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读懂杨绛的这三句话,就读懂了人生

眼下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往后的过眼云烟。

卢翎曾说:

“读杨绛的文字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那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当你焦虑、浮躁、迷茫的时候,可以重新读读杨绛先生的这4句话。

愿你能扫除心头尘埃,轻装上阵,在以后的岁月里,活出自己的豁达。她活了105岁,是笑对坎坷的勇者,是世事洞明的哲人。

今天是5月31日,她离开我们五年了。

杨绛先生的文字,干净明晰,韵雅淡致,不刻意煽情,却能打动人心。

她出生的时候,是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还未发生。

可以说,她的人生,处在国家和社会不断变革之中,人生有高潮,有低谷,却一直豁达面对。

百岁后的杨绛,依然乐观豁达,如果我们读懂了杨绛先生的这三句话,对人生的理解可能更深刻。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时刻:

一瞬间情绪低落,然后看着周围的人,朋友、家人、同事,甚至是朋友圈的陌生人,好像每个人都过得比自己快乐。

于是会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也会忍不住羡慕,更会忍不住设想,如果自己能拥有那些,肯定会比现在好。

但事实就如《围城》里说的那样: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大抵世上所有的羡慕,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身在其中苦苦煎熬,而得不到永远在躁动。

卞之琳《断章》里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羡慕着别人,也有别人羡慕着你,谁是你的风景,你又是谁的梦。

我们终究会明白每一种人生都有快乐,也躲避不了都有愁苦。

而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读懂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接纳自己,然后找到自己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在《天龙八部》中,阿紫恋上萧峰,萧峰的心里,却只有死去的阿朱。

她说:我……我什么地方不及阿朱了?相貌没她好看么?人没她聪明么?只不过她已死了,你就时时刻刻惦念着她。我……我恨不得那日就给你一掌打死了,你也就会像想念阿朱一般的念着我……”

阿紫羡慕死去的阿朱,可以得到萧峰的爱。如果阿朱有知,亦会羡慕活着的阿紫吧!

人生亦是如此。

你羡慕我一身潇洒,无牵无挂,我却羡慕你有家、有他、有人等你回家。

各有因缘莫羡人。

不要去追求遥不可及的梦想,守住把握的幸福,与其羡慕他人,不如知足常乐。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曾有个年轻读者给杨绛写信,抱怨这个社会太浮躁了。

回信里,杨绛先生就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想太多大致已经成了我们这代人的通病。

很多人做一件事之前总会想很多,会遇到什么困哪?付出那么多失败了怎么办?到时候别人又会怎么看自己?

于是想到最后,只能自欺欺人地说:算了,我还没准备好。

佛经上有一个故事说:

两个和尚,一穷一富,都想去南海朝圣。

富和尚很早就开始存钱,穷和尚却仅带着一个钵盂就上路了。

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朝圣回来,富和尚的准备工作还没完成。

富和尚问:“尔困,何以往南海?”穷和尚答:吾不往,则终日癫狂,行一步,则安一分。尔稳重,故尔在!”

翻译过来就是,富和尚问:“你那么穷,凭什么去南海?”

穷和尚说:“我不去南海,就心里难受。我每走一步,觉得距离南海就近一分,心里就安宁一点。你这个人个性稳重,不做没把握的事情,所以我回来了,你却还没有出发。”

老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世间所有事,最难的往往是开头。

当你克服了犹豫不决,克服了种种顾虑,终于开始去做了的时候,其实已经跨过了这条路上最大的阻碍。

而人跟人的差别就在这里,有人整天做白日梦,有人却一步一个脚印去做了。

所以想见得人,想做的事,一定要立刻就去做。

不要等明天,也不要说还没准备好,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据说有一个年轻人很崇拜杨绛先生,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长信倾诉自己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遇到的诸多人生困惑。杨绛回信写了一句话: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焦虑是许多人的现状,可是,真正的智者,没有时间焦虑。

因为喜欢《堂吉诃德》,47岁的杨绛特地自学西班牙语来翻译,成为了最佳译本。

96岁时,杨绛还创作了充满哲思和意趣的散文集《走在人生边上》。

和杨绛一样,永远在路上的,还有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

钟世藩是一个儿科医生,为了把自己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留给后人,在70高龄和身体多病的情况下,钟世藩毅然编写《儿科疾病鉴别诊断》一书。

由于多年的高强度工作后,钟世藩的视力急剧下降,但他坚持用一只手捂着一只眼睛,另一只手查阅大量国内外儿科资料,并结合自己几十年临床经验,花了四年写出《儿科疾病鉴别诊断》。

钟南山回忆起父亲年轻时候对自己的教诲:一个人在世界上,能够为人类留下点什么东西,那他就算没白活。

有人在焦虑,有人永远在路上。

我们早该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成就是凭空掉下来的,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学习,并付诸实践,才能有所成就。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卢翎曾说:

“读杨绛的文字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那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当你烦恼、失意、焦虑时,不如读一读杨绛的这些文字。 

愿你能扫除心中的尘埃,轻装向前,愿你不再焦虑,而是付诸行动,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归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