为贵州出过这些至情至性、侠骨热肠、厚重而又犀利的杰出人物而自豪。〔二零一八年三月廿九日〕

黄齐生先生画像 王翀 作

黄齐生故居位于安顺市幺铺镇青苔铺,并于2018年4月8日正式开放。

安顺开发区文旅局 提供

安顺开发区文旅局 提供

安顺开发区文旅局 提供

安顺开发区文旅局 提供

附: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袁本良先生贺黄齐生故居陈列馆开馆词及对联:

桂枝香

安顺黄齐生故居陈列馆开馆致贺

清恬庄肃。正新馆故居,遐迩倾目。檐外流莺唤季,回黄转绿。缅怀七十年前事,怅凌风、云程无续。舅甥同殒,山河愍悼,月星坠速。

平生事、脱尘惊俗。忆达德晓庄,桃李丛簇。民主奔呼,几度身家危蹙。换裘沽酒情无限,对铁窗披款瞻嘱。黄公大老,乡邦垂典,丰碑高矗。

桃李争妍先生睿智开民智

河山献祭烈士英魂壮国魂

袁本良先生手书

袁本良先生手书

· 作者简介

戴明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冷印社社员。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贵阳市文联副主席、《花溪》月刊副主编、贵阳书画院院长、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等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本日历由《屯堡公社》公众号设计制作

授权《文化安顺》发布

(0)

相关推荐

  • 【七绝】致敬乡贤冯树民先生

    致敬乡贤冯树民先生 作者/冯斌一鄂 老当益壮美誉留,历尽沧桑几度秋. 风雨飘摇心不变,春风便借酒几瓯.

  • 拾遗51~52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拾遗51 教师节,庆仁作诗: 一场辛苦为谁忙,愿把大山作故乡. 丹心片片助学子,热血滴滴育栋梁. 眼界好比洞浊火,胸怀堪如日月光. 天下教师若如此 ...

  • “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在安顺中华北路东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若飞故居"指示牌. 我最早知道王若飞这个名字,源于在少年时期读过的一本书<王若飞在狱中>,这一晃都过去50多年了. 故居临 ...

  • 《文化安顺》 乡人乡贤 凤凰鸣矣 于彼高岗 2018年第103期(总342期)

    赵侃塑像  李默 凤凰鸣矣   于彼高岗 --商辂撰书敕赠赵侃二亲恩典碑探佚 丁武光 翻开地方志,似乎总有一种规律性的遇合:凡是文化昌明的历史名城,其山水街衢间总有几位青衫飘动的身影.在这里,文人的情 ...

  • 墨林逐韵第13期 || 群英雅集【总270期】

    本期诗家 丨清山清水丨大石山人丨扎西远方丨位精丨 丨心灵童话丨春暖花开丨观棋不语丨从野丨 丨坐看云起丨晴空一鹤丨大浪淘沙丨章寿| 丨诗歌辉映丨读书读报|铜鞮散人丨春天| |二两文化|柳风吟客|墨雨羁人 ...

  • 《当代散文》2020·05期总124期目录

    文学会比太阳更长久   [新闻资讯] [名家阅读]:史铁生 8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年度主题]:看戏 10 戏里戏外   刘月新 [山东散文方阵]:郭立泉 13 蛙鸣一直喂着我的耳朵    郭立 ...

  • 《作家新视野》‖ 纸刊备选稿007期 ‖ 总48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本期责编:新龙 本期作者:刘浪,沙越波,铁血寒冰,青桐,卢合枝,任小湖,张承斌,张德茂,白云,白云,文庆,四月天,李天祥,任俊峰,余贵平.(排名 ...

  • 《作家新视野》‖ 纸刊备选稿第005期‖总44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本期责编:玄微子 1.清晨的出口 文/大漠飘雪(山西) 六月 即将达到沸点的城市在喧嚣 一些碎碎念的事物飞花溅玉般地婆娑 广场的舞点,枝头的小 ...

  • 《作家新视野》‖纸刊备选稿第004期‖总41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本期责编:月亮之巅 NO.01 昙    花 文/迂梵(甘肃庆阳) 子夜时分,诗刚写完 天空开始流泪,城市跟着潮湿起来 这些背负天空使命的流水 ...

  • 同题《雨中花慢》 | 墨香阁文学工作室2020第19期 | 总61期

    同题<雨中花慢> | 墨香阁文学工作室2020第19期 | 总61期 墨香阁文学工作室 2小时前 阅读 46 关注 我的原创诗 本期同题作业 统一词牌<雨中花慢>,要求抒情为主 ...

  • 《文化安顺》文汇美食 旧州小吃——糖烙粑 2021年第31期(总628期)

    旧州小吃--糖烙粑 胡维忠 古镇旧州有许多著名的小吃,糖烙粑就是其中之一,是许多旧州人早餐首选之物. 制作糖烙粑的材料,是本地出产的糯米面和一种叫做清明菜的植物.清明菜,别名鼠耳草.佛耳草等,本地俗称 ...

  • 《文化安顺》乡人乡贤 我所认识的顾之炎先生 2020年第31期(总514期)

    我所认识的顾之炎先生 朱子通 谈到九溪精英,在九溪地戏恢复和屯堡文化兴起时期,无论如何是绕不开顾之炎先生的.在我的印象中,他常穿西装打领带,发型新潮,皮鞋铮亮,衬衣.袜子白净,很讲究,不像一般村民的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