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中外火柴商之间的较量

(0)

相关推荐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7)

    本篇要目: ******************************** 1671.辽宁总站旧址 1930年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 1672.奉海铁路局旧址 ...

  • 老味道

    吴琼 作者简介 吴琼,女,1986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毕业于牡丹江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蛟河市作文报>上发表散文.诗歌,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蛟河市漂河镇人民政府. 老味道 ...

  • 【岁月钩沉:马铁会社/马车铁道】

    顺着胜利北大街,从谋克敦车站往南走几步,走到现今约为沈阳铁路运输局档案馆的位置,我们向马路东望去,便可见当年的"马铁会社",全称为"中日商办奉天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qu ...

  • 【影像故事:从“马车铁道”说起……】

    (1)马车铁道时期:1907-1925 马车铁道,是用双马拉着有铁轮的车厢在铁轨上行驶的车辆.这种车辆早在18世纪初出现于美国纽约.1896年传入日本.1907年传入沈阳.据<沈阳县志>记 ...

  • 【每天老照片】-1万-3532-1929年长春吉林旅顺老照片 彼时的满洲城市影像

    分享一组1929年长春.奉天.旅顺老照片. 本组照片出自日本昭和四年出版的<满洲写真贴>,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城市的历史影像. 彼时满洲的中心为今天的吉林省长春市,以长春为中心划分出北 ...

  • 沈阳铁路“古董级”火车站,你知道几个?

    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地标 是城市发展的支点 更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 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人来人往,相聚别离 火车站默默记录着这一切 在东北大地上 有几座年代久远的火车站 有的正在使用 有的" ...

  • 沈阳在1918

    历史有意思,能够让你知道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回到100前的沈阳,能够知道沈阳和东北过去的辉煌,是怎么来的. 100年前,1918年,沈阳不叫沈阳,叫奉天. 1918年,世界乱,中国乱,但东北不乱 ...

  • 民国时期的76张照片

    1.1928年,云南大理街市上的大理石工艺品商铺. 2.1938年,香港观看表演的人们. 3.1938年,香港的街道. 4.1928年,云南大理街景. 5.1928年,云南大理正在插秧的人们. 6.1 ...

  • 【沈阳掌故】​“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的魁星楼

    在沈阳市大东区万泉河北岸,曾经有一所长方形的特殊古刹,叫"魁星楼".此楼规模不大,却颇有名气,是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一一<星阁晴霞>. 明清之际,许多地方都修建" ...

  • 【沈阳掌故】历史湮没了的长宁寺

    清初,在盛京声名显赫的长宁寺,今已荡然无存,只能从史籍中稽考了. 据<沈阳县志>记載:长宁寺"--在外攘关外西北五里今沈阳皇姑区西湖街二号),旧称'御花园',顺治十三年(1656 ...

  • 母亲节:国家民族间的较量,其实就是各国母亲群体之间的较量

    撰文丨墨黑纸白 一.世界不断在变化,我们也需要对母亲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 应该有两年没写关于母亲节的文了,这两年不仅外部世界.我们的社会不断在变化,包括纸白君自己的认知观也是在急速变化着. 而今似乎一切 ...

  • 【沈阳掌故】法轮寺中的“欢喜佛”

    "欢喜佛"是佛教秘宗的护法天神之一,是佛坛上众金刚的领袖;后世将其看作主持男女恋爱之神.在北京雍和宫里,供有数十种姿式多样的欢喜佛,其中较大的一尊是几头一体,汉语名叫"大 ...

  • 【沈阳掌故】玛哈噶喇佛楼金佛被盗之谜

    位于沈阳北市场附近的实胜寺,院内有座玛哈噶喇佛楼,楼里面曾供有金佛一尊.在国民党时期,实胜寺的达喇感到金佛的安全没有保障,有被偷盗的危险,便决定平时不开佛楼门,如果有人拜佛,达喇嘛拿钥匙现开.不仅如此 ...

  • 【沈阳掌故】漫话东岳庙

    在道教传说中,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生老病死的神仙.自古以来,上至帝后王公.下至贫民百姓,都要对它顶礼膜拜. 沈阳东岳庙会 沈阳也有"东岳庙",因东庙大帝又名"天齐神& ...

  • 【沈阳掌故】五大落子班社

    二十年代,东北各大城市都可看到落子戏班的演出.其中警世戏社.洪顺戏社(北孙家班).岐山评戏社(南孙家班).复盛戏社.元顺戏社,被人称为奉天落子五大班社. 警世戏社创建较早,原名永盛合班,1917年改名 ...

  • 【沈阳掌故】神秘的“堂子庙”

    堂子庙原在大南门里路南.据文献记载,建于清初.庙外红色围墙高筑,庙内苍松翠柏林立两旁.各殿屋顶覆盖着金.橙.黄.绿各色半圆形琉璃瓦,交相辉映.大殿之前,立着神杆,高有丈余.神杆,满语称为"索 ...

  • 【沈阳掌故】《女犯》——反抗殖民统治的颂歌

    三十年代中期,伴随着席卷全国的抗日浪潮而起于左翼文坛的东北作家群中,战斗着一位中等身材.长有一双聪慧的大眼睛而充满浪漫气息的年轻人,他就是东北现代作家一一林珏. 林珏原名唐景阳,是中共的老一辈无产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