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关于数学学习的真知灼见:做到这四点,轻松搞定它!

华罗庚是一个传奇,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海内还是海外,都广为人知:少年因家贫而辍学,腿还因病而残疾,却靠自学实现逆袭,被封为“中国数学之神”;数学科研成果颇丰,是中国解析数论创始人和开拓者,被称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学以致用、一心报国,为民服务,被誉为“人民数学家”;爱好诗词和演讲,被赞为“诗人数学家”!

华罗庚的许多演讲和文章里,有许多关于数学学习的真知灼见,相信对广大的中学生乃至大学生都有启发和指导价值。现在与朋友们分享交流之:

华罗庚最精华的学习思想是“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这句话也成为了各学校墙上的热门标语。

这个思想是华罗庚通过深切体会和实践得来的。早年,华罗庚的资质并不好,在读小学及初一时,数学也曾经学不动了,考试多次不及格。但是,他相信勤能补拙,就坚持多用时间。别人学一个小时,他就学两个小时;别人学两个小时,他就学两个半小时——从初二起,他的数学成绩就不断地提高了;再往后好像开了窍似的,开挂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学阶段甚至是大学,还不是拼智力的时候——如果你成绩不好,请不要再怨天尤人,抱怨父母给你的基因不好,而应该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华罗庚最主要的学习经验是熟能生巧。“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快的前提显然是熟练。因为熟,才能产生化繁为简的巧;因为巧,才能产生游刃有余的妙;因为妙,才能产生天马行空的绝。

怎样才能做到熟呢?数学需要记忆,但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注重深刻理解和运用。要达到这一点,华罗庚开的处方是“不怕困难,刻苦练习;不急不躁,细嚼慢咽”。记住,学习没有捷径,聪明的人都舍得下笨功夫。

华罗庚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自修。“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关键就是看你的自主学习搞得好不好。自学的水平和能力是学习成绩形成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自学能出成绩的关键在于毅力和耐心。华罗庚指出,学习的敌人是“一曝十寒”,既要防止图快贪多,又要避免放任自流。

当然,自学再重要,也只是辅助的学习办法,不能为自学而自学,比如有的同学放弃课堂、踢开老师,闷头做题,看上去很勤奋刻苦,实际上事倍功半,效果很不好。

为什么要抓好课堂?华罗庚给出了课堂学习的几大优点:老师能够及时指出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要点和关键所在;老师能够帮助我们解释疑难,减少暗中摸索的时间;课堂上有检查和考察,易于暴露和及时纠正你学习中的缺点;课堂上和同学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一句话,课堂学习是主阵地 ,这个阵地不能丢。在这个前提下,谈自学才有意义和价值!

华罗庚最欣赏的学习品质是勇于暴露自己。就是要敢于把自己的缺点和不懂的地方暴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越是有学问的人,就越是敢暴露自己 ,因为不懂装懂就永远不会懂。

华罗庚认为“不怕低,就怕不知底”。能暴露出来,让老师知道你的底在哪里,才能在教学和指导上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要怕老师说你“连这个也不懂”,在学习上脸皮要厚一些,古语“不耻下问”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懂也不要装作不懂。把自己懂的东西交流给旁人,既能帮助别人,也能提升自己。这就是费曼学习法,很有效。懂了,是输入;给别人讲懂了,叫输出。能输出的才是你真正掌握的知识。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华罗庚的诗:“发奋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记住,“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