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政权时,曹氏宗族为何都袖手旁观
相关推荐
-
高平陵之变后,曹家是否还有夺回政权的机会,至少有三次机会
曹魏政权其实是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程度最高的政权,曹魏没有宦官之祸,没有外戚干政,没有皇族争权,全国所有的权力全部集中在皇帝一人之手,从魏文帝曹丕开始,到魏明帝曹睿,皇帝一人独掌大权,独断专横. 但是, ...
-
曹操留下四名将,曹丕留下三名将,但凡有一人在司马懿敢篡位吗
曹操是在公元220年去世的,曹操去世的时候司马懿42岁,曹丕是在公元226年去世的,曹丕去世的时候司马懿48岁,曹睿是在公元239年去世的,曹睿去世的时候司马懿61岁,曹家祖孙三代人都没能活过司马懿, ...
-
从高平陵之变,看门阀势力对曹魏政权的影响
一.高平陵事情的发展和原因 高平陵之变,是一场彻底改变曹魏权力结构的夺权事件.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曹爽三兄弟和其大量亲信带着少帝曹芳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拜谒魏明帝之墓,司马懿趁机在洛阳城发动 ...
-
曹魏三代而亡,关键不在于司马懿多么优秀,而在于曹丕的神助攻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尚书.虞夏书.尧典>) 帝尧明察有才有德之人,亲密团结同族之人.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善行,德百官 ...
-
七十岁老人司马懿:终于把你们都熬死了,不久发动政变夺曹魏政权
俗话说得好,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三国那个久远的年代,大部分人都活不到那个年纪.而我们的主人公司马懿却活到了七十多岁,经历了曹魏政权的数代皇帝,可谓是朝中元老级别的存在. 司马懿一生都在等待着一个机会,这 ...
-
助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孚为何自称曹魏忠臣?
说到司马懿,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司马懿平生最大成就,大约有两个.一是发动高平陵之变,拉开了西晋王朝的大幕,二是耗死了(也可以说气死了)蜀相诸葛亮.司马懿字仲达,因为他有七个兄弟的字都带有"达& ...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像赌命?看看曹爽的实力有多强
西元249年发生一件大事,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奠定日后司马炎窜魏的基础,但这次政变对他来说,是一次十分凶险的冒险,不但自己势力和曹魏大将军曹爽的势力相差悬殊,但司马懿仍被迫发动攻势,直到最后一刻才能 ...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像赌命?看看曹爽的实力有多强
公元249年发生一件大事,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奠定日后司马炎窜魏的基础,但这次政变对他来说,是一次十分凶险的冒险. 不但自己势力和曹魏大将军曹爽的势力相差悬殊,但司马懿仍被迫发动攻势,直到最后一刻才 ...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已经70岁了,他如此隐忍,到底在怕什么?
三国时期普通百姓的平均寿命是30多岁,生活在社会上层的人物寿命会长一点,但活过70岁的也是寥寥无几,曹操活了66岁,曹丕活了40岁,曹睿活了36岁,曹家三代人的寿命是一代不如一代,而司马懿作为一个长寿 ...
-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应用案例故事——司马懿韬光养晦 发动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韬光养晦,发动高平陵之变 今天,咱们讲讲三国时期一个政变成功的故事,这就是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 东汉末年,王朝末世,战乱四起,群雄割据,最后形成了曹魏.蜀汉.孙吴,这三国鼎立的局面. 故事主 ...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曹魏宗室为什么不反抗?
先来界定一下什么叫曹氏宗亲. 曹氏宗亲,大体来说,至少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曹操的嫡系子孙组成的.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亲属,也就是曹魏的宗室.曹操是独子,但曹操的儿子不少,光史传记载的就有二十多个,最小的 ...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阴养三千死士,怎么能保证死士誓死效忠?
三国中提到谋略最出名的人物,我们总是会想到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都善于使用兵法且都在朝为官.但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要远正面于对司马懿的评价.其中原因大概是诸葛亮一心为主忠心耿耿,曾多次在战场上屡立奇功. ...
-
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离不开这两个秘密盟友的相助
根据<世说新语>和 <汉晋春秋> 的记载,魏明帝曹叡病重,自己书写不能,几乎无法起床. 他之所以改变让燕王曹宇等近支宗亲辅政的原定计划,改让司马懿参与托孤辅政,是其亲信近臣,中 ...
-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成为曹魏权臣,为何没有篡位称帝?
249年正月,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与魏主曹芳出城谒陵,发动政变,除掉了政敌曹爽,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后,司马懿成为曹魏的权臣,魏国的军政大权完全落入他的手中.然而,司马懿却并没有篡位称帝,而是以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