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和黑车.......

华州之家粉丝福利

出租车和黑车
作者丨姬海涛

这两天,渭南市华州区运管部门整治“黑”出租的视频在各个华州人的微信中“火了”,在整治“黑出租”的过程中,一名司机竟然公然抗法,一名执法人员被顶在车前行驶了很长一段路,造成该执法人员受轻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州出租车的乱象,早在华州区还是华县的时候就已经暴露出来,长时间广大人民群众吐槽。而且,出租车运营市场混乱的现状长期得不到管理和整治,如今爆发这样的矛盾,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在华州乘坐出租车,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师傅,到管理站多钱?”

“二十!”“二十!这狗日的穷疯了!”只能心里想着,但是不好发作出来。

“咋这么贵的?平时不是五块么?”

“年跟前嘛。你们都领双倍工资、三倍工资的,咱开车下苦的,还不应该多挣些?”

“唉,渭南西安也是双倍三倍工资,人家出租车就没涨价嘛!”

“那你到渭南、西安坐出租去,不用跟我拌嘴磨牙,我这阵子还忙着哩。”说完就把车门狠狠地一关,一脚“气门”就跑远了。

笔者是头一回感受出租车年跟前、年里头翻着跟头涨价,更是头一回听说出租车涨价好几倍是因为国家在节假日给付三倍工资的造成的。

在华州坐出租,首先要把价钱问好,因为出租车司机可以随便要价,乘客也可以随便还价,只要双方谈妥,一切好说,这就是所谓“先叫响,后不嚷”。

其次,华州出租车的计价器,根本就是不太好看的车内摆设。第三,等一会儿再说,现时先不着急。

我二伯大年初一回村里,就因为没有跟人家出租车司机沟通好,到了目的地,付了人家5元钱,出租车司机不愿意了:“大年初一出车都是加班哩。你咋就只给五块钱!给十块!”我二伯老革命,牛脾气:“计价器显示五块,就是五块。再说了,两公里不到,你就敢给我要十块?谁叫你加班你给谁要去!”那司机接过五块钱,当着我二伯的面把钱撕得粉碎。

除了正规出租车这种状况,华州出租车行业还有第三个特有的现象:黑车光明正大地上路,与正规出租车同时拉客,一直以来,几乎没人管。据说跟正规出租车交了差不多的运营费和管理费,只要不出事,当然没人管。

其实,华州的出租车无所谓“黑车”和“正规车”,所谓的“黑车”,同样交了管理费(可能交得少一些,具体不太清楚,希望知情人说明)只不过少了顶灯,少了出租车喷漆,少了一个计价器而已,其他的都一样,同样是上车前“议价”,节假日年跟前随意涨价,计价器是样子货。想去哪儿,同样得看司机高兴不高兴,高兴了,你去俄罗斯都愿意拉你,要是司机不高兴,三公里之内都不想载你,他宁愿在小吃摊跟前再要一碗胡辣汤,再咥一笼包子。

加上近年来网约车又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让整个华州的出租车运营市场更加混乱,竞争更加激烈和无序。这种长时间存在且头绪颇多的乱象,要治理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崖坡底下的菜市场,多少年才整治过来,效果还不甚好,现在仍然反反复复。

打击黑车本身没有错(尽管这黑车与出租车本身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因为打击黑车,而让原本就不正规的正规出租车变得更加不正规,老百姓乘坐出租车花了更多的钱,却打不上更多更好的车,那就与打击治理的初衷南辕北辙了。

对于整治出租车运营市场,笔者以为“宜疏不宜堵”,应该从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从源头上规范运营车辆的运营行为。无论是黑车还是正规车,又或者是网约车、通村车、城际车,只要涉及运营,都一视同仁,同样严标准、严要求、严执行,将管理标准进行公示,广而告之,同时设立专门的监督投诉电话和网络监督平台进行监督,通过电话和网络等监督平台的反馈,对照管理规定,对运营车辆进行惩处。

乘车环境好不好,乘客最有发言权,只有让乘客和消费者参与监督,才能真正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让华州的车辆运营市场逐渐趋于规范,才能真正方便群众出行。

文章来源丨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丨姬海涛

图片来源丨网络

整理编辑丨华州之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