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寿眉是五彩色,老白茶就该黑乎乎?别让这2种误区,再误导你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颜色,是一种视觉感受。
当我们在路边看到开得正艳的鲜花,我们会先看到它的颜色。
是黄色、红色、或是紫色……
之后才会对其下一个结论,这花开得真美。
我们的眼睛,就像是相机一样,可以将世间万物尽收眼底。
也正因如此,人们喜欢去旅游,去看,去赏,去感受更广阔的风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眼睛,可以看到一件事物真实的模样,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给人的感觉,很直观,很明了。

前段时间,有位茶友便通过观察发现了,关于白茶的蹊跷事。
茶友自己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带着问题来咨询村姑陈。
他问,为什么有的春寿眉的颜色五彩斑斓,老白茶的颜色那么黑,是年份高的表现吗?
白茶的颜色看起来不正常,是不少茶友容易遇到的问题。
为什么白茶的颜色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
且听村姑陈慢慢道来。

《2》
为什么春寿眉会出现五彩色?
原因其实很简单,与产区以及工艺有关。
有些茶农因为学艺不精,或者不负责任,在做茶的过程中,奉行一晒到底的做法。
将采摘下来的茶青摊晾在阳光下,进行长时间的暴晒。
在暴晒的过程中,茶青的表面会具有较高的温度。
在较高的温度下,茶青中的叶绿素会受到损耗,造成大量流失。
叶绿素大量分解消失,茶红素和茶褐素生成,便会导致春寿眉的颜色看起来为五彩色。
一味地让茶青接受剧烈的阳光暴晒,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不仅会导致春寿眉的外观发生巨大的改变,还会因为工艺不当,导致内含养分受损。

到位的制茶工艺,会让白茶保持本真的模样。
在进行日光萎凋的时候,是利用温和的日光以及柔和的风力,让白茶实现脱水的目的。
在萎凋的过程中,需要时常关注茶青表面的温度,如果表面的温度过高,需要将茶青搬到阴凉的地方,进行降温。
待温度降低后,再将茶青搬到阳光下,继续萎凋。
所以,好的制茶师,绝对不会将优质的茶青送到炽烈的阳光下遭受折磨。
另外,有些产区,白茶树在生长的过程中,日照时间长,阳光强烈,容易使得叶片中的叶绿素流失,从而导致做出来的白茶颜色花杂。
日照时间长,叶片中容易生出苦涩味物质,温度高,容易导致茶树生长速度快,无法积累丰厚的内含物质。
这样的白茶,品质不佳。
面对颜色花杂、五彩斑斓的春寿眉时,不买为妙。

《3》
正常情况下,优质春寿眉是什么样子?
在春深似海的时节采摘下来的春寿眉的外观,比较豪放不羁,张扬外放,大气凛然。
先从芽头看,春寿眉的芽头秀长,整体是以白色为主,通体密布着银白的、细密的白毫。
这些白毫不仅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可以提供毫香,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其中含有丰厚的茶氨酸,可以为人体补充元气。
摸起来有种毛茸茸的感觉,特别舒爽。
接着便是叶片。
春寿眉的叶片较为宽大、舒展,叶片的颜色是一望无际的绿色。

但并非全是同样的绿色,虽然色系是一致的,但色调却有些许的不同。
它的叶片有,嫩绿、深绿、浅绿、豆绿等等,颜色具有层次感。
叶片和芽头相互交织在一起,银白的芽头藏匿在绿色的叶片中,看起来十分清爽。
最后,来说一说茶梗。
春寿眉的茶梗较长,是细嫩的。
别看茶梗平平无奇,但是其中却具有丰富的胶质物以及丰沃的芳香物质。
工艺到位的春寿眉,外观并不会出现很大的改变,茶青是什么样,制成成品茶后,保留了原本的基调。

《4》
接着再来聊一聊老白茶。
老白茶颜色漆黑肯定有猫腻。
老白茶在白茶圈里,称得上是老红人了。
人人对于老白茶,都充满了崇敬的心理,只希望可以一睹老白茶的真容。
不知从何时开始,茶圈中掀起了一股奇怪的风气,那便是颜色越黑,便证明白茶的年份越高。
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老白茶之所以会发黑,与不良工艺脱不开关系。
假如,一款白茶经历过做旧的工艺,如渥堆、高温烘干等工艺,茶叶的颜色就会发黑发灰,变得面目全非。

所谓渥堆,就是将采摘下来的茶青厚厚地堆积在一起。
茶青堆积在一起,因为叶片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内部会聚集较高的热量。
在温度与水分的作用下,茶青便会发生重度发酵,茶红素和茶褐素大量生成,如此便会导致白茶的颜色看起来发黑。
黑色,其实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很好。
因为黑,带来的是一种阴暗沉郁的感觉。尤其是当一种食物本不是黑色,却变成了黑色,这肯定是不正常的。
打个比方,当一个红苹果,突然变得漆黑,这样的果实还敢吃吗?
想必人人都对其避而远之。
其实白茶也是一样的,本不是黑色却变成了黑色,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颜色黑从来都不是老白茶该有的颜色,更不会是高年份的代表。

《5》
真正的老白茶,应该长什么样子?
以陈化了三年的春寿眉,来介绍一番。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是,新茶时期的春寿眉颜色是以绿色为主,叶片为绿,芽头为白。
经过陈化三年后,春寿眉的外观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原本鲜亮的绿色,逐渐变得成熟,稳重,变得更加内敛,具有年份感。
原本的嫩绿,翠绿,深绿,逐渐变成了黛绿,黄绿,墨绿等等,颜色变得更加深沉了。
不过不难发现,绿色仍旧是绿色,并不会变成红色、黑色等不属于白茶的颜色。
色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色调倒是随着时间的流转,出现了些许的改变。
不过这都是正常的情况。

人类在岁月的长河中,外貌会不断发生改变,白茶同样会。
不发生改变才最可怕。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我们日常所穿的衣服,刚买回来的时候颜色是鲜艳的,鲜亮的。
但是因为日常穿洗,它的颜色会慢慢变淡,变浅,但唯一不会变的是它的色系。
除非,染色了。
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白茶存放后不会变黑的事实。
绿色就是绿色,怎么可能经过陈化却变成黑色呢?简直是天方夜谭。

《6》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
有的人喜欢红色、有的人喜欢黄色,有的人喜欢紫色……
不同的人,都有自己钟意的颜色。
白茶也不例外啊。
它生来是什么样子,制成成品茶后,模样并不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经过存放后,只不过色调深浅会发生些许的变化,色系是不会变的。
除非,受到了不好的待遇,吃了苦头。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我们可以用双眼去丈量这个世界。
去考量白茶的品质。
当一款白茶颜色不正常,不必迟疑,它的品质肯定有猫腻。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