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引经药

​医学教育网2019-03-11

引经的概念,应是药引的“引导作用”与归经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归经作用。引经药就是有“引经”作用的药。最早记载引经药的现存本草当推张洁古的《珍珠囊》。

引经药有十二经引经药、病症引经药、穴位引经药等之分。如十二经引经药有:

手少阴心经的黄连、细辛;

手太阳小肠经的藁本、黄柏;

足少阴肾经的独活、桂枝、肉桂、细辛、知母;

足太阳膀胱经的羌活;

手太阴肺经的桔梗、升麻;

手阳明大肠经的白芷、升麻;

足太阴脾经的苍术、葛根、白芍;

足阳明胃经的白芷、葛根、升麻;

手厥阴心包经的柴胡、牡丹皮;

手少阳三焦经的连翘、地骨皮、青皮、附子;

足厥阴肝经的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

足少阳胆经的柴胡、青皮等。

病症引经药有头痛用川芎;治肺病加入桑白皮能引药入肺经;胁胀痛时用柴胡、香附;胸闷、气短、心悸等心阳不通加入桂枝、薤白;上肢痹症用姜黄;下肢痹症用牛膝

《跌打秘方》:

白芷…头

川芎…肩颈以上

桂枝…手

白芍…胸腹

黄柏…下焦

青皮…左

枳壳…右

木瓜…脚

牛膝…腿

杜仲…腰部

当归…上身

(0)

相关推荐

  • 引经药”——中医特殊的用药方法

    原创 古中月 Meta分析研究小组 今天       引经,是指某些特定的中药可以引导其他中药到达某一经脉或某一部位,发挥靶向治疗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此类特定的中药即称为引经药. 引经的理念,最早可追 ...

  • 引經藥和藥引子

    一.引經藥的功用 引經藥一般解釋為"引諸藥直達病所",即將不歸該經的藥物接引到該經病所的藥物.根據其引使的範圍和性質可分為五類:十二經引經藥.六經引經藥.病證引經藥.局部和穴位引經 ...

  • 中医常用引经药

    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      足少阴肾经:独活.肉桂(桂枝).知母.细辛:      足太阳膀胱经:羌活: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手 ...

  • 中医引经药大全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是引经药的主要作用之一,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药,其源远流长,起源于药物的归经理论,以形补形理论亦源于此,引经是归经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它 - 人体各部位的引经药

    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样都用了理中汤,第一个医生治疗多次病情反复,不能除根:第二个医生去了甘草,加了细辛吴茱萸引经药,3付药服完,3年之疾患一下痊愈,可见引经药之关键. 如果想入太阳经加羌活,如果想入 ...

  • 中医用药秘笈:掌握人体各部位的引经药

    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样都用了理中汤,第一个医生治疗多次病情反复,不能除根:第二个医生去了甘草,加了细辛吴茱萸引经药,3付药服完,3年之疾患一下痊愈,可见引经药之关键. 如果想入太阳经加羌活,如果想入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它——人体各部位的引经药

    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样都用了理中汤,第一个医生治疗多次病情反复,不能除根:第二个医生去了甘草,加了细辛吴茱萸引经药,3付药服完,3年之疾患一下痊愈,可见引经药之关键. 如果想入太阳经加羌活,如果想入 ...

  • 中药基础:中医常见的调和药配对大全,疏肝益胆,回养气血

    调和之意颇多,诸如调和半表半里(少阳证),调和肝脾,调和营卫等. 1.柴胡配黄芩 柴胡属辛凉解表药,善疏散少阳,使半表之邪外达:黄芩苦寒清热,善除肝胆之火,使半里之邪内彻.合用则兼和少阳而疏肝胆,兼疗 ...

  • 中医处方,25种常用引经药,各个有专长,...

    中医处方,25种常用引经药,各个有专长,建议收藏 1.引药上行于头--蔓荆子: 2.引药达颠顶--蒿本: 3.引药达额头--白芷: 4.引药达头两侧--川芎: 5.引药达眼睛--菊花: 6.引药达鼻部 ...

  • 【老大夫留下歌诀——中医12经络引经药】...

    [老大夫留下歌诀--中医12经络引经药] ▶十二经引经药 1.心经 热证:黄连:寒证:细辛.   2.小肠经 热证:黄柏:寒证:藁本.   3.膀胱经 寒证:羌活.   4.肾经 热证:知母.寒证:桂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它 ——人体各部位的引经药

    前言: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样都用了理中汤,第一个医生治疗多次病情反复,不能除根:第二个医生去了甘草,加了细辛吴茱萸引经药,3付药服完,3年之疾患一下痊愈,可见引经药之关键. 如果想入太阳经加羌活,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