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历代有哪些进士,他们有什么贡献?

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级考试被录取的人。它的考试程序为第一县试:由知县、县长主考,一般考四到五场,通过者得参加下一步考试;第二府试:由知府、知州主考,同样考四到五场,通过者称为童生第三院试:由学政主持,考正试和复试两场,参加考试的是童生,被录取的生员叫秀才、举人,取得第一名的叫解元第四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场设在京师,共考三场,参加者是举人、秀才,被录取的叫贡生,考取第一名的叫会元第五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并内定取生,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一其余通过的称为进士

录取一名进士,顺利通过要参加十四、五场考试,可见是非常不容易的,能考取进士是十分荣耀的事,足可以光宗耀祖了。那么,在我们雷州半岛,历代考了哪些进士呢,下面给大家逐一列举。

1、鞠杲 雷州半岛历史上第一位进士,是来自湛江市吴川县现中山镇稳村的鞠杲,他祖籍是河南鞠咏的后代。宋元符三年(1100年)鞠杲中进士后,宋神宗皇帝为挽救统治危机,任用王安石变法,因触及大地主、大豪商的利益激烈反对,鞠杲站在保守派一边,直言上书“奏天子”,数列变法改革派之罪而被贬谪终身。后人立其牌位,崇祀在吴川乡贤祠中。

2、黄守政(1102-1167年)字元良,雷州市调会坊东岭村人。南宋建炎四年(1130)考中进士,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至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任海南琼州通判。其任职期间爱民施惠政,规劝黎民入学,与民耕作威望高尚被载入《琼州府志》。

黄守政任满后回雷州东岭村居住,安家扎根教子耕读。南宋乾道年(1167)病逝,葬于南兴东园村西南白营山,墓现尚存。

3、黄勋(1110-1196年)字有功,祖籍湖广,迁居海南所以有些资料记载为海南人,致仕后改籍遂溪县英灵村(现属雷州市)。宋绍兴二年(1132年)进士,开始任永福县丞,革除弊端关心民疾。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调任知雷州军事,对雷州贡献非常大,主要有建城墙防“海寇”,多次修建“雷祖祠”。

黄勋勤政清廉,终授“朝奉大夫”号称“良吏”。逝世后葬于雷州市白沙镇邦塘村附近坡地。《中国名人大辞典》、《雷州府志》等均有他小传。

4、杨源兴 海康县(现雷州市)人,宋淳熙五年(1178年)戊戌姚颖榜进士。

5、杨直 宋淳熙五年(1178年)戊戌姚颖榜进士,唐志艺文门有他的题名。

6、陈宏甫 雷祖陈文玉后裔,宋淳熙八年(1181年)辛丑黄由榜进士。

7、纪应炎 遂溪县现在麻章区湖光镇下埠村人,宋嘉熙二年(1238年)进士。任南海知县,人称南海先生。当时村民把他在湖光岩白衣庵就读时,每天经过村边的一座石桥更名为“状元桥”,以资纪念。

8、王应容 宋嘉熙二年(1238年)戊戌周坦榜进士。

9、杨怿 海康人,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文天祥榜进士。

10、洪宗宝 祖籍福建,其祖父任雷州通判迁居遂溪县太平镇南夏村(现属麻章区)。元代顺帝壬辰年(1352年)第八名恩进士,任河南开封长汀县府署,任满迁居遂溪县太平镇庐山村(现属麻章区太平镇)。后人建有宗宝宗祠堂。雷州半岛元代唯一有记载的进士

11、陈贞豫 (1369-1425年)遂溪县附城陈村人,明朝永乐年进士。督察院巡按御史。明洪熙元年(1425年)私访石城县(现廉江)时被杀毁尸。明仁宗皇帝获悉,即下诏书表其功,并追封其父为都察院趾道巡按御史,以嘉奖其教子有方。清乾隆年间,遂溪县民在县城建“陈御史祠”以资纪念。

12、黄惟一 (1346-1407年)字诚斋,雷州市大埔村人,明洪武五年(1372年)举孝廉,同年中进士。任河南道御史,监察河南道百官行为。他在职期间清正严明,爱护百姓,深受河南人爱戴。

任满回家后,黄惟一奏请朝廷建筑东洋防潮堤;奏疏朝延建筑徐闻县东溪水堰闸。其次子黄显岁进士。黄惟一明永乐五年(1407年)病故,葬于南兴东园村西南白营山。

13、廖谟 祖籍广西,海康籍庶吉士。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丁显榜进士。

14、何炫烨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戊辰任亨泰榜进士。任监察御使

15、林文亨 明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曾棨榜进士。任员外,有传。

16、黄本固 (1384-1436年)字宁区,雷州市白沙村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曾棨榜进士。第二年任安徽休宁县知县,任满调任广西省马平县(现柳州市)知县。任职期间认真查阅案卷,秉公执法,清政廉明,不畏权势爱民如子。明正统元年在重任时疾病发作,逝世家中,诰封文林郎,入祀乡贤祠。有传。

17、林现 明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曾棨榜进士,任兴化县丞

18、何晔 明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曾棨榜进士。

19、倪益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曾韬龄榜进士。

20、冯彬 字用先,号桐冈,祖籍云南,卫官居雷州。明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罗洪先榜进士,被派任浙江省温州府平阳县令,任职期间同情妇女,锄治豪绅,造福于民。

冯彬曾经重葬被挖掘葬在湛江硇洲的宋帝诸陵、墓。编辑的《霁山先生白石樵唱》广传天下。在家乡兴修水利。后补任上海县令、御派出按广西西征大扬朝廷风纪。接着任松江郡守,冯彬生性耿直,政绩卓著,乐善好施,深受乡民钦敬,卒后载入郡志,入祀雷州乡贤宾兴祠受奉拜。

21、莫天赋 (1519—1580年)字子翼,明代海康县黎郭社东岭村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戍申时任榜登进士。第二年任福建省莆田县知县,任职三年后于隆庆元年(1567)调京升任刑部主事、郎中,万历四年(1576年)升调云南大理知府、按察副使,最后晋升为广西右江道兵宪备道(四品)万历八年卒于家乡,葬在草坡岭。

莫天赋在甫田任职期间,对驱逐倭寇抗荒救灾,减赋役维护安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甫田农民寄联“难教明月莫去,且喜清风徐来”,死后甫田人为其立庙祭祀奉拜。在云南大理任职时,解民困,安百姓,和蛮汉。《云南通志》、《大理志》、《甫田志》、《广东通志》、《雷州府志》等都将他名字列入“名宦”。海康地方尊他为“乡贤”,《海康县志》将他的墓收入“茔墓”,他在万历四十三年撰写的《重修雷州城坦记》留传至今。

22、邓宗龄 字子振,明代广东省雷州府徐闻县烈村人(现徐闻龙塘镇西洋村委槟榔园村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朱国祚榜中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殿试选翰林院庶吉补检对。邓宗龄忠精爱民,尊重人才教育,提倡礼仪。

参与《资治通鉴》重刻,曾著有《舟中草》文集,还有《雷州天后庙记》、《拟御制重刻资治通鉴纲目序》、《遂溪学名宦乡贤祠记》等很多著作留传于世。

23、梁羽翰 原名梁裕国,崇祯十六年(1643年)壬戍申时任榜进士,任甫田知县,云南大理知府升广西右江兵备道

24、洪泮洙 (1611-1704年)字献统,号垂万,广东雷州府遂溪县庐山村(今属麻章区太平镇)人。32岁由邑廪生乡试第八名中举人;46岁任广东琼州府琼山县教谕;48岁中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年)科七十八名进士,殿试三甲通政司观政;54岁任江南省徽州府休宁县知县,连任六年。在职期间政绩颇著,休人颂之。

洪泮洙对陈瑸(雷州南田人)的教育、交往颇深,对其很赏识,曾赠陈瑸诗“岁序频催前辈老,江山留待少年雄”。两人还共同倡仪、募捐修筑海堤,海康一条南北岸长18478丈,遂溪一条长4520丈,造福于民深受两地人民爱戴。

洪洋洙先后编纂《遂溪县志》、《雷州府志》,一生许多诗文创作如《湖光岩山水记》、《遂溪八景诗》等等流传至今的非常之多,为雷州半岛、为国为民立下很大业绩。朝廷钦命提督广东学政给他题赠四字匾额曰“清世人龙”。

25、陈瑸 (1656年—1718年),字文焕,号眉川,广东雷州市附城镇南田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胡任舆榜进士。陈瑸三次赴闽任职,历任闽知县、台厦道台、福建巡抚、湖南巡抚等职,为官公正廉明、功绩卓者。他爱国爱民爱家乡,捐俸修筑东洋防潮大堤并兴修水到,深受人民拥爱。有传。

康熙帝非常器重和肯定陈瑸,多次接见他,并赞他是清廉官中最突出的一个。陈瑸逝世后,康熙下旨追封为“礼部尚书”,谥清端,赐国葬,赐碑文。闽民世代铭其恩,自发立庙立碑塑象祭祀他。雷州人民在南田村建立清端祠奉祀,并把闽民众赠陈瑸雕刻真像供于祠内。

2007年,南粤先贤入馆评选委员会专家经过慎重选择,从开发岭南第一功臣的南越王赵佗到现在,时跨2000多年,涵盖文化、政治、科学等领域选出50名人中,雷州半岛只有陈瑸一人入选,后来才增补陈文玉等6人,雷州半岛人称陈瑸为“千古一清端”。

26、陈昌齐 (1743-1820年),字宾臣,号观楼,又署瞰荔居士,广东雷州调风南田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邵晋涵榜二甲四十八名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湖北主考,河南道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刑科掌印给事中,浙江温处兵备道。任职期间廉洁勤政、忠于职守,潜心编纂,参与纂修《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勘校辑佚工作。

陈昌齐致仕归故后,主讲粤秀书院、雷阳书院,并主持编修《广东省通志》、《雷州府志》等,他博学多才,很多著作流传至今。在解决村与村之间的矛盾中,留下冠名雷州半岛的“有千年禄切,没百年观楼”格言,他为国为民为家乡作出杰出的贡献。当代学者认为陈昌齐“广东治汉学、朴学第一人”,梁启超在《近代学风之地理分布》中断言“粤中第一学者,推嘉庆间之海康陈观楼昌齐”,可见其在学术界的历史地位。有传。

27、蔡宠 (1771-1843年),又名蔡思铭,字惧三,号兰臞,今雷州市客路镇高桥村委会乐只村人,道光二年(1822年)任午登极会试恩科,殿试二甲。全国共录取的300名进士中,他位居第52名。道光三年被钦点任山东即墨县任知县,因其看淡官场上任不久便“告病”归乡。道光九年再复宰即墨,不到一年又推辞归乡。

察宠勤民事励清操,曾到雷阳书院讲学,他为人正直,乐善好施。博学渊深,对《诗经》、《四书》等尤有深究;他能诗善词,有很多著作流传于世。

28、林召棠 (1786-1872年),吴川县吴阳镇霞街村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殿试,道光帝阅其卷,硃批

今得一佳元,一字误笔偏旁,无关学问”。

遂拔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林召棠考中状元,是清代广东三状元之一,也是粤西地区历史上唯一的状元

林召棠曾任翰林院修撰、陕甘正考官等职,后应聘讲肇庆端溪学院,其平生诚朴,廉洁正真,乐善好施、扶危济急,多才博学,著有很多诗文流传于世。林召棠出生地霞街村,自明至清代,人才辈出,共出状元1人、进士6人(含翰林)、举人6人,为雷州半岛历史之最。

29、孙祖贻 吴川进士,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抵粤禁烟,雷州半岛各县纷纷响应,孙祖贻曾作《鸦片烟赋》,申述鸦片的害处和动员相关人痛戒鸦片烟。

30、陈兰彬 (1816-1895年),吴川市黄坡村人,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纂修,继任刑部后补主事。陈兰彬以清政府留学生监督身份率领我国第一批包括詹天佑等30人赴美留学。在其留美期间,奉命往西班牙查办华工事务。

陈兰彬回国后往大名府赈济灾民,清严爱民。后又被任命为多国大使,解救很多务工侨胞,并被侨胞立庙以祀。任满归国,深受慈禧太后和李鸿章器重,赏二品顶戴,历任太常寺卿、宗人府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位。

光绪十年,陈兰彬告老返乡,还主讲高文书院,纂修《高州府志》等多个志,很多著作流传至今。

31、陈乔森 (1835-1905年)原名陈桂林,子颐山,又字木公,祖籍吴川乾塘人,后迁湛江市郊东海岛东山区。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常。陈乔森刻苦好学,文彩惊众,诗书画融为一体,堪称三绝。

陈乔森乐善好施,曾在雷阳等书院讲学,他有很多著作流传于世。

32、符兆鹏 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十九名,钦点知县,历任太湖、涡阳、桐城、凤阳知县,后升六安州知州

33、李晋熙 (1849-1910年),字春卿,号芸友,海康县塘尾社邦塘南村(现雷州市白沙镇)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进士,殿试二甲,朝考二等,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工部栽留农工商部主事、铨选安徽滁洲直隶知州

李普熙忠孝清廉自守,精研古籍开设学馆,曾担任贵生书院主讲、掌教雷阳书院,他的著作颇多,存有诗歌166首,摘句18则,集句诗103首。

34、吴国栋 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武进士,殿试二用、朝考二等,钦点花翎四品待卫、乾清门行走。雷州半岛唯一的武进士

相关:殿试放榜录取进士分为三(甲)等。第一甲共三名,依名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第二甲称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新进士中要选拔若干名为庶吉士,庶吉士可以和头三名进士同在翰林院阅读宫廷藏书,使自已成为高级官员的候选人。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加上年代久远,有些进士的部分信息暂时无法完续,有关雷州半岛的历代进士暂时到此,如果您有什么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0)

相关推荐

  • 瘦石 || 小港店上村:北岸南岸共勺溪

    勺溪邬姓以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的邬单(字子家)为始祖. 西汉平帝时期,邬单十七世孙邬公秩因不满王莽篡夺帝位,隐居不仕,扬雄闻其贤名,假借王莽的名义召邬 ...

  • 毛一鹭传:方韩《琴十三孺初公墓志铭》

    方韩<琴十三孺初公墓志铭>(载家谱) 故明少司马毛公既卒之五十八年,其子九苞始克卜葬于西姜之原,而述其生平行事贻余,属余铭.余读之愀然曰:嗟乎!明之亡,亡于党士,不幸生其时,又居重地,能自 ...

  • 汾口鲁村神山塔

    汾口鲁村神山塔 民国遂安县志记载:十五都鲁村有神山塔,旧志作洪山塔.又,县西北鲁村有神山庙,明正德间建.詹御史(詹理)行祠在县北鲁村神山塔边.居云庵,上有神山塔,里人詹理有诗.查,明万历四十年遂安县志 ...

  • 美国卫星瞄准我国,雷州半岛海滨变世界名画!分析:是宝贵聚宝盆

    亿万年前,喜马拉雅运动造就了世界屋脊和众多高耸的山脉,也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构造盆地--琼雷凹陷,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上升为陆地,琼州海峡又断裂下陷,最终使得雷州半岛成为我国大陆延伸的最 ...

  • 雷州半岛历史红痕——碉楼

    碉楼,雷州半岛人也叫炮楼.在雷州半岛的个别村落里,现在都依然保留着碉楼,它挺立村中,无声地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回忆着往昔历尽劫难的岁月,还看今朝依然挺立村头. 碉楼的作用.建造与分布 碉楼建造,最初是为 ...

  • 【暑假支教招募,及精彩回顾】专辑之一:雷州半岛支教及护鸟志愿者

    雷州大学生支教招募中 精彩内容 在我们西部的偏远地区里,还有这样一些鲜为人知的地方.这里的孩子上学要走n公里.n个小时的山路:这里的学校还是土房子,上课的教室甚至不能挡风遮雨:这里的老师一个人负担一 ...

  • 雷州半岛的闽南话是什么样的?

    输 闽语的大本营在福建,但远远不止分布于福建.广东也是一个闽语大省,除了福建人熟知的粤东潮汕地区是闽语分布的地方,在中国大陆的最南端--粤西的雷州半岛等地也是闽语的地界. 粤西的闽语来自古代福建,和海 ...

  • 营期招募|雷州半岛地理、自然、文化探索

    感动,经常在不经意间 一片树叶 一朵鲜花 一束果实 一条爬虫 一个贝壳 -- 前些天来,我们收获无数感动. 感动不应只留心间,分享,也将收获另外一种感动. 雷州半岛,火山托起的地方,你们是否看到雷州半 ...

  • 海南岛和雷州半岛最近仅20公里,为何不建跨海大桥?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面积约3.39万平方公里.1988年国家以海南岛为主体设立了海南省,海南省虽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但有广阔的海洋,又是我国总面积最大的省. 不像其他大岛与内陆的距离较远,海南 ...

  • 雷州半岛海岸带资源分布情况初步查明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刊发了"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工程下设"雷州半岛东部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近年来取得的重要地质调查成果.结果显示,通过地 ...

  • 确定!2号台风登陆了,下一站:广西玉林,雷州半岛200毫米大暴雨

    确定!2号台风登陆了,下一站:广西玉林,雷州半岛200毫米大暴雨 鹦鹉已登陆,直奔广西玉林,台风雨大爆发,2处大暴雨,最大200mm 这几天,不得不说,2号台风鹦鹉成了气象界的焦点.这个家伙不但生于我 ...

  • 广东为何不在雷州半岛修条运河?

    位于我国西南的广西是个沿海省级行政区,有防城港.钦州.北海三个沿海地级市,原属广东.不过广西海岸线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为何呢?因为广西海岸线的东边,是呈南北走向的雷州半岛,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有一个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