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黄芪精口服液临床新用

黄芪精口服液、黄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芪,口服液10 ml/瓶(相当于黄芪6.7g)。注射液2 ml/支(相当于黄芪2g)或10 ml/支。补气养血,固表止汗,利尿生肌。 
  临床上用于气虚血亏,脾胃不壮,表虚自汗,久病体弱,四肢无力等病症。凡有热象者,忌用本品。 
  治疗小儿哮喘 
  取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每穴2 ml(含黄芪2g),每次取一侧,交替使用。2天1次,5次为1个疗程,隔4天再行下个疗程。一般连续用药3个疗程,次年伏天巩固治疗3个疗程即可。 
  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黄芪精口服液,1支/次(成人),2次/日,口服。本品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有效地防止感冒发生,明显地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 
  治疗免疫功能低下 
  黄芪精口服液,1~2支/次,2或3次/日,连服6周。用黄芪精口服液治疗心、肝、脑功能不全,晚期癌症免疫功能低下者,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黄芪注射液5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日,15天为1个疗程。同时用生大黄20~30 g,六月雪、生牡蛎、蒲公英各30 g,广木香15 g。水煎取滤液150 ml,高位保留灌肠1~2小时,以大便2~4次/日为度,1次/日,10~15天为1个疗程。脾肾阳虚伴寒湿内蕴型,用吴茱萸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脾肾气虚伴湿浊互结型,用温脾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肝肾阴虚型,用杞菊地黄汤合二至汤加减;气阴两虚伴湿热内阻型,用生脉散合王氏连朴饮加减。水煎服。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取穴:曲池、外关、足三里、三阴交(均双侧)。两侧穴位分别用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各2 ml,穴位注射,每穴0.5 ml,隔日1次。均30天为1个疗程,用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用黄芪注射液40 m1,葛根素注射液8 m1,分别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连用10天。并配合中医辨证治疗。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取穴:①足三里、三阴交,胆俞;②足三里、阳陵泉、肝俞。用黄芪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10 m1,穴位注射。体穴(进针1~1.5寸)每穴2 ml,背俞穴(进针0.5寸)每穴1 ml。2~3天1次,两组穴位交替使用。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用2~3个疗程。 
  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取穴:膈俞、胆俞、胃俞、足三里(均双)。用黄芪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各2 ml,穴位注射,每穴1 ml,1次/日,两侧交替使用,每周6次。并用多潘立酮10 mg/次,雷尼替丁胶囊150 mg/次,庆大霉素片8万U/次,3次/日,口服。 
  治疗胃轻瘫综合征 
  证属功能性消化不良,用黄芪注射液60 m1,加5%葡萄糖液350 ml,静滴,1次/日,15天为1个疗程。并内服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陈皮、柴胡、当归各10g,升麻、炙甘草6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15天为1个疗程。 
  治疗糖尿病胃病 
  黄芪注射液40~6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30m1+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注射,1次/日;维生素C3~5 g+生理盐水50 m1,静脉注射,2次/日;维生素E0.2 g/次,3次/日,口服。 
  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黄芪注射液6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并用加味黄芪建中汤:黄芪(先煎)40g,饴糖30g,白芍18g,桂枝9g,炙甘草6g,大枣4枚,淫羊藿15g,生姜5g。2次/日,水煎服,吞服困难者用鼻饲,连用6个月。 
  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 
  均取穴风门、肺俞、膈俞、心俞、脾俞、列缺、孔最、肾俞(均双),每次选2~3对穴。黄芪注射液(10 ml/支)、鱼腥草注射液(2 ml/支)穴位注射,每穴0.5~1 m1,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用1~2个疗程。 
  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取穴:曲骨。用黄芪注射液1支(10 ml/支),穴位注射,1次/日。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用3个疗程。同时内服补中益气汤加缩泉丸加减,1剂/日,水煎服,20天为1个疗程。同时行盆底肌训练,每30分钟收缩肛门10~20次,每次持续≥30秒。

(0)

相关推荐

  • “脑出血”的中医方药与针灸推拿治疗

    (一)单方.验方 (1)海蜇头30g,荸荠7只,煎水代茶,治中风痰火偏盛. (2)竹沥水频服,本品清热化痰,治中风痰多. (3)三七.水蛭粉各3g,吞服,每日2次,用于出血性中风血瘀证. (4)制大黄 ...

  • 长强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

    [别名]橛骨.上天梯. [出处]<灵枢经·经脉>篇:督脉之别,名曰'长强'. [归经]督脉. [定位]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释名]'长'喻督脉循环无端;'强'即强壮.强 ...

  • 葡萄糖 

    葡萄糖注射液:(1)10ml:1g;(2)10ml:2g;(3)10ml:5g:(4)20ml:5g:(5)20ml:10g:(6)50ml:2.5g:(7)50ml:5g:(8)100ml:5g:( ...

  • 宋柏杉老师直击临床讲金匮6经方临床新用

    宋柏杉,1991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自幼随父学医,对<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医学衷中参西录>.<温 ...

  • 骨碎补的临床新用

        中医理论与实践     骨碎补的临床新用 作者 周天寒 骨碎补又名毛姜.猴姜.爬岩姜,为水龙骨科柳蕨属多年生附生蕨类植物榭蕨的根茎.过去临床多取其补肾.续伤之功效,主要用于肾虚阳浮牙痛及牙齿松 ...

  • 黄芪精口服液 

    黄芪精的主要成分是黄芪,具有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的功效,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忌食油腻食物,感冒的病人不宜服用.黄芪精口服液宜在饭前服用, ...

  • 附子汤临床新用解析

    附子汤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 功效 温经镇痛,驱除寒湿. 方药组成 附子2枚(炮,去皮,破8片),茯苓3两,人参2两,白术4两,芍药3两. 服法与禁忌 上药5味,以水8 L,煮取3 ...

  • ​下瘀血汤临床新用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 ...

  • 【一周一方】竹叶石膏汤临床新用

    作者:张保国,刘庆芳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差后劳复证篇,由竹叶.石膏.麦冬.人参.炙甘草.半夏.粳米组成.具有清热和胃.益气生津的功能.传统用于伤寒虽愈,但有 ...

  • 京万红临床新用治疗毛囊炎、带状疱疹、老年性阴道炎、脚癣、肛裂、结肠炎、痤疮、褥疮、鼻前庭炎、

    京万红临床新用三则 京万红(软膏)由地榆.栀子.大黄.乳香.没药.当归.冰片等中药组成.主要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等功效.京万红被认为是治烧烫伤的专用药,不过经临床应用发现,京万红对毛囊炎.带 ...

  • 单方一味,气死名医——25种单味中药临床新用

    ( 首创中医网诊开方技术与教学平台,头条号同名:"哲医论坛") ● 前言:"单方一味,气死名医",单味中药因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而深受医患的欢迎和重视.本文 ...

  • 云南白药临床新用(中医治疗)

    云南白药是我国传统治疗跌打损伤,祛瘀止血的良药,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之功效.临床中发现外用云南白药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能取得较好疗效: 1.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取云南白药1g与75%酒精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