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不典型心电图集锦









图4 急诊冠脉造影及PCI


图5


图6

图7 急诊冠脉造影及PCI


图8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心肌梗死时,病理性Q波主要影响QRS波前40 ms,可与右束支阻滞异常的后40 ms并存,作出各自的明确诊断。

图9 右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

图10 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
正后壁心肌梗死合并有束支阻滞时,因两者都影响QRS波群后半部向量,可造成诊断的困难,此时主要依靠病史、心肌酶学、影像学、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的心肌梗死而鉴别。
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RBBB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最高。


图11
➤伴症状的动态ST-T改变

图12 左:入院心电图;右:胸痛时心电图


图14



图 典型的心肌梗死心电图

【例1】

图1 超急性期T波改变

【例2】

图2 AMI演变期心电图的伪正常化(前降支闭塞)

【例3】

图3 急性心肌梗死回旋支闭塞,进展性q波

【例4】

图4


图5

【例5】

图6 De Winter综合征

【例6】

图7 下壁导联及V2-V4导联J点上抬伴相应导联ST段抬高


图8 此为图7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例7-8】

图9 III、aVF导联T波双向和倒置,V6导联有锯齿状R波,结合临床提示可能有缺血


图10

【例9】

图11


图12
【例10-11】

图13
室性心律,与束支阻滞相似,通常不能由心肌缺血解释。这种心电图是完全性心脏阻滞合并室性心律。下壁和侧壁导联ST段抬高(黑色箭头),前壁导联ST段压低(蓝色箭头),提示心肌缺血。下壁、右胸导联ST段抬高,QS或rS波型的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提示缺血。

图14
下图是另外一例心律失常提示心梗的心电图,可见房室连续起搏和心房感知心室起搏;下壁导联ST段明显抬高(黑色箭头),aVL导联ST段压低(蓝色箭头),提示下壁心肌梗死。

图15
【例12-13】

图16
心电图示成对出现的室早,提示缺血。I、aVL导联ST段抬高(黑色箭头),III、aVF导联ST段压低(蓝色箭头),符合前侧壁心梗。成对室早的出现使ST段的异常非常容易被忽视。

图17
下图是另一例成对室早提示缺血的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抬高(黑色箭头),前侧壁导联ST段压低(蓝色箭头),符合缺血改变。

图18
【例14】

图19
心电图示下壁心梗及肢导联低电压。低电压使心梗更难以被发现。下壁导联有轻微的ST段抬高(黑色箭头)和T波倒置(蓝色箭头),aVL导联ST段压低(红色箭头)。

图20
【例15】

图21
心电图提示侧壁缺血,容易和正常变异的早期复极混淆;V4-V6导联ST段抬高(黑色箭头),V2 -V3导联ST段轻微压低(蓝色箭头)。但早期复极没有交互出现的ST段压低。心电图还显示:II、aVF导联Q波,提示陈旧性心梗。

图22
【例16】

图23
心电图示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前壁心肌缺血,患者2天前出现胸痛,心肌标志物轻度升高。心前区导联ST段明显倒置(黑色箭头),无病理性Q波和ST段抬高/压低。明显的ST段倒置也可以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间歇性右心室起搏或间歇性LBBB引起。心电图的其他表现:轻度PR和QT间期延长,左心室肥厚。

图24
【例17-18】

图25
心电图提示下壁心梗。下壁和侧壁导联ST段抬高(黑色箭头),aVL、V1和V2导联ST段压低(蓝色箭头)。右冠脉或左回旋支阻塞可能导致下壁缺血。右冠脉阻塞更可能出现III导联ST段抬高幅度超过II导联,I导联无ST段抬高。

图26
下图为另一例下壁心梗心电图,右冠脉呈弯曲病变。III导联ST段抬高(黑色箭头),幅度超过II导联(蓝色箭头),I导联无ST段抬高(红色箭头)。

图27
转自 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房颤诊疗中心
~~~~~~~~~~~~~~~~~~~~~~~~~~~~~~~~~~~~~~~~~~~~~~~~~~~~~~~~~~~~~~~~~~~~~~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您的需求,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自网友及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如有任何建议请加小编微信:zhongguoxindian)

觉得好看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