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断亲,隔代断交”,农村亲戚“断交”正在上演,咋回事?

我想起了我家大姑。

大姑是我三爷爷家的女儿。由于三爷爷去世早,随后三奶奶又改嫁,家中当时便只剩下尚未成年的大姑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爷爷奶奶见大姑可怜,便将她收养过来,养大成年,又给她说了门亲事,这才又成了家,回到三爷爷给她留下的宅子里,夫妻俩过起了小日子。

虽说大姑结婚后就回到了老宅,但因为离我们家也就两三百米距离,再加上大姑父是从外乡入赘而来的女婿,在我们当地也没什么亲戚,所以和我们家来往依然密切。平时弄了什么好吃的,都会叫爷爷奶奶和我们这些小辈过去尝尝,逢年过节的上门问候和各种孝敬也没少。当然,我们家对她们家也是一样。

两家人就这样很亲密的过了很多年,直到后来大姑父带着姑妈回去了老家。

大姑父的老家离我们那大概四十来里,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起初几年,大姑家还时常来往,逢年过节都会过来看看我爷爷奶奶,后来他们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就是我那堂兄堂姐过来。再到堂兄堂姐他们结婚生子后,渐渐就没人再过来了,甚至我奶奶去世时,他们家都没安排人来祭奠。于是这门亲戚,就这样给断了。

对于农村人来说,一直都是很注重亲情维护的,正所谓“亲戚是越走越亲”的,但近些年在农村里亲戚“断交”是越来越普遍了,好些亲戚走着走着就不来往了,“亲戚断亲,隔代断交”也是不断在上演着。为什么原本来往很亲密的两家人会慢慢的把亲给断了呢?我后来寻思了很久,可能和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有关!

1、距离的原因

当初大姑父没有带着全家回老家时,两家挨得近,平时有什么事情总是会互相帮忙,逢年过节又都会团聚在一起,来往密切,再加上大姑又是爷爷奶奶他们带大的,和我爸我叔都是一起长大,能够玩得来,因此两家之间就会很亲热。

后来他们全家搬走,离我们家四十来里的路程,在那个没车又没水泥路的年代算是比较远了,因此往来就不再那么方便,相互之间的来往就少了。这来往一少,人情慢慢地也就淡了。如今农村人也多数在外面打工、上班,有些还把房子也没到城里去了。一年也难得聚上一聚,所以来往不频繁了,感情也就淡了。

2、时间的原因

这个时间,我指的是一年又一年过去,爷爷奶奶,大姑大姑父他们都老了,走不动了。大姑家搬走后,奶奶在五十来岁的时候还会带着我去大姑父家玩,而大姑大姑父也时常会自己回我们这边看看。十几二十年过去后,爷爷奶奶他们走不动了,大姑身体不好,大姑父要照顾她又走不开,因此和爷爷奶奶最亲热的大姑大姑父基本上就没有再来过了。

后面虽说换堂兄堂姐来我们家走了几年亲,但是他们对我们家的感情肯定没有上一辈那么亲,等成家后又都有了各自的家庭要照顾,因此可能就顾不上我们这边亲戚了,这来往也就慢慢断了。

就像我们小时候,邻里之间的父母长辈都很熟,没事会经常串个门,而我们在吃饭时也可以经常端着碗从东家串到西家,就像在自家似的。后来大家都不在村里了,很多在外打工多年,挣了钱在城里安了家,从此天各一方,难得见面,见面了也无非打个招呼问候一下,然后又得忙各自的事情。再后来,到了下一辈,在各自的城市长大,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再遇到,就算遇到了也不认识,那么这祖上那些曾经很亲密的关系自然也就没有了。

(0)

相关推荐

  • 野草:还原一段父亲的岁月(下)|散文

    野草:还原一段父亲的岁月(中)|散文 文/野草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那年,我仿佛大概五六岁.这天上午,我们兄妹把父亲种的桐麻砍下,一小捆一小捆的扛去水塘里泡上,待表皮软烂后撕下打箩筐绳.我们则寻些 ...

  • 我大姨丁克,60岁了,想让我养老,我该怎么办?

    我大姑,今年67岁也是丁克.说起来她之前曾有过一对龙凤胎,但在很小时就去世了.前几年大姑突发脑淤血,出院后以她的财产为条件,想叫我养老.我含泪拿出多年前的一份协议,大姑闭口再也不提此事. 我小的时候, ...

  • 耄耋之年再回首(四):西口之路

    本文作者:曹有钱 光绪年初,大约是1884年前后,秋天的一个晚上,山西省阳高奶奶庙村我的老太爷曹天定的家里,三个儿子围坐在他的身旁.老太爷曹天定五十来岁,紫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显得十分苍老,但两只眼睛 ...

  • 远嫁的大姑,婚后四十年就回娘家三次,爷爷去世她也没能到场!

    文:远方的游子 图:来自网络 爷爷奶奶生了三女一子,二姑和小姑,都嫁在老家的五六公里的地方.唯有大姑,嫁到了贵州的安顺市.那个地方我从来没有去过,看了下地图,大概有3600里路.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大 ...

  • 中国首富过春节,仅买了一只鹅,奇迹出现!

    春节随想               临朐井头王治刚 年味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祝福>开头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旧历的年就是指春节,可是这些年过春节,国人感觉没有年味,年味其实是心 ...

  • 碎姑

    乌斯太的天阴的很沉,远方晴日里黄色的沙岭此刻却变得灰蓝灰蓝,低垂的天幕也灰蓝灰蓝,象是那几栋大烟囱里冒出的烟的颜色,象一些古城堡的斑驳,一定会下一些雨了,尽管这个地方很少下雨,但雨终会下起来,就象我早 ...

  • 大姑

    A 上周二探望大姑,同俩兄长驾车前往西坡,一路上谈起和往昔和之前的探望,忽然间都有些忧郁,止不住为大姑叹息. 这些年来,探望大姑已成为我们兄弟每年的惯例,也多是在春节前后,大家都打工归来,趁天寒地冻相 ...

  • 最美中国-牡丹江的回顾

    一九九四年 同样的书,同样的事,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感悟,乡情也是一样. 如果说17岁是因为少年时代想去看看父母,爷爷奶奶语言里的他们的故乡,30岁的我,和哥哥再次来到牡丹江,那个对于我们来说其 ...

  • 离不开的故乡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春节拜年时,路过奶奶老家门口,看到上了锁的大门,我不禁心生感慨.爷爷.奶奶去世后,叔叔把院子租给了一个外地打工家庭居住.他们现在还是否租住,我不得而知,但门前那 ...

  • 蒋成才:故乡的河流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蒋成 ...

  • 【在人间】常万朝丨仰望西山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仰望西山 □ 常万朝/文 昨晚,我梦见大姑用颤巍巍的双手捧着半碗粥,摁到嘴边却喝不进,喝进嘴里又咽不下. 病情加重了?不觉心情凄然,我得回去看看她了. 在这个无风的上午,沐着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