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砍一刀

你在微信里正跟朋友聊得起劲,突然,手机一响,“帮我助力”、“帮我砍一刀”,“人人都能领现金/流量”等等这些砍价、拼团链接冷不丁冒了出来,聊天的兴致就这样被“无情”打断。

作为一个社会人,这种情况你肯定遇到过。谁没有几个做社交电商或者去拼多多、云集等平台上购物的亲朋好友呢。

不过,随着10月18日,《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修订,这些裹挟着人际关系和利益气息的病毒式外链或将被“封杀”。这种让人百味杂陈的“打扰”或将和你告别。

《规范》表明,在微信和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的外链不可违规使用用户头像;不可诱导/误导下载/跳转;不可进行好友助力、加速、砍价、任务收集等违规活动;不可违规拼团等。

红包、拼团、砍价、分销……,可以说,社交电商把以人为核心的社交裂变玩到了极致,而《规则》中有近一半内容瞄向了这些裂变玩法。

根据《规则》,腾讯将严厉打击“声称分享可增加抽奖机会、中奖概率、成功可能;通过签到打卡、邀请好友协助(包括但不限于助力、砍价、加速)、设置收集任务(包括但不限于集赞、集卡、集福、集碎片)等形式利诱、诱导用户分享以及传播外链内容”的行为。

《规范》将于10月28日正式实施。留给这些“疯狂”外链的时间看来是不多了。

表面上是微信对外链的整治,但实际上,这一条一条“不可以”的“规范”对依赖微信流量的平台来说,尤其对拼多多等依靠社交裂变起家的社交电商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

有业界人士感叹,刚刚走进春天的社交电商,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冰火五重天。

社交电商的本质是什么?本应该是将真正好物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如今这种情况却慢慢地“变了形”,以社交之名,行利益之实,有时甚至想法设法把朋友并不需要的东西强塞给朋友。

在一个人情社会里,朋友要你帮个忙砍价,又不是要你买东西,你好意思吗?换了谁都不好意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