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何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何氏名人与家训

何基

何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伯熭为临川县丞,而黄榦适知其县事,伯熭见二子而师事焉。榦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于是随事诱掖,得闻渊源之懿。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为高,徇人而少变也。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
  朱熹门人杨与立一见推服。来学者众,尝谓:“为学立志贵坚,规模贵大,充践服行,死而后已。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使人感发,方为有功。”谓:“以《洪范》参之《大学》《中庸》,有不约而符者。”谓:“读《易》者,当尽去其胶固支离之见,以洁净其心,玩精微之理,沉潜涵泳,得其根源,乃可渐观爻象。”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
  王柏既执贽为弟子,基谦抑不以师道自尊。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虽一本于熹,然就其言发明,则精义新意愈出不穷。基文集三十卷,而与柏问辨者十八卷。
  郡守赵汝腾守婺,延聘请讲,辞不就;复首荐于朝,又率名从官列荐。通判郑士懿,守蔡抗、杨栋相继以请,皆辞。景定五年,诏举贤,特荐基与建人徐幾,同被命添差婺州学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力辞未竟,理宗崩。咸淳初,授史馆校勘兼崇政殿说书,屡辞,改承务郎,主管西岳庙,终亦不受也。卒,年八十一。国子祭酒杨文仲请于朝,谥文定。
  所著《大学发挥》《中庸发挥》《大传发挥》《易启蒙发挥》《通书发挥》《近思录发挥》。从熹门人游,或语以何基尝从黄干得熹之传, 即往从之, 授以立志居敬之旨,且作《鲁斋箴》勉之。质实坚苦,有疑必从基质之。

《何姓百字行歌》

天地君亲德,山河日月遥。生身枝与叶,谱牒识根苗。韩何允易姓,庐江郡望高。氏族由敕定,海内鲜同曹。於潜腾启迹,裂土牧亭侯。诸睦瑛胥宇,来淳建祖劳。侍郎显东晋,庙封逮宋朝。文昌绵福祉,儇派续编饶。庆衍殊居徙,家乘会本标。周流循百字,万世永轮交。

兰溪兰江街道莲塘岗何氏十六条宗规

在兰溪市兰江街道连塘岗村的《瀫西莲湖何氏宗谱》中有十六条宗规。这十六条宗规每条四字,总共六十四字。

《何氏宗规》十六条为:

蒙养当豫、乡约当遵、闺门当肃、职业当勤、宗族当睦、婣里当厚、族类当辨、名分当正、祠墓当展、谱牒当重、家礼当行、节俭当崇、赋役当供、争讼当止、守望当严、邪巫当禁。

盘溪《何氏家训》                    

孝父母

  父母之恩,与天地并凡。为人子,温情定省,服劳奉养,惟恐不至。一有不顺,即为天地罪人,名议所不容也。宗祠中无论悖逆重情,方为惩戒。小或不顺,朔望会祠,讯有此辈,即令本房房长敕之。如再不改,缉至祠下痛责毋纵。

  ——摘自《何氏家训》

  【译文】

父母的恩情,与天地并存。作为子女,侍奉父母应无微不至,服事效劳,侍奉赡养,只担心做得不周全。如果做得不好,就成为天下的罪人,为名义所不容。宗祠中如有违背正道的重大情节,要加以惩罚,以示警戒。较小或不顺理的事情,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在宗祠中聚会,讯问有这种人的,就要求本房房长告诫他。如果告诫后不改正,就要严厉责罚,切切不可放任。

敬长上

长幼有序,伦理森然,不可紊也。凡为弟子,出见长上,宜加恭敬。父兄会燕,子弟敛容,不敢畅饮,此常礼也。如有不遵名分、端坐横行、肆称尔汝,及叙饮喧哗、挥拳呼令,已为不悌,况有侵忿,伦理何在?禀祠首因其服次,定加责罚。

——摘自《何氏家训》

  【译文】

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是伦理道德决定的,不可乱了秩序。作为年轻后辈,外出的时候见到长辈、尊长,应该严肃、端庄、有礼貌。与父亲和兄长相聚宴会,年轻后辈必须严肃恭敬不能随意喝酒,这是日常的礼节。如果有不遵名分,坐行不恭,随便称呼你我,以及谈话饮酒大声说话、不顾场合猜拳行令,前面已是不孝悌的行为,后面更是侵犯长者威严,伦理何在?根据情况一一禀报族长,一定要严加责罚。

戒斗狠

  凡族中有争斗,告族长。处剖而不平,方控有司,以分曲直。毋得恃强凌弱,动辄攘臂相抟,甚至聚众相殴。如乡邻亲戚有争哄者,当为劝解,切勿聚众相帮。

  ——摘自《何氏家训》

  【译文】

  凡是宗族中有争斗之事,要向族长报告。如果对处分剖析感到不公正,才能向官府控告,由官府来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不能依仗强势,欺侮弱小者,动不动就捋起袖子互相争斗,甚至聚众相互殴打。如果乡邻亲戚有争斗起哄的,应该去劝解,千万不要聚集众人去打架斗殴。

养贤才

  凡入仕入学等事,祠给衣装。告祠之日,合用鼓乐导拜,以彰祖荫。祭品随分,其余仪节酌宜而行。

  ——摘自《何氏家训》

  【译文】

  凡是族人进入仕途、入学等事,宗祠送给族人衣服及行装。告别宗祠的日子,共同用鼓乐引导进入祠中拜祭祖先,来显示祖上的荫德。祭品依照旧例,其余的仪式礼节斟酌而行。

议贤能

  凡族中族长房长公长,须选有德有行素为服众者,立之。如所立之长或有假公济私,妄加人过失以报私忿者,罚银入祠,仍革出别议贤能者,立之。

  ——摘自《何氏家训》

  【译文】

  凡是宗族中的族长、房长、公长,必须推选有道德、有品行、能够服众的人担任。如果所立的族长、房长、公长,或者有假公济私的,或者有妄图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来报复个人怨恨的,要罚取他的银两充入祠堂,还要开除,另外讨论推选有贤能的人担任。

(0)

相关推荐

  • 从王权家族族规看传统社会的祠堂和族规

    近日,我们在清末著名学者王权故里发现了一块王权在其父亲王汝揆祠堂建成后为族人撰写的一块族规,这块族规的发现,为研究王权学术和古代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资料. 一.这块碑文中的内容 这块碑文的主要内容是四个 ...

  • 宗族祠堂与祠堂文化(中)

    祠堂的主要功能 1.祠堂是祖宗神灵聚居的地方,供设着祖先的神主,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 每逢春秋祭祀,全族聚会,齐集桐堂,由族长或宗子主持,作礼设祭.清明扫墓,先到祠堂,祭神主,然后分别至各房 ...

  • 金华蔡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蔡氏名人与家训     蔡元定 始祖蔡元定(1135年12月17日-1198年9月11日),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发之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 ...

  • 金华曹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曹氏名人与家训 曹聚仁 曹聚仁(1900-1972),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浙江浦江墩头镇蒋畈村(今属兰溪梅江镇蒋畈村)人.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1922年到上海,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 ...

  • 金华陈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陈氏名人与家训 陈亮 陈亮(1143年10月16日[1]  -1194年),原名汝能,后改名亮,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才气超迈,喜谈兵. 孝宗 ...

  • 金华樊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樊氏名人与家训     樊勲 樊勲,字则峣,号竹溪.其先山阴人,父贾于兰溪,遂占籍.勲少嗜学,长服贾,犹手不释卷.务施与就义若渴,凡利于人者无不为.邑育婴堂资用缺,勋带头捐钱300缗,又每年出百缗 ...

  • 金华郭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郭氏名人与家训 郭时芳 郭时芳(1274-?),名桂.兰溪城区药院巷(今星宫巷)人.世承家业,精岐黄.高祖母汪夫人以善医女科显于时.南宋建炎初,元祐太后有病召医.汪夫人应召,依祖传女科牡丹十三方施 ...

  • 金华胡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胡氏名人与家训     胡则 胡则(公元963-1039年),字子正.北宋永康人.少果敢有才气.宋端洪二年(公元989年)考取进士,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年官,继任 ...

  • 金华黄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黄氏名人与家训 黄初平 黄初平(约328-约386),后世称为"黄大仙",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兰溪黄湓村,一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义乌赤岸.黄大仙原是 ...

  • 金华李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李氏名人与家训 李渔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

  • 金华刘氏名人与家训

    金华刘氏名人与家训     刘渭 刘渭,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字志清.生卒年不详.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状元. 刘渭中状元后,授特补承事郎,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余事不详. 刘辰(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