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有艾】乳腺增生用中药艾条辩证配穴灸疗法,简单有效

最近有不少女性朋友留言咨询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今天再分享一个案例供大家参考,是以前本平台一位灸友发给小编的文章。

我乳腺增生有好多年了,一直不严重,所以没放在心上,毕竟也就经期前胀痛几天,来了月经就不疼了。
可是这两年,因为一些家庭矛盾,总是气得晚上睡不好,天天憋闷,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乳腺增生加重,现在月经前十来天就开始胀痛,疼的严重时轻轻一碰就疼,而且月经结束了也有一侧一碰就疼,查了几次都说是轻度乳腺增生,开点中成药,嘱咐我别生气、少吃辣等等。
康养疗法

全民康养,利国利民,关注康养,延年益寿。传承非药物疗法,自然疗法,药食同源调理,道家洗髓功法,道家内丹术,道家辟谷术,房中驻颜术,道家胎息功法,大小周天功法,太极拳功法,太极剑术等康养疗法的推广。
公众号
中药坚持吃了一个月,没啥效果,天天担心会不会得乳腺癌。后来听说艾灸治疗乳腺增生效果不错,也在你们平台上学到了一些知识,但是一直没时间做艾灸。
这样灸了两天,没有灸其它穴位,乳房竟然疼痛大减!都不敢相信自己,这要是别人跟我说,我肯定会觉得太夸张了,可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真的是太惊讶了。
风水康养

阳宅风水、阴宅风水及办公店铺风水与健康有着重要关系,姓名不仅是一个符号、名正言顺、姓名左右人的一生,择日择吉,玄学命理同样关联着每一个人生的运势。罗林道长免费姓名解剖,对风水、姓名等答疑有缘人。
3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可是我只艾灸了两天就暂停了,又开始一周的忙碌工作。虽然没有好利索,但是艾灸给了我很大信心,下次一定要多抽出几天时间好好艾灸治疗下.........
初学者找不准穴位没关系,认准阿是穴就成了,也就是哪里疼痛就艾灸哪里,被称为傻瓜灸法。
其实“傻瓜灸法”并不傻,艾灸患处可活血化瘀、消瘀散结,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就像上面这位灸友一样,艾熏患处,或者在穴位上做大面积的回旋灸,不怕找不准穴位。
不过,要想标本兼治,最好还是辩证施治、因病取穴,下面的配穴建议请收好~
意念疗法

人体穴位是良药,人体经络是药房,意念调理是传承穴位疗法的理念,普及中医文化知识,提高大众健康品质。以医弘道,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2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

以胀痛为主,情绪起伏较大时胀痛明显,可伴有胸胁疼痛胀满,口苦,头晕。舌暗红,苔薄白或黄。

【选穴如下】

乳根穴:在胸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中线4寸处。
膺窗穴:在胸部,乳头直上,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处。
灸乳根穴、膺窗穴,能活血行气,促使结块消散。
太冲穴:在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灸太冲穴能平肝泄热、舒肝养血。
合谷穴: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灸合谷穴能通经活络,经络通畅,有助于疏解肝郁。
血海穴:大腿内侧,距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2寸处,约一个大拇指指节对应指尖压痛处。灸血海穴能理气活血,血行通畅,肝郁更容易消解。
脾虚痰阻型乳腺增生

脾虚痰阻会导致痰凝于乳房,从而导致乳腺增生,伴有神疲,身体困重,头痛如裹,肢体乏力,食少,大便烂或稀,面色淡白。舌淡。

【选穴如下】

乳根穴:在胸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居前中线4寸处。

期门穴:锁骨中点垂直向下第六肋间隙(即肋骨之间的凹陷处,距前正中线4寸)。灸期门穴能健脾疏肝、理气活血。

脾俞穴: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处。灸脾俞穴能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掉凝结的痰湿。

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从踝关节后方,沿骨的边缘向上推行至尽头处即是)。灸阴陵泉穴能健脾理气、通经活络,起到止痛散结的作用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处。灸足三里穴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化淤消肿,并能健脾补胃。

【建议】针灸、中药相结合治疗效果会更好。另外,乳腺疾病患者日常饮食、睡眠、运动、情绪上都要做好管理,任何一方面“失控”了,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