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的IBD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相关推荐
-
Cell子刊最新研究发现:食品中广泛使用的诱惑红和落日黄,会诱导和加速结肠炎发展!
炎症性肠病(IBD)是涉及到不同肠道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患者会出现长期的腹泻.腹痛,甚至血便,随着发病率的上升,已成为了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该疾病病因的长期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似乎都影 ...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细胞内和细胞间重排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请潜下心来,脚踏实地,跟着我们慢慢进步.不知不觉在单细胞转录组领域做知识分析也快两年了,通过文献速递这个栏目很幸运聚集了一些小伙伴携手共进,一起成长. 文献速递栏目通过简 ...
-
Gut:抑郁症与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
近日,发表在<GUT>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英国圣乔治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超过1.5万名患者的病例分析发现,克罗恩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确诊前几年出现抑郁的情况更加普遍 ...
-
陈根:高糖饮食如何损害肠道?
文/陈根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以慢性胃肠道炎症为特征的多种疾病.虽然这些疾病的病因大多是未知的,但医学上通常认为IBD发病率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结肠炎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和直肠出血. I ...
-
Immunity:清华大学董晨院士团队首次发现IL-17D受体,并揭示其功能
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细胞因子家族由六个成员组成(IL-17A到IL-17F).其中,IL-17A 和IL-17F主要由Th17细胞分泌,以IL-17RA/IL- ...
-
《细胞》子刊:两种常见食用色素或能加重结肠炎!科学家发现诱惑红和落日黄可加重小鼠结肠炎,偶氮染料或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现在的人比起几十年前,好像更"娇贵"了. 这还真不是错觉,从上个世纪至今,人类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的确在增长,而很多学者认为,这与空气.水中的污 ...
-
调菌群治类风湿?16.6分自然综述详解“肠-关节”轴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758期日报. Nature Reviews:靶向"肠-关节"轴或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综述)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IF:16.625 ...
-
化学诱导的IBD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使用最广泛的IBD临床前小鼠模型是化学诱导疾病模型,例如葡聚糖硫酸钠(DSS).三硝基苯磺酸(TNBS).恶唑酮等.化学诱导的IBD模型的主要优点是造模成本相对低且易于开发.此类中模型中,基于其不同的 ...
-
自发突变的IBD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这类模型由于自发突变发展了IBD,且不是由于转基因过表达或基因抑制.常用的自发突变模型包括SAMP1/Yit和C3H/HeJBir,两者均能产生慢性肠道炎症. SAMP1/Yit肠道炎症 根据其疾病位 ...
-
微生物诱发的IBD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在IBD模型中,肠道细菌与免疫介导的肠道炎症有关.例如,在IL-10 KO小鼠(和其他IBD模型)中,微生物组对粘膜免疫系统的刺激对于结肠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微生物组在人类IBD中的确切致病机制仍 ...
-
基因编辑肿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肿瘤免疫方向毫无疑问是当今肿瘤研究领域最热门的方向之一,但对于刚接触这个领域的研究者来说,仅用之前肿瘤研究中用到的小鼠肿瘤模型结果说服力会不足,比如最常见的人源肿瘤细胞系在免疫缺陷型小鼠上的成瘤模型, ...
-
Fgf2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Fgf21基因敲除小鼠背景信息 FGF家族成员具有广泛的促有丝分裂和细胞存活特性,并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形态发生.组织修复.肿瘤生长和侵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 ...
-
Pa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Pa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传统策略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用 Neo 基因替换或删除关键外显子来敲除基因,其周期长,费用高.TALEN,CRISPR 技术出现后,加速了基因敲除鼠的制作,而且降低了费用.CRISPR 切割 DNA ...
-
Nlrp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通过ES打靶技术生成Nlrp3 (Cias1)敲除小鼠模型,通过在ATG起始位置处插入EGFP达到敲除的目的: 图5. Nlrp3基因敲除小鼠打靶策略[5] 野生型.Nlrp3+/-和Nlrp3-/- ...
-
Fhl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Fhl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