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中国人的“畏”与“无畏”
相关推荐
-
南宋究竟弱不弱?西方学者:挽救了欧洲和埃及!
谈及宋朝或南宋,人们往往冠以"弱宋"称号,但众所周知的是,西方学者对南宋军事评价却不低,甚至认为南宋挽救了欧洲和埃及. 一个人们印象中朝不保夕的弱势王朝,为何能挽救远在西边的欧洲和 ...
-
钱穆先生:中国三千年前讲的“道”,已超出西方近代讲的文化
中国人对文化二字的观念,常把一"道"字来表达.道,便是指的人生,而是超出人生一切别相之上的一个综合的更高的观念,乃是指的一种人生之"共相".政治要有道,外交也要 ...
-
钱穆先生:我所崇拜的中国高僧
我不信佛教,但我很崇拜中国一些大和尚高僧们.我只拿一个普通的人格标准来看和尚高僧,来看他们的表现.但中国高僧们,很少写进<二十四史>.中国历史人物实在太多,<二十四史>写不尽. ...
-
钱穆:中国人为什么讲究气数与命运
中国人有一种气运观念深入人心,懂得遇穷思变,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育者,趣时者也.又说,通变之谓事.通其变,使民不倦.孔子圣之时者也,则正为他知变.他虽处周未衰世,他已然预知天之未将衰斯文. ...
-
钱穆:中国人生活的最长处——生活艺术化
中国人生活上的最长处,在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来,使"生活艺术化",便也是一种心生活.纵使吃饭喝茶,最普通最平常的日常人生,中国人也懂讲究. 所谓讲究,不是在求吃得好.喝得 ...
-
钱穆:“中国人对人生太认真了,故而有戏曲教人放松、解脱”
(一) 今天来讲中国的京剧,这在我是门外汉,但因我很喜欢京剧,试把我门外汉的一些了解粗率讲述,或许也有些意义. 今天所讲,是中国京剧中之文学意味.骤看似乎京剧并算不得是文学,其实京剧中之文学意味极深厚 ...
-
钱穆先生:中国人最看重这个“性”字
中国人最看重这个"性"字.孔子讲性相近,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三字经>开始便说"人之初性本善",中国人特别看重这"性"字,因 ...
-
钱穆先生:中国人似在人伦中忘失自己,其实是在人伦中完成自己
中国人好像在五伦中忘失了个人,其实是在五伦中完成了个人.我为人父则必慈,我为人子则必孝.若依个人主义言,岂不为了迁就人而牺牲了我.但以中国观念言,父慈子孝,乃是天性.而且为人子亦必求父之慈,为人父亦必 ...
-
钱穆先生:中国人的学问是人生境界,非关思想体系
<论语>开首即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不能谓是孔子之一套思想或理论,仅可谓是孔子对于全部人生提纲挈领的一 ...
-
钱穆先生:中国人生活的最长处——生活艺术化
中国人生活上的最长处,在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来,使"生活艺术化",便也是一种心生活.纵使吃饭喝茶,最普通最平常的日常人生,中国人也懂讲究. 所谓讲究,不是在求吃得好.喝得 ...
-
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纪念钱穆诞辰126周年
今天 他一生与甲午战败以来的时代忧患共终始.他说:"余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深博伟大,所知甚浅.然自问爱国热忱,则自幼年迄于今兹,从未后人.凡我所讲,无不自我对国家民族之一腔热忱中来." ...
-
《中国人的家训:弟子规》第80集—–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传承中华文化★净化社会心灵 德行天下爱满人间 我们共勉一起永远铭记: 我是善德使者 开启善德能量 用心感动生命 弘正道启善德做榜样 传承中华文化,净化社会心灵 用心将传统文化教育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