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和《黄帝内经》有用吗
相关推荐
-
公共基础知识: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在公基内容考察中,经常会涉及到常识类问题的考察,特别是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考察一向比较频繁.其中,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又称汉医.汉方,东瀛人称之为"皇汉医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我 ...
-
为何称之为“上下五千年中医药文化”?
盘古开天地,从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之元谋人,距今约85万年陕西蓝田人,距今约60万年北京猿人,以及山顶洞人,一直到如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天皇风姓,太昊伏羲氏,东方之青帝.晋代皇甫谧& ...
-
【黄帝内经】夜话中医门派之一经方派
讲阴阳,论五行,说世间百病.听得懂,学得会,建立中医思维,且听汶东讲述<黄帝内经>.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的门派,有朋友一听中医居然还有门派,就感觉很奇怪了.其实所谓门派 ...
-
中医是挺好的,就是现在好中医太难找了!
作者简介:地球物理学硕士,机缘巧合入岐黄之门,勤求古训,思求经旨,近以疗亲朋之疾,远以解路人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经年累月,略有心得,期有良师,指点迷津. 中医是挺好的,就是现在好中医太难找了 ...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04讲:《伤寒论》六经与《黄帝内经﹒热论》篇的关系
内容提要:1.解释了4个名词:"传经"."直中"."合病"与"并病":2.<伤寒论>六经提纲和<黄帝内 ...
-
结束《黄帝内经》的历史科普,冷哥带你走入《伤寒论》的历史过往
关于<黄帝内经>的科普,冷哥已经写了有二十多篇了. 写这东西并非是一些中医爱好者所说的,冷哥是在掘中医的坟.恰恰相反,只有充分了解中医古籍的历史传承和重大事件,你才有可能找到中医最真实的面 ...
-
第一节《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
<伤寒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内经说:太阳病变:张仲景说:太阳病.太阳经病变:出现腰部肿胀和臀部疼痛,这是因为正月指向寅位,主管太阳. 正月阳气向上升发,然而阴寒之气尚盛,阳气暂时只能屈居其后 ...
-
黄帝内经精华,请背下来,真有用!
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 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 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 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 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五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 ...
-
伤寒论中这十大常用方剂太有用了,你知道几个?
伤寒论中100多个方子中,复杂方剂并不多.很多至今在临床中仍频繁应用.比如十大常用方剂:一桂枝汤.二小柴胡汤.三半夏泻心汤.四小青龙汤.五黄连阿胶汤.六乌梅丸.七麻黄升麻汤.八苓桂术甘汤.九五苓散.十 ...
-
(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同根同源
(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同根同源 1,阴胜则阳病,阳病治阴: 阴成形 药势下潜达内.下之阴,三阳病治的就是有形阴邪血水痰湿饮宿便: a,太阳病麻桂越婢治寒水,桃核承气汤治淤血宿便 b,少阳病柴胡辈通达 ...
-
那么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里面,有用...
有用到麦门冬的地方有5个方子.麦门冬的门,古时候好像不是写这个门,是写另外的"虋"[mén]. 那个门是先一个艹字头再一个高兴的『兴』,然后再一个『酉』然后再一个『分』,这什么 ...
-
周易卦象与《黄帝内经》、《伤寒论》初探[转]
作者姓名:尹海慧 联系电话:010-66738965 内容提要:1六气是人身正气:2<内经>中三个六子卦序与先后天八卦序的比较:卦序是构成太极图的圆周线序与太极螺旋曲线序. ...
-
伤寒论中的十大常用方剂!太有用了 和另外 1 个页面 - 个人
2017-12-19 09:01 伤寒论中的十大常用方剂!太有用了 2017-12-19医承有道 点击上方蓝色字 "医承有道"关注我们 导读:伤寒论中100多个方子中,复杂方剂并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