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寡年,老农说“寡年不见春,遇牛五谷丰”,啥意思?

在农村,一直流传着一句关于寡年的俗语“寡年不见春,遇牛五谷丰”,2021年寡年来到,同时也是两头没有立春的年月,为何碰到牛就会五谷丰了呢?下面笔者就带大家了解下。

说到寡年,其实就是民间的一种通俗叫法,寡年是指在某个农历年中,两头都没有立春节气的说法,一般在南方被称为“滑年”,在北方会被称为“寡年”,寡年又被称为“寡妇年”,因为古时候立春代表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意思,而春天在古语中也有爱情和繁衍声息的意思,所以没有了立春的年月就被称为了“寡妇年”。

其实这个“寡妇年”的由来主要就是阴历和阳历为了解决时间差的问题衍生而来的,古时候人们通常用农历(阴阳合历的一种)来计算时间,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月亮和太阳的盈亏来计算,月亮围绕太阳绕一周被称为一个朔望月,也就是一个农历月,一整个农历年有12个朔望月,每个朔望月会根绝月亮和太阳的时间改变而改变,一般分大月和小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一年总共是354天或者355天。而阳历则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来计算,也就是一个回归年的时间,通过阳历我们可以明显的区别出二十四节气的各个节气变化,所以阳历传入我国以后就成为了主要计时历法。

而阳历是365.24天和农历的354天相差着近11天的差距,为了解决这个时间差距,农历设置了闰月,有闰月的年月就是闰年,整个闰年有13个月,也就是384天,有了闰月的产生就会导致立春节气的时间变化,每年的立春节气阳历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一般是2月3-5日,但农历的时间随着闰月的产生却发生了变化,有可能出现在上一年的腊月,也有可能出现在下一年的正月,这就导致了两头没有立春的情况。细心的朋友会发现2021年就是两头都没有立春的节气,也就是说2021年是“无春年”“寡妇年”。

“寡年不见春,遇牛五谷丰”啥意思?

知道了寡年的由来,相信朋友们就不会相信寡年那些流传的习俗了,比如不能结婚、不能盖房、不能远行等习俗,其实寡年的产生就是阴历和阳历时间差产生的,跟各种习俗没有关系。但古时候的人们却认为,寡年对于对于人们的生活不仅有影响,对庄稼也是有影响的。

这句俗语说的其实就是寡年两头都看不到立春,会影响人们的春耕春种,毕竟人们种田耕地都是通过节气来判断,一旦出现节气的丢失势必会影响人们对于温度和种植条件的判断。但后半句却说“遇牛五谷登”,其实古时候人们就总结出了牛马年好种田的种植经验,人们认为就算寡年没有立春,但是碰到了牛年,那么这一切对庄稼不利的因素就都会消失,所以就会出现五谷丰登的场面,其实这也是人们对于庄稼丰收的一种期望,毕竟在过去“靠天吃饭”的时代,人们对于风调雨顺的渴望已经超过了一切。

总的来说,这句俗语其实就是人们对于好年景的一种期盼,不管农业怎么发达,科学技术怎么领先,农业始终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为了安抚人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古人就很有先见之明,用各种俗语来劝导农民安心种田,不要考虑过多,也许这就是先人们的智慧吧,大家认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