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投资课学习笔记(5)房产优先上车
相关推荐
-
中国有百万富翁440万,这百万指哪些资产?
10月21日,瑞信研究院发布了2019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百万富翁(美元)人数达到440万人,仅次于美国.而财富超过5000万美元的人数为18132人,位列全球第二(美国第一) ...
-
如果房产价格无限上涨结果会怎么样?
纵观人类的历史,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还是08年美国的次货危机,甚至是我国的海南省的房地产泡沫,都已经证明,房产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最终走向的是崩溃.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正在玩击鼓传花 ...
-
胡润:近2万人靠“炒房”炒成亿万富豪,千万富豪是10多倍!
俺家也住楼房 今天(2月8日)早间时分,知名财经媒体报道:靠"炒房"炒成亿元富豪?胡润告诉你:真的有! 根据上述媒体发布的报道显示:最新一期的<胡润财富报告>刚刚出炉, ...
-
社会很现实,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是房商
这个社会很现实,根据财富来划分阶层.分配资源.比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人际资源,甚至影响下一代的基因资源. 这个社会很真实,普通人跨越财富的鸿沟得靠房子.工资解决衣食住行.日常开支,要实现财富的跨越只 ...
-
拥有百万房产家庭,随时能拿出20万吗?
随着房价的上涨,中国拥有百万房产的家庭并不罕见.截止到2018年底,国内房产总值高达400万亿.我们按总人口13.94亿.标准的三口之家去计算(4.64亿户),则国内平均每个家庭拥有的房产当前价值为8 ...
-
高房价让居民资产增值 为何却屡遭抱怨?
近几年,国内各城市房价越涨越高,高房价让大中城市居民的资产快速增加,据权威数据显示,2018中国的家庭财富中,金融资产占比约38%,而非金融占比为62%,而非金融资产其实主要是房产.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 ...
-
未来10年,中国最值钱的不是房子和车子,或是这“2样”东西
近10年以来,要说中国最值钱的东西无非有两样,一个是房子,一个是车子.现在年轻人结婚没有这两样东西,肯定是行不通地.上海的房价10年前均价是1.5万/平米,而到现在均价在6.5万/平米,10年间房价涨 ...
-
很多人都愿意买好几套房,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甚至于五六线县城,很多家庭都已经买了好几套房产.难怪数据显示,房产已经占中国家庭财富的70%以上.对此,有专家表示,中国人天生就有买房囤起来的习惯,甚至有的家庭孩 ...
-
徐远投资课学习笔记【文末当然有少不了的福利】
目录 一个稳定收益如果能长期坚持就会创造奇迹(复利).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忍耐慢慢变富. (1)投资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回报率三大原理与投资三大决策 (2)股票投资是要挣业绩增长的钱 一文 ...
-
徐远投资课学习笔记(9)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问题,是投资的首要问题,决定资产选择的大方向.大类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建议用货币基金替代).债券.股票.黄金和房产. 配置资产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资产的三重属性:流动性,安全性,成长性. ...
-
徐远投资课学习笔记(8)黄金是收益率还不错
黄金的价值来自哪里? 黄金的价值来自于黄金的天然货币性质,是历史演化的结果,"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属"就是说黄金的天然货币属性 黄金的天然货币属性包含三条性质:1)比较 ...
-
徐远投资课学习笔记(7)买保险而不是理财
保险分两大类:保障型和理财型 保障型保险:雨中才送伞,雪中才送炭.在投保人遇到意外给予财务补贴,如健康险,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等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和社保中的五险新生儿医保--这个实质才是保险 理财型 ...
-
徐远投资课学习笔记(4)基金是投资的中介
投资有两种方式: 自己投,直接找股票债券 把钱给专业人或团队投资,如基金 基金行业的核心是专业化管理,有五大优势: 信息优势:有专业的人做信息收集行业分析企业调研 知识优势:持证上岗,有专业知识 规模 ...
-
徐远投资课学习笔记(3)债券适合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人
债券是什么 债券是固定收益证券,是政府或企业向你借钱的凭证.债券的收益固定有两个前提条件: 买了债券后持有到期,不买也不卖(如果期间买卖可能会有价格波动: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利率风险) 你的债券 ...
-
徐远投资课学习笔记(2)股票投资是要挣业绩增长的钱
(1)买股票买的是什么 现金流,也就是现在的盈利和分红 期望,未来的盈利和分红(股价上涨) 所以公司分红不一定好,不分红不一定不好.有很多投资机会的公司就不应该分红. (2)贵的股票与便宜的股票 要看 ...
-
徐远投资课学习笔记(1)投资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徐远投资课学习笔记(1)投资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气和气虚及如何补气【蒋文跃“女性中医养生课”学习笔记2】
[前言] 健康是宝,平安即福.疫情防控期间已经尽量避免外出,正好在"有书"报个线上的中医课,系统学习一下更为实用的养生知识,借人之智提升自己的机体免疫力. [友情提示] 本文只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