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秀:兵哥哥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一秀
“北京来的演员在庆华文化宫演出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消息,在偏僻的小县城北安,当时就是一条爆炸式的新闻。
那时,我读初一,父亲单位恰巧发了两张演出的门票,父亲晚上有事儿,就让我找同学去。我一高兴,就约上了同学凤杰。
可当我俩入场的时候,发现门票丢了一张。我们被拒之门外,理由很简单,只有一张门票。任凭我俩把嘴皮子磨破,换来的都是那句话,只能进一个人,演出的铃声响了,我和凤杰急得团团转,也没想出好办法。

怎么办哪?我又不能让凤杰自己回去呀?一个年轻的解放军这时走近了我俩,他问:“你们有事吗?”我俩对视了一下,就把事情告诉了他,他想了想,说:“跟我来一下!”他说话带着河南口音。
只见这位解放军掏出证件,递给把门的人说:“我是厂的军代表施飞,让这两个孩子进去吧!她们丢了一张票,可还记得座号。”
把门的人点了点头,我和凤杰就这样进去了,那高兴劲简直没法形容,当我俩反应过来说谢谢的时候,只看到了他的一个背影。

后来,这件事一直在我心里放不下,就想当面谢谢帮助我们的解放军哥哥。然而,他工作的庆华厂是兵工厂,是禁止外人进入的,我几次在上、下班的时间,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寻找那个身影,希望也能像那次一样,见到他,可每次都是令我无比的失望。
我突然想起来他说他叫施飞,是厂里的军代表。我就试着写了一封信。不久,我居然接到了他的回信,信的内容很简单,他说,那天看到我俩焦急的样子,就顺便过来问问。
记得我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给施飞哥哥写了很长的回信,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敬仰和崇拜。和上次一样,施飞的回信依然还是那样的简单。我为此问过在厂里工作的姐夫,军代表都在哪工作啊?姐夫说,在靠近南门的白楼里。而我后来读书的中学就在南门外面,这么说,我和施飞哥哥就隔着一座墙,一座带电网的厂围墙。

我曾无数次站在墙外,眺望里面的白楼,多想他也能在某个窗子里看到我啊!就这样,我一直和施飞哥哥用书信联系着,期间,我多次提出想见见他,他都以工作忙为理由推辞了,并一再强调,一定要集中精力,好好学习,争取高考榜上有名。
几年以后,我终于凭着自己的实力,有资格进入这个“神秘”的兵工厂了。我去了那个白楼,接待我的军官告诉我,施飞在好多年前,就转业回老家河南了。我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他写给我的信,都是从这里寄出的。
怀着疑问,我按着河南的地址,给施飞写了一封信。他回信说,由于身体的原因,提前转业了,为了不让我牵挂他,安心完成学业,就把转业的事瞒了下来。至于我们那些信,是让在兵工厂的战友转寄的。
那一刻,施飞哥哥,我长大了,理解你了。
作者简介

一秀,实名田秀一,女,曾用笔名:舟子。伊春市作家协会会员,伊春市诗词协会会员。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在黑龙江省北安市的一个普通铁路工人家庭,祖籍山东省宁津县。毕业于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财会专业,在伊春市乌马河区社区工作。文学爱好者,曾在多家报纸、刊物和网络媒体上发表作品数十篇。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