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农场——颠覆你印象的神秘农场
相关推荐
-
悠悠五十载,浓浓家国情!位于潼侨镇的侨文化博物馆近期试运营
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偏远洼地, 50多年前, 建设祖国的号角 吹醒了无数人创业的激情, 一大批知青.归侨来到这里, 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发展的传奇 --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仲恺高新区潼侨镇的惠州仲恺高新区 ...
-
迎国庆70周年文萃 《我们不能没有祖国》(二之一)
接侨船光华轮抵达湛江港,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 早年在印尼历尽困苦,回国后晚年生活幸福舒坦的亚齐难侨(中印混血)吴建南. 吴建南两老夫妻在农场自家门口,一起玩印尼玩具Congkelak,它在印尼也逐渐式 ...
-
天马华侨农场 :多国文化并存的时代回忆
国营福建省厦门天马华侨农场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一开始是厦门市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局(简称厦门市侨务局)机关农场.1963年,天马华侨农场成为安置单位. 1998年全场总面积1.26平方公里,2002 ...
-
跟随视频,感受21平方公里土地上承载的独特历史情怀
在英德东华镇,有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华侨茶场.二十世纪50年代,这里曾接纳了来自东南亚26个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华侨.在英德华侨茶场的土地上,浇灌着享誉世界的英德红茶,接待并安置近万名归国华侨,承载着独特的 ...
-
文学看台152 | 文化之旅41:侨区篇·杨桃油柑歌舞【陈辚+蔡秋胜+王晓忠+张伟红】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作家们在"豪哥果园"流连忘返 孙彦修 摄 忘不了,红杨桃的异香 ●陈辚 近几年,华侨管理区培植的红杨桃赢得"酥甜无粕"绿色水果 ...
-
广州花都华侨农场:流溪河畔侨心暖
广州花都华侨农场 流溪河畔侨心暖 (我的侨乡·我的家) 本报记者 张保淑 罗艾桦 张鹏禹 榕树葱翠.落英满地.这里是位于流溪河畔的广州花都华侨农场,一个晴朗的周六上午,本报记者一行来到这个海内外知名的 ...
-
双第华侨农场的故事
双第华侨农场的故事 <火红的年代--贝仲敏:难忘的回家之路>. 图片来源:微博@闽师校青宣大学生闽南文化研究部. 处在群山环抱的双第农场.(贝爷提供图片) 双第华侨农场发展历史 双第华侨 ...
-
原创 | 本号搭起归侨友谊桥 闽南开平台山读者假期互访乐融融
一 泉州及澳门来客(作者:开平张裕群) 傅锦姚伉俪与澳门的外甥一家,在作者家花园合影. 傅锦姚与作者张裕群. 中 国归侨联盟大群里,有很多印尼视角公众号的归侨读者,他们遍布大陆各省市与港澳地区,通过后 ...
-
文学看台2028 | 文化之旅156:三个猛男和三个美女又去华侨赏花品果了【吴志跃黄本长刘映辉林进挺潘妙君陈瑞绒】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赏花品果侨乡来 ●吴志跃 赏景一靠心情二靠缘分,如北国赏雪,泰山观日出,钱塘江观潮,九寨沟看枫叶等名景是随特定季节.天气.时间出现的,说可遇不可求一点也不为过:若是心情 ...
-
同欢乐 忆往昔 话未来 ——柳城华侨农场成立60周年庆典回眸
"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载".11月6日,柳城华侨农场举办一系列庆典活动,展示农场成立60周年的风雨历程,共话未来,共谋发展. 柳城华侨农场始建于1960年4月,1960年和 ...
-
青年艰苦开荒 农场安享晚年
李桂春 祖籍广东梅州,1939年生,印尼归侨.1960年回国,1963年来到海宴华侨农场.他们与其他印尼归侨,一起筑堤围海造田,将滩涂变为良田,最终变成如今广东沿海的极具东南亚风情的归侨文化村. 坐中 ...
-
春节走进雪峰华侨农场,品尝异域美食
南安是著名的侨乡,自唐朝开始,不少南安人远涉重洋,旅居海外,足迹遍布东南亚和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西欧诸国. 1960年4月,晋江地区侨办在归侨李春禧创办的雪峰茶场的旧址及附近5个山头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