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做大师

69岁的马保国老同志,最近因为被嘲笑得太多再次走红。闲言碎语不要讲,今天来分析一下马保国的失误和遗憾。

我认为马大师最大的失误就是选错了赛道。他选择了当众比武这样一个愚蠢的方式博出位,而且还允许录像,为天底下所有的大师敲响了警钟。

打倒马大师的,让其他大师更强大。建议各行各业的大师们为马大师捐点款,讲讲武德。兔死狐悲,不是吗?

马大师因何膨胀到敢于跟年轻人同台打擂的程度,这是世界未解之谜,我就先不猜了。今天聊聊大师的赛道选择,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大师。

黄金法则其实就一条:不要选择可以证否的领域。

两人对打,谁输谁赢,谁站着谁躺下,一目了然。这就是可以证否的领域。事后再怎么说我当初可以把你鼻子打骨折,都没人信了。

大师们可以欣慰的是,世间事大多数都是不能证否的。条条大路通罗马,马大师非选那条狭窄的歧路,可惜可惜。山东人太实诚,吃大亏了。

就说传统文化这块,国学、中医都是好赛道。假如马保国的身份不是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而是XX国学研究院院长,谁敢打他的假?

同样是墙外开花墙内收获,XX制药集团的董事长XXX,不就是通过在国外当“神医”起家的吗?人家现在家大业大,前两年虽然出现了一些负面新闻,最终不还是风平浪静了?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大师就怕选错赛道。

不过光是避开雷区还不足以让你成为大师,你肯定还想知道,究竟什么样的领域最适合孕育大师。这里有一个价值千金的指示牌:预期的自我实现。

在我读历史的过程中,我发现“预期的自我实现”是最迷人一个现象,凡人掌握了这个奥秘,就能呼风唤雨、飞黄腾达。

举个例子。汉高祖刘邦本是一个小混混,但是在起兵之初他干了一件事:挥剑斩了一条蛇。一条蛇没什么要紧,关键是这条蛇引发的故事。

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刘邦率领一伙亡命之徒赶夜路,派了一个人在队伍前边开路,这个人回来报告,前方有条大蛇挡路,咱们回去吧。刘邦喝醉了,喊道:怂货,看我的。于是拔剑杀了这条大蛇。队伍继续前进,刘邦找地儿睡觉了,后边的人经过大蛇的地方,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哭泣。老太太说:“有人杀了我儿子,所以哭。”问:“你儿子谁啊?”答:“我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化成了蛇,被赤帝的儿子杀了。”大家都以为这个老太太忽悠人,想打她一顿,结果老太太突然消失了。刘邦听说这个消息,“心独喜,自负”,暗自心喜,很把自己当回事。“诸从者日益畏之”,大家越来越敬畏他了。

这个故事明显是杜撰的,编故事的不是刘邦自己就是他身边的人,但是这故事的真假重要吗?有用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信的人足够多,刘邦就能赢。后来刘邦果然得了天下,这故事也就从假的变成真的了。

这就叫预期的自我实现。再比如说,如果所有人都认为一只股票会涨,那么它就真的会涨。

自古以来能够称王称霸的乱世枭雄,都是善于自我包装的“潜力股”。

还有一个外国谚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翻译一下:装着装着你就是真的了。

商业类畅销书上满是这样的故事。

一个人对亿万富翁说,我给你女儿找个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亿万富翁说:行!这个人再去找世界银行的总裁:我给你推荐一个副总裁,是某某亿万富翁的女婿。总裁说:行!

无论编故事还是看故事的人,没人觉得这是在欺骗,大家都觉得这是理直气壮的成功之道。

再比如,《让子弹飞》里边,张麻子一伙打不下黄四郎的碉楼,但是意外得到了黄四郎的替身。于是当众斩杀了假的黄四郎,如此一来,真的黄四郎就成了假的黄四郎。

“谁赢他们帮谁。”一语道出人间真谛。谁赢他们帮谁,他们帮谁谁赢。顺序不重要。

话都说到这儿了,我就好人做到底,给马大师也支个招。找到那个“偷袭”马大师的小伙子,用金钱说服他自愿拜在马大师的门下,让他当众痛哭流涕,悔不当初。师徒齐心,光大武德。到时候马大师就是货真价实的中华武德代言人了。不管搞自媒体,还是搞企业培训,都如鱼得水。

流量在手,天下我有。成功者不受质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