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故事:三子养亲汤

(0)

相关推荐

  • 精妙!这三味常用药,有人用来化赘瘤

    本文纯属学习体会. 说起对付奇形怪状的疾病,还是祖国医学方法多.只要病机病理诊合,用药入理,效如浮鼓. 明朝名医韩懋编有<韩氏医通>书.里面记述了他发明的三子养亲汤,专治痰气喘嗽,胸满懒食 ...

  • 焦树德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的临床应...

    焦树德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的临床应用. 炒苏子(打碎),炒白芥子(打碎),炒莱菔子(打碎),或用同量,或依据证候所需而各选君药而加减用量,水煎服. 此方主治老年人中运力弱,湿滞生痰, ...

  •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历代医家对该方...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历代医家对该方的运用心得 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各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煮作汤饮,代茶水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 ...

  • 方剂故事:乌鸡白凤丸

    有一年华佗正在徐土(徐州西部一带)游学行医,母亲叫他堂兄用小车推着来找他.华佗见母亲动则气喘,面黄肌瘦,知是得了重病,心中万分惊恐.华佗叙述了自己游学的经过,母亲听了高兴,说:"儿呀,只要你 ...

  • 方剂故事:五子衍宗丸

    补阳添精方剂.来源于明代李梃的<医学入门>.明朝医学家张时彻说:"男服此药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能平秘.旧称古今第一种子方,有人世世服此药,子孙蕃衍遂成村落 ...

  • 方剂故事:青娥丸

    青娥丸为古今补肾良方,首载于宋代的<和剂局方>中,青娥丸之来历及流传,与唐代相国郑姻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郑姻(公元762-829年),字文明,唐宪宗时,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居相位四年 ...

  • ​三子养亲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组成]紫苏子10g 白芥子10g 莱菔子15g [用法]微炒,捣碎,微煮,频服 [主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苔白腻,脉滑者. [证析]本方 ...

  • 『常用方剂』 祛痰剂 : 温化寒痰-三子养亲汤能治老慢支(古方今用)

    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老年人冬季多发的呼吸道疾病,而时下正是"冬病夏治"的时机.对于老慢支发作时有咳嗽气喘.痰多.胸部满闷,以及一吃饭就觉得肚子胀,舌淡 ...

  • 『常用方剂』 祛痰剂 : 温化寒痰-加味三子养亲汤肺源性心脏病良方(学术与临床)

    三子养亲汤出自<韩氏医通>,其主要用于痰壅气滞导致的咳喘等证,由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组成.笔者用其加减为"五子肺心病方",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组成 ...

  • 『常用方剂』 祛痰剂 :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咳喘(温化寒痰)

    小青龙汤方出<伤寒论>,为<伤寒论>中典型的辛温解表剂,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基础方,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而有泡沫,舌 ...

  • 方剂中的故事:上池饮

    上池饮 出处: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组成: 人参(去芦,二钱) 台白术(去芦,炒,一钱五分) 白茯苓(去皮,五钱) 当归(酒洗,一钱二分) 川芎(一钱二分) 杭白芍(酒炒,一钱) 怀生地 ...

  • 傅青主:治疼痛、腰腿、肩臂、手足等一身疼痛的方剂

    满身皆痛 手足.心腹一身皆痛,将治手乎?治足乎?治肝为主.盖肝气一舒诸痛自愈,不可头痛救头,足痛救足也. 方用:柴胡.甘草.陈皮.栀子各一钱,白芍.薏仁.茯苓各五钱,当归.苍术各二钱.水煎服. 此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