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血瘀生
根据中医理论,斑以及皮肤的一些老化,色泽暗淡实际上和人的气血运行相关,气血不能上泽于面,面部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中医认为“无瘀不成斑”,所以色斑、面色等问题,与气滞血瘀、脏腑失调关系密切。

色斑的主要病机是以血瘀体质为本,气滞血瘀为主要原因。
气血是滋养皮肤、令面容保持姣好年轻的物质基础,“气”使皮肤莹润光滑,“血”使皮肤颜色红润。
当气机阻滞,血的流动就失去了动力,人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导致淤血内停,气滞不畅,心血不能到达皮肤颜面、营养肌肤,而皮肤中的黑色素就不能随着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排出去,长期如此,就形成色斑。
体内不同部位的气滞血瘀及病变,就会在面部相对部位以斑块表现出来。

瘀在脸上是斑,瘀在身上是病!斑越多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黑斑越黑越瘀,多见于中老年人。
◎血瘀在脑,轻则出现头晕、头痛、犯困,重则出现脑部疾病,如脑梗、脑缺血、脑中风等;
◎血瘀在心,轻则出现胸闷、气喘、心慌,重则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心梗、心绞痛、冠心病、心衰等;
◎血瘀在消化系统,轻则出现消化异常、腹痛、脂肪肝,重则出现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甚至癌症;
◎血瘀在呼吸系统,轻则易咳、易喘、易发呼吸道炎症,重则出现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等症;
◎血瘀在胞宫,轻则气色晦暗、内分泌失调,重则易发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不孕、子宫肌瘤等。

只要有血液流经之地,都可能出现血瘀,诱发各种疾病。当身体有这些细微变化时更要引起重视:
① 紫。舌头两侧又青又紫,嘴唇、指甲、眼周偏暗紫色;
② 斑。黄褐斑、老年斑等大多数色斑,也是血瘀的征兆;
③ 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血瘀之疼痛,多为针扎样的刺痛,痛处不移,位置固定在一处或几处;
④ 血。皮肤常有不明乌青,是因为淤血存在于皮下造成,或受伤时凝血异常,或月经色暗有块,都可能是血瘀体质;
⑤ 脉。舌下静脉又粗又黑,或腿上有静脉曲张,血管弯曲且发紫;或太阳穴、手背等处青筋凸起,也预示有血瘀。
仔细对照以上症状,有1条相符就说明血瘀比较严重了。

古话说“十女九瘀”,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经、胎、产、乳都以血为用,所以比男性更易为血瘀体质。
其次,现代女性要兼顾事业和家庭,压力大,心情抑郁或焦虑紧张。在心里憋闷久了,就会肝气郁结,导致血液运行出现障碍,形成气滞血瘀。
中医上认为“瘀则通之”,因此,想要祛斑,光靠往脸上抹东西是不够的,调整内环境,解决“瘀”的问题,活血化瘀是关键!
在《养生堂》节目中,曾经讲过一个案例,据清宫的医案记载,宫廷中的达官贵人最容易出现瘀,因为常吃肥甘厚味的食物,缺少运动,身体容易出现瘀堵,加之心情不舒畅出现气滞,日久加重就会出现瘀血。
因此,宫廷御方中就有一个专门针对气滞血瘀症状的养颜方。
【配方】红曲米、代代花、重瓣红玫瑰、桃仁、白芷、山楂、甘草、槐花等中药材熬制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