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19章》孔子说自己“好古,敏以求之”是何意?
相关推荐
- 
                             
                            杨朝明|读《论语》要思考它作为一种“文明”的意义杨朝明老师作者简介:杨朝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各位好!洙泗书院在过去一年运行良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新的一个阶段选择讲读<论语>,非常有意义.对于中华早期 ... 
- 
                             
                            论语:我非生而知之者(7-20)孔子将人分为四类: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困而不学者.但孔子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一切修养和成就都是源于后天的努力.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 
- 
                             
                            家和万事兴——博物馆里感受家风传承原标题:家和万事兴--博物馆里感受家风传承 "看,这个家庭五世同堂,有120多口人呢!"除夕上午,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家和万事兴--家教家风主题展"迎来了春节假期 ... 
- 
                             
                            【第167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19章》孔子说自己“好古,敏以求之”是何意?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19章>孔子说自己"好古,敏以求之"是何意? 7·19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古:指古代的文化典籍 ... 
- 
                             
                            【第182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4章》孔子说“丘之祷久矣”是何意?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4章>孔子说"丘之祷久矣"是何意? 7·34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音lěi) ... 
- 
                             
                            【第170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22章》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是何意?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22章>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是何意? 7·22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音tuí)其如予何?" 桓魋:宋国的司马向魋,因为 ... 
- 
                             
                            【第158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10章》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何意(更正重发)?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10章>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何意? 7·10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quo ... 
- 
                             
                            【第149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1章》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是何意?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1章>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是何意?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作,创 ... 
- 
                             
                            【第423期】音频学《论语·阳货篇第19章》孔子说“予欲无言”是何意?音频学<论语·阳货篇第19章>孔子说"予欲无言"是何意? 17·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 
- 
                             
                            《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四声,记住.厌:厌烦.满足.诲:教育,引导.倦:疲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这句话的 ... 
- 
                             
                            《论语·述而篇第6章》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德:古注: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游于艺:艺指孔子教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都是日常所用.游 ... 
- 
                             
                            《论语·述而篇第7章》孔子办学收徒因何强调“自行束脩”?7·7 子曰:"自行束脩(音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扎成十条一捆的干肉.脩,干肉,又叫脯.束脩是古代学生送给教师的一种最菲薄的见面礼,后世用作教师报酬的代称. 孔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