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健康饮食的神奇科学绘本—《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导读

解析:书的封面就像一个大货场,弧形的铁轨、蓝色的火车、货物就是一颗大草莓,黄色的背景把景物衬托的更加鲜明而光泽,背景深处的尖顶房宛如调度室,时钟定格在午后十分。四周环形的凹凸不平的、深浅不一的是叠嶂的山峦?给孩子留个悬念,让他们回过头来再仔细辨认做出决断。一群小精灵们正在努力地将一颗完整的大草莓弄碎、装车,并加入消化液运送出去。7个小精灵正在忙碌的工作着,可以看到它们干得很卖力,有的切、有的锤、有的挖。小山旁边的小火车里已经装满了红色的液体,火车冒着白烟,一个戴着黑帽子的小精力正在开车,火车后面还有一个小精灵正在往车厢里注入液体……值得一提的是,题目中有一只拿着锹的小精灵满意地靠在“肚子”两个字上,小腿惬意的交叉在一起,这是小精灵们工作结束后露出的久违笑容。题目中的“火车站”三个字写成了红色,体现了胃的重要性。《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光听这名字,小朋友就挺来劲的,会一再地追问“肚子里怎么会有车啊?”,“读了我们就知道了呀”不妨乘机卖了个关子。孩子一定会兴致勃勃地自觉坐好,等着听故事。原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确切地说就是胃里,真的有个火车站,里面还有很多的小精灵,负责把我们吞咽下去食物装进车厢,并掺入一些特殊的液体,把所有食物设法统统碾碎成泥状。【前环】

原文:美味食物进嘴巴,牙齿把它咬成粒。颗粒来到肚子中,精灵把它变成泥。火车厢被装满了,一路飞驰不休息。肚子里的火车站,每天都在陪伴你!解析:本书的环衬很有特点,前后环衬的颜色一致,都是醒目的、似蛋黄液体的深浅不一的柠檬黄,内容都是围绕着教给孩子正确饮食的方法和食物。这些食物都是什么!让孩子们辨认一下,如果部分不能确认,请看后环衬已经暗示出来了。前环衬由一些食物和一首小诗歌组成。诗歌中写到“美味食物进嘴巴,牙齿吧它咬成粒。颗粒来到肚子中,精灵把它变成泥。火车厢被装满了,一路飞驰不休息。肚子里的火车站,每天都在陪伴你。”浅显易懂地写出了食物要如何才能被更好地消化。观察图上有很多吃的、喝的食物。它们怎样才能被好好消化呢?读诗歌。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扉页】

解析:扉页主色调为褐色,铁路线旁是一座堆起的小山,山顶的一个圆洞正源源不断地向下倾泻着泥状的物品,原来小山是由圆洞倾泻的物品堆积而成的。在铁轨旁立有一个写有“肚子火车站”的方形牌子,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火车站,位于肚子里。联想书名《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一下豁然开朗了。但是孩子们能理解吗?四周带有圆形的小洞穴,有许多绿色卡通小人顺着绳索或扶梯正爬下爬上呢!而褐色的山腰间更多的绿色小人在操劳着,浇水的、推车的、抡镐的、拖曳的、抡锤的、拖耙的,有的单独行动,有的三三俩俩,有的从山上急速而下,有的奔跑避险。还有两只小人面对落下的食物在说着什么。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工作的场景,在肚子里的那一位置呢!面对扉页的场景,孩子是不是提出这个疑问!这时可以告诉孩子这是在我们肚子里的胃里,并给孩子讲述胃的形状、大小、功能,并以孩子身体相应部位为对象,对食物消化过程有一个简单的绘声绘色的描述。食物先在口腔进行物理性消化消化;后经过食道到达胃里,胃像个袋子,里面很宽敞,不停地蠕动,在胃中一般只是暂时贮存食物,并简单消化食物;随后食物到达小肠,小肠很长,在腹部盘成一团,就像在一条弯弯曲曲的传送带,在小肠消化并吸收营养成份;剩余部分物质到达大肠后,没有吸收的剩余的营养成分会被大肠吸收;最后的食物残渣在大肠贮存形成粪便经过肛门排出,这就是粪便。就这样,食物完成了它在人体的旅程。这样,孩子对食物流动过程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此,给孩子一个预知的提示,饿了,身体会出现啥反应,吃多了有如何,吃冷的食物会出现什么问题,吃快了又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让孩子有一个提前的思考。扉页对本书食物处理过程的一个集中概述,胃门落下冰激凌,食物堆成了山,小精灵们加紧工作,火车也喷出了气体,正抓紧时间运输。《肚子里的火车站》想象出了一群帮助食物消化的小精灵,如果吃的太多太快,精灵们就会游行示威、罢工抗议,肚子里就会乱作一团。这本书就是这样,用孩子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最幽默、最诙谐的方法告诉他们消化是怎么回事,吃饭要慢慢嚼、嚼碎,少吃冷食、甜食……畅销德国二十年的有趣绘本,结合童心和科学的经典之作!用童话的语言,用最令人惊讶的想象力和最令人捧腹的情节,创造最亲近孩子的科学图画书!让孩子形成陪伴一生的好习惯!

【第1画面】

原文:这个小姑娘叫朱莉娅。她刚刚从幼儿园出来,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朱莉娅听到了一阵“咕噜噜”的声音。解析:这个黄毛丫头瞪圆了眼睛,直愣着眼神,惊讶地在听“咕噜噜”的声音。这是故事的起点和序曲。此处和孩子交流心得是必要的,让孩子更能深入故事中。身后是一路行进的足迹,穿过水洼,拖着湿漉漉的脚印,踏上黄色的山包,又拖着沾满黄色印记的足迹,经过两个相连的积水的路面,鞋子湿透了留下几个大大的不规则的脚印。这就是孩子的原型,在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放着平坦无障碍的路不走,却对积水泥泞的道路和隆起的坡地感兴趣。不要大惊小怪,这是孩子在认知在学习,我们也都是从此走过。但黄色隆起的小山和蓝色积水的水洼,却是代表着本故事中两大物质的象征,吃掉的食物和食物的分解液。版权页和故事融合在一起使版面很紧凑,但又和谐一体。【第2画面】

原文:这个声音是从她的肚子里发出来的!解析:开场描述得很生动活泼,小女孩撩起衣襟露出肚脐眼的特写镜头,声音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四周声波传输的波浪纹极好的说明这一点。声音是从她的肚子里发出来的!确切的说是从腹部传出来的。让孩子注意观察饿的时候是不是这里发出来的声音。声音又是谁发出来的?看去带孩子看下一个场景。【第3画面】

原文:朱莉娅不知道,她的肚子里有一个火车站!肚子精灵们就住在这里,他们的工作是把食物弄成泥。这会儿,小精灵们都懒洋洋地躺着,因为大家无事可做。火车也停在那里,整个肚子火车站里静悄悄。解析:这是肚子火车站的高空俯视镜头,就当做鸟瞰吧!小精灵们就住在茱莉亚的肚子里,这里就是一个大型火车站。这会儿火车站里静悄悄的,小精灵正懒洋洋地躺着,梦境中还打着呼噜。揭开孩子的肚子,在你的肚子里也有一个这样的火车站,你想看看吗?这是什么地方,用来做什么的?如果人多、货多,就会出现什么情况?画面上总有很多吸引人的小细节,小精灵有睡觉的,有看书的,有听音乐的…让孩子兴致勃勃地找出这些小精灵,这些细节让阅读变得非常开心,每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画面中时间固定在12时25分,已经过了饭点,胃里空空如也,显然茱莉亚放学回家路上,还没有吃饭。按正常就餐时间已经过点,从封面上看出,12时15分小精灵们已经开始紧张工作了。可现在时间已经是12时25分,小精灵们还在无聊的休息中。这个故事,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肚子里居然出现了火车站。肚子里的消化器官也溶入了神秘的色彩,化身为小精灵了。至此,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会考虑到小精灵的喜恶和感受吗?如果小朋友不嚼碎食物,乱吃零食,那么肚子精灵会不会闹情绪,小朋友会不会生病呢!【第4画面】

原文:突然,那奇怪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原来上一个小精灵睡着了。他在梦中偶尔打起响亮的呼噜,这就是朱莉娅听到的“咕噜噜”的声音。解析:这些小精灵们穿着绿色的外套,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们就躲在我们的肚子里睡大觉。要是你有时候听到你的肚子发出“咕噜”的声音,那一准是小精灵们睡觉时打呼噜的声音!看这位小精灵双手交叉捂着肚子,大嘴圆形大张着,从嗓子眼里发出的呼噜声透过肚皮传到朱莉娅耳中。特写睡觉的绿色小精灵躺在肚皮洞穴门口,在上图中找一找是哪位小精灵呢!【第5画面】

原文:朱莉娅终于到家了,一顿美味的午餐正摆在桌子上。她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很快,一大团面条通过食道掉进了肚子火车站里。小精灵们立刻醒了,从各自的洞穴里爬出来,准备开始工作。他们都是一些非常勤劳的小家伙。解析:茱莉亚一回到家就狼吞虎咽地吃起面条,还是左撇子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下面两个分割的截图画面分别是描述茱莉亚吃进去的面条经过食道落入胃中和小精灵们立刻投入工作的画面。这两幅画面展示出胃的内部皱着的结构和穴洞一样的消化器官,色彩采用肉色也是真实的。这个故事非常的有趣,小孩子饿的时候,肯定都是狼吞虎咽的。茱莉娅也是这样的孩子,她从幼儿园回来肚子饿极了,吃什么食物都没有经过嘴爵就直接咽下去了。这是非常不好的,严重增加了消化器官的负担。狼吞虎咽的结果是什么样子呢!让孩子们认真体会才会有警示作用的。【第6画面】

原文:可是这次的情况让他们吓了一跳! 又粗又长的面条落下来,把他们缠住了; 整片的生菜叶飘下来,像床单一样把他们裹住了; 大肉块沉甸甸的,像石头一样四处乱滚……火车站里乱作一团,小精灵都生气地大叫起来。“这个朱莉娅,根本就没有好好嚼嘛!”“总是什么都靠我们!”“这些食物太大了,我们怎么办啊?” 尽管生气,小精灵们还是开始工作了。不然还能怎么办?解析:小精灵们就像接到命令一样,立刻行动起来开始了工作。可茱莉亚狼吞虎咽的面条,整根长长地落了下来,看空中飞舞的面条、肉块和蔬菜就知道茱莉娅的饮食习惯太不好了。针对这种场面。小精灵们都非常生气,显然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是这次更严重。已经让小精灵们不能正常工作了,况且这些大块的东西他们研磨成泥太费劲了。小精灵们虽然抱怨,但他们还是非常能忍耐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依然辛勤的工作不止。我们看到食物进肚子的时候,作者用非常夸张的手法来刻画情景,连工作的小精灵都给弄痛了。有时候正是这样的夸张,才突出了事情的严重性。如果小孩子长期都是这种饮食习惯,对她的胃是非常不好的。整个画面就像天兵突然降临一样,小精灵们展现出的窘态也都各异,仰天大哭的、气氛难以抑制的、神秘躲在绿色帐篷下的、举双手护住头顶的、被五花大绑的、有车被砸莫名其妙的、依次来攀岩的,而正下方溢出画框的面条寓意不能承受之重啊!小精灵们忍无可忍,但孩子们一定乐翻天的。是这样吗?【第7画面】

原文:火车必须准时出发,但是要把这么一大堆食物弄碎,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和力气,因此工作进展得很慢。食物越来越多,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解析:茱莉娅吃得太多、太快,饭菜一大块一大块地掉进肚子火车站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这可害惨了肚子里的小精灵们,肚子里的火车站一片混乱,小精灵们忙得晕头转向。他们的工作就是把落到肚子里的食物弄成泥,然后装进火车。你看,两个小精灵配合把长长的面条绞成一段段的,怎么还用手锯对大块进行分割,上面一个小精灵看到此景仰天长叹着,车厢上一个手拿纸张背着手在计数,一个戴蓝色帽子的小精灵手握水枪正往食物山上打水,更可笑的是右下角的一位小精灵怀里抱着一个孩子也来助战。简直是全力以赴了,可以看到他们就是这样不顾代价奋力工作的。让孩子们感受这个嘈杂的工作场面,是否为茱莉娅的行为带来的窘境打抱不平呢!书中的插图幽默、诙谐地向孩子们昭示一个道理:吃饭,要细嚼慢咽。【第8画面】

原文:这时,出事了! 一大块东西不偏不倚地砸到了一个小精灵的脑袋上,他立刻晕了过去。在幻觉中,他成了一名导游,带着游客在肚子火车站里参观。小精灵告诉游客们:“如果所有食物都被嚼得很碎,那落下来的就会是小段面条、小片菜叶、小块苹果和小肉丁,即使它们掉在哪个小精灵的头上,也不会把他弄疼。”解析:小女孩因为狼吞虎咽吃东西,把小精灵砸晕了。之后这个小精灵进入了梦幻,变成导游,让游客来肚子里火车站来参观的方式,告诉游客要把食物嚼得很碎,这样小精灵们即便被砸到也不会出现意外了。这个画面让小精灵从现实走入梦幻,进入一个理想的工作空间。这展示的是小精灵们的美好愿望。看右侧的小精灵在胃道打开涌进食物的瞬间,就像沐浴在磅礴大雨中还是那么惬意而滑稽。虽然伴有七彩的细小块状物落下,但没有任何危险了。以下就是他们把食物消化分解的的正常过程,演示给孩子们让他们懂得食物消化的过程是很微妙的。【第9画面】

原文:“我们会很快地把食物装进火车车厢,还会在里面加入很多液体,这些液体对消化非常重要。最后,我们会把液体和食物搅在一起,让它们变成泥。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特别有趣!”解析:小精灵们进行着第一项工作——食物的分解,食物被溶解后进入下一个工序。看图上那些绿色的小精灵们,把堆积如山的食物搅碎装入车厢,又是拉管子把胃液导入车厢,又是在车厢里进行的搅拌,还有那个戴黑色帽子的精灵正在认真做着记录,两列车厢同时作业,忙忙碌碌兢兢业业的样子,不禁令人忍俊不止。那小精灵们都喜欢什么呢?他们最喜欢温热的白开水,小段的面条,小块的肉粒,小片菜叶,小块水果,这些东西他们最喜欢了!并且他们很快就可以完成工作,让火车尽快在肚子里面轰隆轰隆运转起来!相信孩子们在读这个绘本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的疑问,比如,小精灵们会渡过难关吗?肚子中的火车站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的这些天真问题,在这个绘本中,都给孩子们带来明确的展示,其中的精彩,相信只有孩子们自己知道。这时可以让孩子们回顾绘本,肚子里的火车站是做什么的?小精灵们是怎样消化食物的?这次还会发生什么情况吗?【第10画面】

原文:“一切都准备好,火车就可以出发了!小精灵司机会跳到火车头上,激动地等着门卫打开大门。这扇大门是通往小肠的入口。”解析:然后精灵们把食物装在了小火车上,开始了旅行,胃——小肠——大肠——肛门——马桶。食物被研磨成泥后,火车呜呜地开动,打开胃门驶入了窄长隧道--小肠。多么形象又可爱的比喻啊!看到小火车走到闸口的时候,戴着红帽子的工作人员爬上旋梯扭动开关的认真样,还有火车司机向参观的游客挥手致意的样子,还是忍俊不禁的笑起来。看厚重的大门徐徐打开,怎么还是靶牌形状的红色大门,让人有一炮中的的寓意在里边。【第11画面】

原文:“小肠是一条很长、很窄,而且非常昏暗的隧道,里面的弯道还特别多。隧道的四壁上有不少管子,它们会伸进车厢,从里面装的泥中吸取营养,然后再把营养输送到血液里。然后火车会载着车厢里剩下的没用的东西继续往前开,穿过大肠隧道,最后到达终点。司机会把车厢中的东西从一个小门倒出去,这些东西大都会掉在一个白色的容器里。人们管这个容器叫‘马桶’!”解析:小肠内部结构一目了然。在这里,营养物质被无数个细管吸收。在隧道里,那些管子伸进车厢的画面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原来营养是被这样吸走的啊!而后火车载着无用的残渣,接着火车就驶入处理废弃食物残渣的大肠。穿过大肠隧道,到达终点。这个故事巧妙的将人体的消化系统用火车站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肠胃的消化作用拟人化,变成了勤劳的小精灵。绿色的小精灵将食物打碎,装进火车。火车一路前行,走到小肠时候,小肠壁的容貌被比喻成管道,伸进火车箱吸收营养。当残余的食物走到闸门(肛门)的时候,小精灵会把大门打开,火车将废物丢在马桶里!《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实在是太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小姑娘茱莉娅的肚子咕噜噜的叫,原来是肚子里的小精灵睡觉打呼噜。而茱莉娅的肚子里竟然有个火车站,小精灵们把从天而降的事物装上火车,而我们的小肠竟然是车轨。很佩服德国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把枯燥乏味的科普知识卡通化,让小朋友读起来津津有味!家里的小朋友吃饭狼吞虎咽,爱吃冷饮的,可以看《肚子里的火车站》。保证在大笑之余,改掉不好的习惯。这是我最有趣的科学图画书,非常值得推荐。肚子里怎么会有个火车站,我们带着问题去看,看完之后觉得书名用的简直太贴切了,我们的肚子里真的有个火车站,而且每天都在忙碌的工作着。作者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精灵们讲述了食物进入身体后发生的变化,各个环节描述详细,比喻生动,很容易被小孩子理解。这本独具创意的图画书会带领读者参观肚子火车站,以一种极其有趣的方式使我们了解自己的消化系统,从而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此绘本形象地表述了食物从入到出、消化、吸收、排泄的整个过程。一点也没有让人有说教的感觉。

【第12画面】

原文:“嘿,你怎么了?”一个声音把昏迷中的小精灵唤醒了。几个同伴正忧心忡忡地看着他。食物暴风雨这时已经停止了,一座巨大的食物山正堆在轨道旁边。车站里空荡荡的,只剩下最后一列火车了,其他火车都装满泥出发了。没有了那么多火车,这座食物大山怎么被运走呢?解析:砸晕的小精灵被一个声音唤醒了,看头顶上红红的斑块。作者巧妙的利用一次意外的事故,以梦幻的形式向读者展示食物消化的全过程,谁说这不是一种期许和远景呢!谁说不是对吃着的一次科普之旅呢!其它同伴都很关心砸晕的小精灵的命运,对面这个双手叉腰的精灵是否有不满的情绪在里边呢!也难怪虽然食物暴风雨过去了,但大量的食物让运载火车应接不暇啊!大家正在发愁呢!自然有情绪就难免了。【第13画面】

原文:小精灵们正在犯愁时,突然刮来一阵刺骨的寒风。接着,一堆雪泥状的东西从食管里呼呼地喷涌出来,它们是香草冰淇淋和巧克力奶昔!解析:突然,一阵刺骨寒风刮来,茱莉娅不仅吃饭快,而且饭后还马上吃雪糕、冰淇淋和巧克力。小精灵们在巨大的喷涌的冰冷食物面前没有了一点招架之力。画面突出了冰冷食物到来的凶猛和如至漩涡中的小绿人的渺小。【第14画面】

原文:“太过分了!我们受够了!”小精灵们在冰天雪地中大声抗议道。火车站里的温度越来越低,最后一列火车被冻在轨道上了。解析:饭后大吃冰激凌和奶昔,把原本就劳累过度的小精灵们的家园胃变成了冰雪世界。车站的四壁糊满了溜冰,火车和铁轨被冰雪粘在一起。一个小精灵抄录着温度计的极值,一个小精灵从洞中拿出帽子和围脖来给大家御寒。整个胃里就像一个千年冰封的溶洞,这样茱莉娅肚子能受得了吗?茱莉娅会生病吗?【第15画面】

原文:小精灵们开始举行抗议活动。他们大声喊着口号,气呼呼地砸墙,使劲跺脚。这下朱莉娅可惨了,她的肚子开始疼起来!解析:他们冒着被砸晕的危险,拼命干活,想把食物变成泥,用“火车”运到弯弯曲曲的小肠去,可没想到,还有更冷、更大的暴风雪(其实是茱莉娅吃的冷饮)等着它们,把小精灵们裹在冰天雪地里。最后,它们被激怒了,游行示威、罢工抗议......火车站里一片混乱。由于“小精灵”们反抗,不工作,食物就在茱莉娅的肚子里堆积成山,他们还会使劲跺脚、砸墙、抗议,茱莉娅的肚子疼得受不了啦!书中插图幽默、诙谐地向孩子们昭示一个道理:少吃冷食、甜食。这样的绘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应用得到。比如你家孩子不愿意吃饭的时候,可以告诉他:肚子里的1号小精灵很饿了,宝宝赶紧给小精灵吃饭吧,小精灵都没有力气开火车了。当孩子要吃冰凉的东西时,可以说:哦,小精灵怕冷。当孩子不细嚼慢咽直接吞饭时,可以说:你会砸到小精灵的……往往这些时候,绘本都是异常有效的。这就需要我们既熟悉孩子的日常生活,又熟悉绘本,然后帮孩子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如此孩子的日常经验就和绘本故事的经验相互印证、共鸣。如果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绘本,绘本就只能这么用,孩子具有超强的感知能力。【第16画面】

原文:朱莉娅生病了,因为她吃得太多、太快了。解析:这更加让肚子受不了,茱莉娅的生病了。对于茱莉娅的生病,我们让孩子看到了多吃乱吃的后果。幽默的故事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有些坏习惯是一定要改的,如果不是等到肚子里的小精灵抗议的时候,那自己就会受苦了。有的孩子喜欢在饭后吃雪糕,现在看到茱莉娅把小精灵冻晕了,孩子会怎么想的呢!孩子怕的是自己会肚子痛,这样他就痛苦了。这个画面一定会根植于孩子内心的,茱莉娅因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一定会警示孩子的。【第17画面】

原文:终于,在小精灵们快被冻僵的时候,冰雪开始融化了。一阵温暖的雨从天而降。解析:茱莉娅已经病了,不能进食了。这冰雪又是如何融化的呢!因为温暖的雨从天而降。从天而降这句比喻非常贴切。从飞雪的冬天到彩色的雨夜,整个氛围都变了。手握拳击手套的小精灵们高兴的大声疾呼!他一定用拳击愤怒的力量捶打茱莉娅的肚子,这次好了。围红围脖的小精灵双手插在胸前倒显得很从容,它们一定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第18画面】

原文:原来,朱利娅正躺在床上喝热水,她的肚子上还放了一个热水袋。解析:精灵们被冻坏了不能工作了,突然一阵温暖的雨从天上降落下来,哈哈,茱莉亚正在喝着热水,肚子上还放了一个热水袋......一杯温开水下肚,冰雪融化,一切复苏,小精灵们才渐渐感受到温暖。茱莉娅的病很快好了。这页的大红色彩格外醒目,红色棉被和靠背和肉色的水袋都预示女孩得到了家人的温暖的呵护,虽然在图中没有出现家人的痕迹,只是回到家有可口的饭菜。背景的暖黄色更能体现出女孩得到家人的体贴和照顾,女孩的内心也是暖暖的。女孩的家人像本书一样没有教条式的说教,一切让她来体验。用事实来说话比来自成倍的说教更有说服力。但过程中,特别是出现自身不能解决的困境时,来自家庭的温暖更能促使其行为的转变。生病了,满屋的玩具都东倒西歪的可以理解的。另一意义上讲,女孩内心很杂乱,很纠结。床脚部一幅贴画一只大手坚定地叫停已经预示女孩内心的改变,床侧方贴画大树已经横倒了,出现了症状,画中女孩在想画外呼救。这一切表明女孩已经有了内心的变化。茱莉娅端着水杯陷入深思,她好以后,她一定再也不敢吃的太多、太快了,冷饮也不敢吃的太多了。一定会改正自己吃东西的不良习惯。【第19画面】

原文:过了很长时间,一列列火车才返回了肚子火车站,此时它们已经被卸空了。小精灵们把剩下的食物装进车厢,大山慢慢地消失了。小精灵们现在又可以休息、玩耍和美美地睡觉了。解析:食物大山慢慢的消失,小精灵们终于可以美美的休息和玩耍。这个画面显得格外清晰和透彻,这也代表此时此刻小精灵们的心境。小精灵们又原谅了她身体又好了!本来小精灵和女孩就是一体的,两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彼此的关照才是共同的欢喜。【第20画面】

原文:朱莉娅感觉好多了,她的肚子不疼了,高兴地翻了许多跟头。肚子火车站里的小精灵们觉得好像坐上了过山车……他们已经分不清哪是上,哪是下了。解析:茱莉亚的肚子不疼了,小精灵们在小女孩的肚子里欢呼。孩子可能最喜欢茱莉亚好了之后翻跟头这一段。为了表现翻跟头,那一页的文字是反着的。把书旋转的看,就像茱莉亚真的再翻跟头一样。右侧的小精灵们坐在火车里就像公园里的过山车,对于小精灵们来说是闲暇时最最过瘾的一刻了。左右两幅高兴画面必然是对应的,右侧景致是女孩肚子里的一部分啊!【后环】

文字:最后,小精灵给朱莉娅和小朋友们一些忠告:饮料太甜要少喝,腐蚀车站太可怕!薯片太多惹人厌,精灵浑身不舒坦!全麦食物有营养,多吃一些身体健!精灵喜欢西兰花,希望你也爱上它!可可奶油黏糊糊,沾到它们逃不脱!橡皮糖呀扯不断,小精灵们心里烦!即使糖果块不大,处理起来也很难!骑着豌豆跳跳跳,小精灵们很喜欢!解析:后蝴蝶页则画出了若干小精灵们面对不同食物的不同表情,再配上小顺口溜就提示孩子们,小精灵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这些食物正好与前蝴蝶页中的食物相对应。当然啦,小精灵们说了,他们最讨厌的东西就是黏糊糊的口香糖、泡泡糖,还有冰凉的雪糕、冰激凌,因为这些玩意儿常常会把他们粘住、冻住,他们体型太小了,根本弄不掉这些该死的东西!小精灵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情。例如“可可奶油黏糊糊,沾到他们逃不脱!”、“精灵喜欢西兰花,希望你也爱上他!”……虽然是说教的形式,不过朗朗上口,配合着有趣的小精灵的表情,更是让小朋友忍俊不止。小精灵们喜欢这些食物吗?读歌谣!【封&底】

原文:朱莉娅吃得太多、太快,所以她的肚子里出事了!饭菜一大块一大块地掉进肚子火车站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这可害惨了肚子里的小精灵们,冒着被砸晕的危险拼命干活,想把这些食物统统装上火车,送到弯弯曲曲的隧道里去。可是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暴风雪在等着他们。小精灵们被激怒了,他们游行示威、罢工抗议……肚子火车站里一片混乱。小精灵们能渡过这个难关吗?肚子火车站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神秘的隧道会通向哪里呢?这本独具创意的图画书会带领读者参观肚子火车站,以一种极其有趣的方式使我们了解自己的消化系统,从而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解析:封底文字是故事的简介,读完全书在回过头看简介给你一个简单的梳理和提示,让我们闭目把故事内容在头脑中像过山车一样走一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孩子读绘本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孩子的经验,而不是知识,不管是认知、习惯还是道理。如果绘本里的经验恰好和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共鸣之处,恭喜你这个故事选对了。本书不太像科普绘本,不是强硬的灌输,而是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可以了解我们的消化系统,知道了小肠大肠的作用,明白嚼烂食物可以帮助消化,还懂得了要少吃冷饮,多吃蔬菜,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喝点热水等等。但它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很多孩子看了这个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自觉改正了不良的习惯。还可以给孩子灌输一个概念:要善待自己的身体。童书的力量就是这样无穷!健康是一切的基石,宝宝小的时候有大人照顾可能还好,但长大了如果没有自觉关注健康的意识,用不了多久很容易出问题。所以,从小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照顾好肚子里的小精灵是大有必要的!说道在读绘本的过程中要不要给孩子提问?要不要引导孩子去发现绘本里的细节?在读完之后,要不要总结一些道理与孩子讨论?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众说纷纭。用我的而经验来说,前几遍完整地体现文字讲述的故事就够了。应该尽可能快地、完整地把故事讲给孩子听。其实,对于大人来说也是如此,凡是阅读文学作品,都应该一口气把故事读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侵染在故事里面。对小小孩来说就更是如此。然后,孩子随着对故事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疑虑,会主动地和大人沟通,这时会话式阅读就成为后续阅读的主要形式,当然要把握会话式阅读的规律和原则,以及文化的方式,不要让孩子认为你是在拷问他。这时需要大人去锤炼、去总结的。另外,绘本故事是非常好的经验载体。我们要尽可能多了拓展孩子的经验,不管是通过故事、自然、生活等等。而不是学习知识,学习知识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只应该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也就是分析、整理、归纳经验以成为知识的能力。给儿童广阔的知识视野,引领儿童进入不同时空、不同国度、不同阶级、不同种族中的人群,让小孩的思想感情自然投射于这些人物的悲泣与欢欣,认同他们的境遇,小孩的心智与情感便会在这些知识与世事的熏陶中酝酿成熟。在彭懿《图画书应该这样读》的封底上有一句话:“阅读图画书,可以推开一扇窗,帮助孩子了解我们的世界。”所以,乐意给孩子读绘本的爸爸妈妈,不要想着通过绘本教给孩子什么知识和道理。而是要通过绘本拓展孩子的经验,而这是无比重要的事情。孩子的心灵总是开放的。你给孩子读绘本时,需要做的其实很少,无非就是让故事贯穿孩子,让孩子沉浸在故事之中,把孩子读到故事里去。所以,除了不要打断故事外,还有就是给孩子反复看同一个绘本。我相信这些故事,故事里的经验,会像种子一样自然生长。四、作者信息作者信息不详这部来自德国的神奇科学绘本,畅销20年!作者鲁斯曼·安娜的另一部作品《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同样有震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