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学会不争


一 意 旅 行
南方嘉木陪你一意旅行去
云端上 民宿里 喝茶听风景
闲来茶庐 IDssry526
品茗 读书 旅行 拍摄
似水若烟 认证情感博主 自媒体
新浪十大文学名博
烟儿第619篇原创

经常听到一句话“解释就是掩饰”,对于不同一个阶层的人,说得再多也是枉然;对于根本不理解你的人,越解释越凌乱,最后只是徒劳。
面对这种情况,只要问心无愧,便不需要再过多纠缠。因为懂你的人,不用解释;不理解你的,解释无用。
道理都懂,也时时勤拂拭,深怕自己落入喋喋不休的境界,更怕自己过多的解释而显得自己急于表现,不够淡定。本来你吃你的饭,我饮我的茶,你有权利评价饭菜的好坏发表自己的感想,我也可以选择喝茶自省的修行。不能因为自己的清醒,不允许别人伪装的糊涂;也不能因为我的看穿,就必须要别人也要看清。
难得糊涂是一种境界,选择糊涂同样也是一种格局。不必求同,可以存异。这才是一个人活在世上可以活得少些烦恼,少点堵心的必修技。

《论语》里有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感到生气,也不急于辩解,不也是君子吗?
确实,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不愉快,来自于对事情的不同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必强求达成一致。别人可以保持他的意见,同样的,我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得不到共鸣,也不必怀疑自己,更无需将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纠缠上。
只需要做好自己,走好自己的路,人生自会豁然开朗。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要想活得漂亮,其实只需要做好两件事:一不抱怨,二不解释。
人生的价值和幸福感源于过得快乐,不在于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找到自己,摆正自己,做好自己,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其实,知道自己的修行真的远远不够,一遇见烦心事,便老想着逃避。比如与其在这个格格不入的世界自我封闭,不如寻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闭门不出。
有句话说“当你看不惯的事情越来越少,就说明你成熟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不惯的事情还是那么多,惹自己不开心,还给别人添堵。就像某个明星嫁个日本人可以上热搜,袁老心系百姓温饱一生却总是惹来非议。就像这个世界明明虚伪的事情,却被冠以慈善的名字;骗子不止骗的是名利钱财,更是世人的善良与情感。就如那些专门针对老人的推销员明明眼里看的是老人口袋里的钱财,可老人却愿意选择迷失于对方甜言蜜语的关怀而对对方的伎俩视而不见。你的好心提醒,最后却落得双方都视你为敌。

其实我并不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但对于情感的虚伪却依然是零容忍。好多看不惯的事情,忍忍就可以不去看不去思不去写了,其实也不是说骗子有多高明,只是被骗的人自己愿意选择蒙在鼓里,又何必去揭穿呢?可如果一个人披着真诚的外衣,对你嘘寒问暖,让你以诚相待,付出真心实意,掏尽肺腑之言,然后对方一旦目的达到,把真情的外套撕下,冷冷地让你看到写着利益的真面目,在你以为对方是一生遇见的难得知己时,给了你狠狠的一耳光,你也能忍吗?除非你付出的同样也是假情套真利。
真诚的人无法做到装聋作哑,一旦看穿,绝不肯妥协。一旦识破,也绝不愿将就。所以,宁愿路越走越窄,选择离群索居,也不愿意自己欺骗自己:至少初相识,该是有真意。
当你戴着面具成了习惯,最后都能心安理得地欺骗自己。你做的秀再完美,你的表演再感人,哪怕你瞒过了所有人,包括你自己,对不起,假的真的无法成为真的。

你在朋友圈里活得美好励志,我可以忽视你不经意间透露出现实世界里的奢靡坠落。
你在人前秀着美丽晒着奢侈,我也可以装作没有看穿你一不小心秀出灵魂的空虚与明摆的目的。
那个宿舍凌乱却摆拍着充满仪式感精致生活的97后女孩遥遥,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对,尽管其所谓的生活仪式感真的只是一张图只是刷朋友圈,离真正的仪式感也不过是隔着一个真相的距离,但只要她自己相信,镜头前的摆拍而忽略镜头后狼狈的自己,只要你选择相信看到的镜头下图片,而对背后的真相自动屏蔽,同样是你选择的权利。

有两个人大吵一天,一人说三八二十四,一人说三八二十一。相争不下,告到县官堂上。县官听罢:“把三八二十四的拖出去打二十板”。二十四的不满:明明是他蠢,如何打我?县官答:“跟三八二十一的人能吵一天,不打你打谁?”
那些无端的争执,让我们愚蠢得无以复加。
所以,对于不在同一个频率上的人,我不想再生出情绪的波动。毕竟频率不同,境界不在一个层次,不管是解释还是辩论都没有意义,徒然让自己变成一个聒躁的人。我有梳理思想写文表述的权利,你有抒发不同意见保持反对的权利。

我应该学会把那些无关痛痒的人和事都当成人生的湖面中一圈圈荡涤着的涟漪,终究会归于平静。往后余生,愿自己不争不急,不卑不亢,静守欢喜。学会沉默,保持平静。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尽管我一直都不是君子,就是一个容易情绪波动,容易被感动激动的平凡女子。但我想,做自己,不解释;容他人,不愠不怒,是我以后需要慢慢修炼的必修课。且行且修,拭目以待。
2019年6月17日星期一22时5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