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的风骨

(0)

相关推荐

  • 沈阳-张氏帅府(下)

    <百年张学良>陈列展览是张氏帅府博物馆基本陈列之一,展览共分关东骄子.主政东北.兵谏救国.幽禁岁月四大部分,采用编年史的体例,以张学良跌宕起伏的百年人生为主线,在大量翔实的档案史料的基础上 ...

  • 陈恭澍:军统第一杀手,利用美人计获取情报,因玻璃反光杀错目标

    1938年初,随着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的大面积溃败,一时使很多国民党高官丧失抗战信心,很多人叛变投敌成为汉奸,为阻止这一趋势,蒋介石下令对一些影响大的汉奸进行惩罚活动,其中华北的大汉奸王克敏就是军统的刺 ...

  • 为人不要太猖狂 猖狂没有好下场

    为人不要太猖狂 猖狂没有好下场 <军阀风云>第139回张学良占卜杀杨宇霆.常荫槐 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子继父业,掌握了东北的军政大权.杨宇霆总是以"老臣" ...

  • 赵一荻:陪伴所爱40年不要名分,下葬时少帅说:我要把她拉回来

    赵一荻这个名字,因为少帅张学良而被世人所熟知. 人们对她的评价有褒有贬:褒的是她为了爱的人,放弃安逸富足,去陪对方忍受条件艰苦的软禁生活: 贬的是她插足别人的婚姻,害得孤身在外多年的于凤至晚年还被离婚 ...

  • 虎父无犬子,一门三委员,觉醒年代下看陈独秀父子一言难尽的悲怆

    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总司令张学良与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因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决定联合发动兵谏,扣留来西安督战的蒋介石,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qu ...

  • 历史当中的陈独秀,这件事,他坚持了一辈子

    只要是能被历史记住的人,或多或少,身上总是有着超过寻常人的某种特质,或者是做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不然,终究也只是会和你我一样,被历史遗忘在角落里,就像是不曾来过一样.被历史记住的人,又往往不只 ...

  • 卢志荣作品辑 | 中式风骨,国际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你几乎看不到国内设计师常用的"中式符号",而细节处又无不在表达着中式风骨,诉说中国文化的精髓--卢志荣这种"去符号化"的设计格调,表面上看貌似不着 ...

  • 风骨,是男人的灵魂!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论身居何处,不论地位如何卑微,当坎坷和不如意袭来之时,只要不屈从于失败和惧怕磨难,敢于坦然面对,就已经完善了活着的意义. 这便是男人的风骨. 男人之所以称之为男人,是因为具有男人 ...

  • 清朝-黄自元《四时读书乐》苍劲有力,文人风骨楷书书法欣赏

    (宋)翁 森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 ...

  • 他,协助陈独秀编办《新青年》,还是韦拔群的入党介绍人

    他外柔内刚 不平则鸣 他提倡新文化 新道德 深为当地封建势力所恨 作为公开中共党员身份的国民党人 他一生怀揣救国救民之心 培养吸收东兰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入党 力促广西与上级中断近5年的组织关系得以恢复 ...

  • 【雅人韵士】王天胜|古来魏晋多风骨,一入山林笑五侯。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人简介 王天胜:笔名荒石,男,1958年生于陕西泾阳.业余从事易经.书法.摄影.文学等方面的研究.70年代从事文学创作,已在海内外发表诗歌.小说.散文随笔400多万字,曾 ...

  • 纪念陈独秀先生

    我和先生有共同之处--都是独秀山民.小时候,学习开门见山这个成语,就很容易理解,身居安庆怀宁丘陵地带,还是很容易开门便可见青山!而我第一次对山的概念便是这独秀山!安庆诸山之中,诸如古南岳天柱山.妙道山 ...

  • 重读陈独秀(七)

    陈独秀是一个思想闲不住的人,但注定要在思想上承受孤独.在当时,他对民主的见解,他对战后世界大势的分析,都被看作是"恶毒"的言论,甚至于他在报刊上往往发了上篇,就没有了下篇,有时干脆 ...

  • “南陈北李”手札真迹欣赏,李大钊笔道沉稳,陈独秀笔意奔放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已成为党史中的佳话. 寻找陈独秀和李大钊之间的缘分,彼此之间的兴趣共同点,才能了解他们二人为何如此合拍. 陈独秀和李大钊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校友,回国后都在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