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记方剂7-温下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
相关推荐
-
6.温脾汤__三、攻里之剂
6.一温一 脾汤(孙思邈) 一温一 药攻下. (<备急千金要万>) [歌诀] 一温一 脾附子与干姜 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行治寒积 脐腹绞结痛非常 [组成]大黄五两(15克) 当归 干姜各 ...
-
大黄附子汤·温脾汤
温脾汤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 ...
-
中医内科学——便秘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阴阳解析
温脾汤合半硫丸--阴阳解析 便秘冷秘证候: 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代表方剂: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 温脾汤:<千金 ...
-
方剂学温下剂的简单归纳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疝痛方: 冷寂内结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组成] 大黄三两(9g) 附子炮,三枚(12g) 细辛二两(3g) [功用] 温里散寒,通便 ...
-
跟我记方剂25-温里剂:理中丸系列
第六章 温里剂 [要求]1.温里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掌握: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3.熟悉:黄芪桂枝五物汤.暖肝煎.4.了解:回阳救急汤.
-
跟我记方剂24-祛暑剂:清暑益气汤
5-4 清暑益气 王氏清暑益气汤:竹叶.知母.西洋参.麦冬.西瓜翠衣.石斛.甘草.粳米.黄连.荷梗: 简介:出自清代名医王孟英的<温热经纬>.他在看了李东垣版的清暑益气汤后在书中写道:&q ...
-
跟我记方剂23-祛暑剂:六一散、桂苓甘露饮
5-3 祛暑利湿 六一散:滑石.甘草 简介:寒凉派代表人物刘完素的方剂.用于暑湿证,症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泄泻者. 1)巧记法:略 2)汤头歌诀: 六一滑石同甘草 解肌行水兼清燥 统治表里及三焦 热 ...
-
跟我记方剂22-祛暑剂:清络饮、香薷散、新加香薷饮
第五章 祛暑剂 第五章祛暑剂[要求]1.祛湿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掌握:香薷散.六一散.清暑益气汤.3.熟悉:桂苓甘露散.4.了解:清络饮.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 ...
-
跟我记方剂8-润下剂:麻子仁丸、济川煎
2-3润下 相对于前面所述的寒下.温下剂,润下的方法更加简单安全,用来润燥滑肠,帮助大便的排出. 麻子仁丸: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简介:该方是治疗胃肠燥热.津液不足的经典方剂,来源于 ...
-
跟我记方剂6-寒下剂: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第二章泻下剂[要求]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掌握:大承气汤.温脾汤.十枣汤.麻子仁丸.3.熟悉:济川煎.黄龙汤.4.了解:增液承气汤. 2-1寒下 大承气汤:大黄(后下 ...
-
『常用方剂』开窍剂>凉开>名方天天记:行军散(《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药物组成:牛黄3g 麝香3g 珍珠3g 冰片3g 硼砂3g 雄黄24g 火硝0.9g 金箔20片 功能:清暑解毒,开窍辟秽. 主治:暑热秽浊,山岚瘴气,呕吐腹泻,头目昏晕,烦闷腹胀. 方解: ...
-
『常用方剂』开窍剂>凉开>名方天天记:局方至宝丹(中医方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犀角200g (现改用水牛角) 牛黄50g 玳瑁100g 琥珀100g 朱砂100g 雄黄100g 麝香10g 安息香150g 冰片10g 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