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毛公鼎》(传奇经历+原文+译文)

(0)

相关推荐

  • 陈介祺的桃花源

    芙蓉街是一个很窄的小巷子,位于潍坊市潍城区城关街道.与巷子外东风街上的车水马龙相比,这里相对安静而悠闲.巷子的北首有一座青砖彻成的二层小楼,这就是著名的万印楼,是清代金石学家.大收藏家陈介祺的故居,现 ...

  • 毛公鼎

    文章授权转载自博物馆中国公众号 作者杨曙明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介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 · 害夫皀殳

    害夫皀殳,其实是两个字,害夫音胡,是周厉王的名字,皀殳是通称为簋的青铜器的本名,意思就是周厉王的簋,为了方便,也可以就叫胡簋. 西周考古近些年来一直进展不大,关键就是宗周城和西周王陵没有找到,上世纪7 ...

  • 青铜器收藏

    青铜器承载悠久历史文化青铜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8世纪前的夏朝,就已能生产很复杂的青铜器.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中国青铜器达到鼎盛时期.那时青铜器只是上层贵族享用物品,平民百姓无法享受.直到公元前3世 ...

  • 西周《毛公鼎》(传奇经历 原文 译文) | 书法易

    一.传奇经历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鼎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 ...

  • 【阅读】西周《毛公鼎》的传奇经历

    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金文的经典名作.传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 .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造型端庄稳重.颈部饰重环纹及弦纹各一道 ,简朴庄毛公鼎 ...

  • 孔子研究第一书《孔子家语》全集原文译文「卷七·五刑解篇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 ...

  • 孔子研究第一书《孔子家语》全集原文译文 卷七·刑政篇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 ...

  • 中国古代圣贤、名人典故古文50篇(原文译文)古为今用、品读收藏

    中国古代圣贤、名人典故古文50篇(原文译文)古为今用、品读收藏

  • 《孔庙桧·〔明〕张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明]张岱 己巳,至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宫墙上有楼耸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进仪门,看孔子手植桧.桧历周.秦.汉.晋几千年,至晋怀帝永嘉三年而枯:枯三百有九年 ...

  • 曾国藩《治心经》原文+译文 (学养篇)

    曾国藩的<治心经>,讲心.身并治,口.体兼防.他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表面的毒是愤激,没有涵养,有一点长处即向人炫耀,有一点不顺就勃然大怒,这都不是"有 ...

  • 曾国藩《治心经》原文+译文 (事功篇)

    曾国藩的<治心经>,讲心.身并治,口.体兼防.他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表面的毒是愤激,没有涵养,有一点长处即向人炫耀,有一点不顺就勃然大怒,这都不是"有 ...

  • 曾国藩《治心经》原文+译文 (进退篇)

    曾国藩的<治心经>,讲心.身并治,口.体兼防.他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表面的毒是愤激,没有涵养,有一点长处即向人炫耀,有一点不顺就勃然大怒,这都不是"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