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许寿仁学术成就及治学之道鲍蔚敏 指导 马佩莲 执笔许寿仁先生

(0)

相关推荐

  • 中医辨证论治抑郁症效果显著

    抑郁症在中医学中并没有相应的病名,但依据临床症状.发病转归等,本病归属在中医的" 郁证" 范畴中.祖国医学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病变的相互关系和症状特点,发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临 ...

  • 抑肝扶脾汤治疗嘈杂、胃灼热、胃酸分泌过多的医案

    <汉方临床四十五年>中了解到抑肝扶脾汤这个方剂的,这本书中有不少运用抑肝扶脾汤治疗嘈杂.胃灼热.胃酸分泌过多的医案. 当然这个方案其实也不是矢数道明发明的,它出自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 ...

  • 跟诊惊现奇效医案:20余年头晕,三付中药见奇效!中医辨证之精妙叹为观止!

    "张胜兵中医" 头晕二十余年病案 今天跟诊恩师张胜兵,发现奇案如下: 患者女,42岁,2021年09月27日初诊 主诉:头晕20余年. 病史:患者述头晕20余年,患者自10多岁始即 ...

  • 浅谈许寿仁学术成就及治学之道      鲍蔚敏指导

    (1904-1970年),名昌.安徽省歙县人.少年时在故里随师学医,后迁居南昌.1928年南昌中医师考核获甲等第一名,不久医名渐著.精于医药之术,治病不拘学派,施药不泥古方,应手辄效.1947年独资创 ...

  •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三)/鲍艳举

    误区三:只重症状体征,忽略脉诊 关于脉诊,张仲景就说了,"辨脉证并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他非常重视脉诊.在序中他也批驳了忽略脉诊的那些大夫&qu ...

  •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一)/鲍艳举

    鲍艳举经方六经辨证团队 误区一:只重局部,忽略整体 刘渡舟老师提出来:使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主症,抓主症肯定能提高疗效,这是比较明确的.但有些人对主症的内涵理解有偏差,所以对主症的内涵理解也是个问题. ...

  •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二)/鲍艳举

    我们陪伴您的第56天 鲍艳举经方六经辨证团队 误区二:只重方"症"对应,忽略病机 第二个误区是只重方"症"对应(这个症是症状的症),往往忽略了病机实质.方证的定 ...

  •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四)/鲍艳举

    我们陪伴您的第62天 鲍艳举经方六经辨证团队 只重单方,忽略合方 合方也非常体现经方功夫.病机辨不透,合方就合不上.我经常把合方比成武侠小说中的"独孤九剑",我感觉中医看病跟高手对 ...

  •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五)/鲍艳举

    我们陪伴您的第67天 鲍艳举经方六经辨证团队 误区五:只重经方,忽略时方 只要"意"在,时方就是经方.时方用得非常好可以弥补经方的不足,如逍遥散这些柴胡剂就弥补了少阳兼证的治疗空白 ...

  • 著名中医师许寿仁学术经验简介

    熊九如先师许寿仁是江西省著名中医,他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四十余年,擅治中医内.妇.儿科,对经典著作颇有研究,并特别赞赏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先师素日应诊,辨证仔 ...

  • 许寿仁学术思想与“新安学派”章真如

    先师许公寿仁先生(1904-1970年),原籍安徽歙县,青年时代受业于江西鄱阳县名医江仲孙(皖歙人),三年结业,尽得其传.1929年悬壶于南昌市原"安徽会馆"旧址,不久名噪洪都.许 ...

  • 学术前沿|空间的表演性:浅谈英国场域限定表演

    作者/Howl Yuan 编辑/Tyler.柒杯[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编者按:舞台剧经过几百年的演进,产生许多不同的类型学,也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性,这一期将为各位读者介绍最新的概念-场域限定表演,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