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 端午诗与吕蒙正

端午诗与吕蒙正

                                             文|李林

端午节就要到了。

这是一个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人们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赛龙舟,在感受民俗风情的同时,文人雅士们追慕先贤,寻找情感家园的吟咏,更是可贵的精神食粮。

端午咏诗怀屈原,佳作不断。唐代文秀的《端午》,不仅道出了节日的来历,更为耿介直谏的屈原之死悲愤不已:“节至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诗句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后两句尤为大气磅礴,掷地有声。两千多年来在铁血舞台上,上演过多少忠臣良将的千古奇冤?奔流浩荡的楚江水恐也难为之洗雪。无怪北宋进士余靖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端午的风俗自然也在吟咏中得到充分体现。宋代戴复古在扬州写道:“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反映了人们过端午的情景。“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白白糕粽美,青青米果新”等诗句,说明民间食粽的普遍。唐代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梗白玉团”,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将粽子的色、香、形描摹得传神可人。唐代张建封的“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写出了竞渡的惊险刺激、扣人心弦。

清人李静山的诗:“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写出了民间端午习俗,如一幅色彩斑斓、浓郁的风情画。

北宋状元宰相吕蒙正端午节时所写的《寒窑赋》,于传说中寄寓了美好情愫。

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父祖皆功名,但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父亲多眷侣,母亲不受宠,恨乌及乌,吕蒙正和母亲一块儿被逐,生活在破窑里,艰辛可想而知。

朝中刘天官有一女儿刘兰英,早到成婚年龄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刘天官再三催促,终无结果。无奈彩楼抛球择婿,刘兰英慧眼识荆,选中了乞讨为生的吕蒙正,刘天官劝说无效,将两人赶至寒窑成亲。

这年端午来临,大户人家都在杀鸡包粽准备庆贺,吕蒙正为安慰妻子在窑壁题诗道:“天官之女嫁贫夫,明日端午样样无,莫把节日空过了,舀瓢清水煮碗粥。”刘兰英买米归来,看后诙谐地咏和道:“何人壁上乱题诗?明日端午我不知,有朝一日时运转,天天端午正午时。”吕大为感动,破窑竟成了他的炼丹炉,从此日夜苦读经典,潜心修炼,终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金榜题名,得中状元。吕蒙正和刘兰英破镜重圆,皆大欢喜入主相府,端午题诗竟成了他人生的一种激励和转折点,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风流佳话。”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抗战初在重庆友人家过端午,触景抒怀,随兴吟唱:“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随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那时生活艰难,作者妙笔写出了乐观精神及真挚友情。

端午历来不乏讽时之作。“又到端阳吊屈原,国士精神怎承传?几多名流风骚客,提钱贺节夜谒官”。讥讽媚上得贵者,端午'夜谒官’的丑态。

“楚王昏聩混浊清,谗言入耳谏难听,设若当初亲贤士,何至千古留骂名”。对广开言路、兼听纳谏之难颇为感慨。

屈原遭谗放逐,行吟泽畔的伟岸,为理想纵身一跃的身姿,深深镌刻在我们心中,其伟大的品质和忧国忧民的精神千古不朽。

身披红花时,阴暗的窑洞不时在吕蒙正心里闪过,他在窑洞住了许多年,那里有他的青春、有他的梦,入仕后仍没忘记。多年后,他作为太子师,还作了《破窑赋》:朝投僧寺,夜宿破窑,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

官海二十多年,吕蒙正先后三次任宰相,每次都风生水起,很大程度源于他低调、自律的人生态度。

997年,太宗驾崩。景德二年(1005年)春天,吕蒙正告老还乡,在洛阳含饴弄孙,种花栽竹之余,偶尔还会到破窑住上一段时间,吃粗茶淡饭,读圣贤书,仍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清静。

几年后,真宗路过洛阳,想起老师吕蒙正,两次到其家慰问,赏钱赐物,顺便发现了一颗新星——吕蒙正的侄子未来的宰相吕夷简。

68岁时,吕蒙正病逝于洛阳。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李林   80高龄   笔耕不辍  近两年 在《今日邓州》上发表30多篇文章。

(0)

相关推荐

  • 大宋名相吕蒙正及其家族的荣耀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吕蒙正出身于一个官僚世家,其祖父曾经做过侍 ...

  • 寒门宰相吕蒙正 一一 吕鸿达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晋江县安海镇下圩埔的龙眼树下那片空地上,有一处干打垒(将厚木板做夹具,用泥土.碎砖.化不掉的蠔壳.粗沙等合成的材料混拌夯实)的围墙.围墙内建筑物因年代已久,又被风吹雨蚀日晒.斑驳 ...

  • 历史上平民治学入相之人-----吕蒙正

    文/潘长宏 2021年3月30日 吕蒙正,公元944年生于今河南洛阳,早年随生母被父亲赶出家门,寄居在洛阳南之龙门山一个寺庙里.方丈可怜他们母子,特别是他看吕蒙正勤奋好学,为人善良,贫贱不移,决非久居 ...

  • 北宋吕蒙正《寒窑赋》

       <寒窑赋>,又名<破窑赋>,是北宋传奇状元宰相吕蒙正流传了1000多年的作品.读来朗朗上口,将社会的人情冷暖.万般无奈,写得入骨三分,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称一代奇文. ...

  • 才女出一上联征婚,“一杆银枪能挡雄兵百万”,乞丐却对出下联|吕蒙正

    才女出一上联征婚,"一杆银枪能挡雄兵百万",乞丐巧妙对出下联 在北宋年间,有一位刘宰相,他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女,因此爱若珍宝,想要为其寻找一个好夫婿.刘宰相的女儿叫做刘月娥,是当地有 ...

  • 寒窑赋 【北宋】吕蒙正

    四大千古奇文(寒窑赋.钱本草.诫子书.驭人经)千年奇文<寒窑赋>原文及译文 吕蒙正寒窑赋全文寒窑赋译文       吕蒙正一生看淡名利,于真宗景德二年辞归洛阳,在伊水上流建宅,木茂竹盛,后 ...

  • 寒窑赋(吕蒙正)

    版本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 ...

  • 宋朝历史人物——吕蒙正(宋朝宰相)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 ...

  • 北宋宰相吕蒙正是怎么死的 吕蒙正的墓地在哪里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 ...

  • 【禅诗赏析113】诗三首/正慈,赏析/指月

    禅诗赏析 莫负烟霞天 正慈 午后的底光掠过 闪现于曾经 许多熟悉的场景 经年之后 不再是 偶尔回眸 惊觉 如梦方醒般的 恍惚着 我仍旧是 有追逐 梦者的样子 可世间 已非常的 渐变 异动 亦色亦空 二 ...

  • 写诗如用兵,出奇才能制胜,王和尚论诗:奇正相合写出佳作

    王和尚谈诗,今天谈诗之"出奇". 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合才是制胜之道.就诗而言,奇则显重要.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谆谆言道:作诗最忌蹈袭.作诗虽多 ...

  • 吕蒙正《寒窑赋》尺寸:34cm*153c...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