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美未必尽善 | 论语浅说

(0)

相关推荐

  • 论语漫言‖020. 管仲之器

    论语漫言|020. 管仲之器 管仲,被后人尊称为"华夏第一相".他是周穆王的后代,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河南禹州)人.管仲相齐,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

  • 【第62期】音频学《论语·八佾篇第22章》孔子因何批评管仲器量狭小?

    音频学<论语·八佾篇第22章>孔子因何批评管仲器量狭小?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7周)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宰我,即宰予.宰予字子我,这 ...

  • 论语:管仲之器小哉(3-22)

    孔子对管仲多有肯定性评价,但对于管仲不节俭.不知礼的行为,仍然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这正是儒家一贯倡导"节俭"和"礼制"的具体体现. 子曰:"管仲之器小 ...

  • 金方廷 | “管仲之器小哉” 新论

    编者按:本文原载<古典学研究>第七辑<〈论语〉中的死生与教化>(刘小枫主编,林志猛执行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感谢金方廷博士授权"古典学研究 ...

  • 日常练字 | 小楷 论语·八佾(二十二)

    论语·八佾(二十二):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quo ...

  •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22

    八佾第三 二十二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1)!" 或曰:"管仲俭乎(2)?"曰:"管氏有三归(3),官事不摄(4),焉得俭?" " ...

  • 全国最不坑的旅游地,景美、人善、物价感人,神都自驾游完整版

    说到西安和洛阳到底谁是十三朝古都,众说纷纭.小娘子断不清史学家们都没统一的观点,但能让饱读史书的司马光在洛阳城发出"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感慨,可见此城曾经的魅力. 洛 ...

  • 巧言令色,鲜矣仁 | 论语浅说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指言辞动听,令人愉悦.令色,面容和善,使人高兴.言行.举止.态度,一切旨在取悦对方,是谓巧言令色. 孔子说,巧言令色之人,鲜少有仁德.何以见得? 巧言令色,刻意逢迎的背 ...

  • 我们在彼此羡慕各自的生活 | 论语浅说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孔子六十八岁之时 ...

  • 不怕路远,就怕行迟 | 论语浅说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喟,竭尽全力仍无法企及,气力不足所生的 ...

  • 努力提升自己,一切不求自来|论语浅说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 此人颇具争 ...

  • 生命因厚重而充满力量 | 论语浅说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被人围困于一个叫"匡"的地方,源于一场误会,当 ...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浅说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由外入内,如读书.听课等.思:内在自主自发地思考.罔:迷茫,不理解.殆:倦怠:危险,陷入困境:疑惑. 译文:只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论语浅说

    孔夫子没有这四种问题:不会臆测:不会认为某事必当如此,不会固执不化.持守己见:不会执着于自我. 这句话有什么借鉴意义呢?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痛苦与烦恼都来源于这四点,意.必.固.我.何为意?念头.想法. ...

  •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浅说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重:庄重自持:自修.自重.君子若不庄重自持,就没有威严.而庄重一般从四个方面体现,即言.行.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