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译读(37)

 咽 喉
  [原文]咽喉者,阴阳升降之路也。《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循喉咙而入缺盆。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而连舌本。心手少阴之脉,挟咽而系目系。小肠手太阳之脉,循咽而下胸膈。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而挟舌本。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而入颃颡。五脏六腑之经,不尽循于咽喉,而咽为六腑之通衢,喉为五脏之总门,脉有歧出,而呼吸升降之气,则别无他经也。
  六腑阳也,而阳中有阴则气降,故浊阴由咽而下达,五脏阴也,而阴中有阳则气升,故清阳自喉而上腾。盖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不藏则下行,是天气之降也;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不泄则上行,地气之升也。地气不升则喉病,喉病者,气塞而食通;天气不降则咽病,咽病者,气通而食塞。先食阻而后气梗者,是脏完而腑伤之也,先气梗而后食阻者,是腑完而脏伤之也。
  而总之,咽通六腑而胃为之主,喉通五脏而肺为之宗。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浊气堙郁,则病痹塞,相火升炎,则病肿痛。下窍为阴,上窍为阳,阴之气浊,阳之气清,清气凉而浊气热,故清气下陷,则凉泄于魄门,浊气上逆,则热结于喉咙也。
  【翻译】咽喉,阴阳升降的路。《灵枢?经脉》说:胃足阳明的脉,沿着喉咙而入锁骨上窝。脾足太阴的脉,挟咽而连舌根。心手少阴的脉,挟咽而连接到眼睛。小肠手太阳的脉,沿着咽而下胸膈。肾足少阴的脉,沿着喉咙而挟舌根。肝足厥阴的脉,沿着喉咙而入鼻咽部。五脏六腑的经,不全沿着咽喉,但咽为六腑的通衢,喉为五脏的总门,脉有岔道出,但呼吸升降的气,则别无他路。
  六腑阳性,而阳中有阴则气降,所以浊阴由咽而下达,五脏阴性,而阴中有阳则气升,所以清阳自喉而上腾。六腑,传导转化的物质但不藏,不藏则下行,是天气的下降;五脏,藏精气但不泄,不泄则上行,地气的上升。地气不升则喉病,喉病,气塞而食通;天气不降则咽病,咽病,气通而食塞。先食阻而后气梗的,是脏完好而腑伤他,先气梗而后食阻的,是腑完好而脏伤他。
  总之,咽通六腑而胃为主管,喉通五脏而肺为主管。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浊气郁结,则发病痹塞,相火升炎,则发病肿痛。下窍为阴,上窍为阳,阴的气浊,阳的气清,清气凉而浊气热,所以清气下陷,则凉泄于魄门,浊气上逆,则热结于喉咙。
  [原文]甘草桔梗射干汤
  甘草二钱,生 桔梗三钱 半夏三钱 射干三钱
  煎半杯,热漱,徐服。
  治咽喉肿痛生疮者。
  贝母升麻鳖甲汤
  贝母三钱 升麻二钱 丹皮三钱 元参三钱 鳖甲三钱
  煎半杯,热漱,徐服。
  治喉疮脓成者。
  【翻译】甘草桔梗射干汤
  甘草(生)7克 桔梗11克 半夏11克 射干11克
  煎半杯,热漱,徐服。
  治咽喉肿痛生疮者。
  贝母升麻鳖甲汤
  贝母11克 升麻7克 丹皮11克 元参11克 鳖甲11克
  煎半杯,热漱,徐服。
  治喉疮脓成者。
 声 音
  [原文]声音者,手太阴之所司也。肺藏气,而气之激宕则为声,故肺病则声为之不调,气病则声为之不畅。而气之所以病者,由于己土之湿,手阳明主令于燥金,手太阴化气于湿土,阳明旺则金燥而响振,太阴盛则土湿而声喑,譬之琴瑟箫鼓,遇晴明而清越,值阴晦而沉浊,燥湿之不同也。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旺则气聚而不泄,气通而不塞,聚则响而通则鸣,唇缺齿落而言语不清者,气之泄也,涕流鼻渊而声音不亮者,气之塞也。
  然声出于气而气使于神。《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雍者,声音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盖门户之开阖,机关之启闭,气为之也,而所以司其迟疾,时其高下,开阖适宜,而启闭中节者,神之所使也,是故久嗽而音哑者,病在声气,中风而不言者,病在神明。声气病则能言而不能响,神明病则能响而不能言。声气出于肺,神明藏于心,四十九难:肺主五声,入心为言,缘声由气动,而言以神发也。
  闻之妇人在军,金鼓不振。李少卿军有女子,击鼓吉士而鼓不鸣,然则调声音者,益清阳而驱浊阴,一定之理也。
  【翻译】声音,手太阴经所掌管。肺藏气,而气之激荡则为声,所以肺病则声音不协调,气病则声为之不通畅。而气之所以发病,由于己土的湿,手阳明经主令于燥金,手太阴经化气于湿土,阳明经旺则金燥而响振,太阴盛则土湿而不能说话,如同琴瑟箫鼓,遇晴明而清越,遇到阴晦天气而沉浊,燥湿的不同。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旺则气聚而不泄,气通而不塞,聚则响而通则鸣,唇缺齿落而言语不清的,气的泄露,涕流鼻渊而声音不亮的,气的堵塞。
  然而声出于气而气主使于神。《灵枢?忧恚无言》说:喉咙,气之所以上下的通道。会厌(舌根后方帽舌状的结构),声音的门户。口唇,声音的门扇。舌,声音的枢纽。悬雍,声音的开关。颃颡(鼻咽部),分气的所泄。横骨(舌骨),神气所主使,主发舌的(横骨若弩,舌的发机)。是门户的开关,机关的启闭,气制造的,而所以掌管其快慢,时高时低,开闭适宜,而启闭合乎节奏的,神所主使的,所以久嗽而音哑的,病在声气,中风而不能说话的,病在神明。声气病则能言而不能响亮,神明病则能响而不能言。声气出于肺,神明藏于心,四十九难说:肺主五声,入心为言,缘于声由气动,而言以神发。
  听说妇人在军队,金鼓不振。李少卿(李陵)军中有女子,击鼓男子击鼓不鸣,那么调节声音的,益清阳而驱浊阴,一定的道理。
  [原文]茯苓橘皮杏仁汤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百合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湿旺气郁,声音不亮者。
  百合桔梗鸡子汤
  百合三钱 桔梗三钱 五味一钱 鸡子白一枚
  煎半杯,去滓,入鸡子清,热服。
  治失声瘖哑者。
  【翻译】茯苓橘皮杏仁汤
  茯苓三钱 半夏11克 杏仁11克 百合11克 橘皮11克 生姜11克
  煎半杯,热服。
  治湿旺气郁,声音不亮者。
  百合桔梗鸡子汤
  百合11克 桔梗11克 五味一钱 鸡子白一枚
  煎半杯,去滓,入鸡蛋清,热服。
  治失声沙哑声音低沉干涩者。
 须 发
  [原文]须发者,手足六阳之所荣也。《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手三阳之上者,皆行于头,阳明之经,其荣髭也,少阳之经,皆荣眉也,太阳之经,其荣须也。足三阳之上者,亦行于头,阳明之经,其荣髯也,少阳之经,其荣须也,太阳之经,其荣眉也。凡此六经,血气盛则美而长,血气衰则恶而短。
  夫须发者,营血之所滋生,而实卫气之所发育也。血根于上而盛于下,气根于下而盛于上。须发上盛而下衰者,手足六阳之经气盛于上故也。《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冬时阳气内潜,而爪发枯脆,夏日阳气外浮,而爪须和泽,缘须发之生,血以濡之,所以滋其根荄,气以煦之,所以荣其枝叶也。
  宦者伤其宗筋,血泄而不滋,则气脱而不荣,是以无须,与妇人正同。
  然则须落发焦者,血衰而实气败,当于营卫二者双培,其本枝则得之矣。
  【翻译】胡须头发,手足六阳经的所荣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手三阳经到上面,都运行到头部,阳明的经,其荣华胡子,少阳经,都荣华眉毛,太阳经,其荣华胡须。足三阳经到上面,也运行于头,阳明的经,其荣华胡子,少阳的经,其荣华须,太阳的经,其荣华眉毛。凡此六经,血气盛则美而长,血气衰则丑陋而短。
  须发,营血所滋生的,但实际上是卫气所发育的。血根源在上但旺盛在下,气根源于下而旺盛在上。须发上盛而下衰的,手足六阳经经气旺盛在上的缘故。《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发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如同雾露的灌溉,这叫气。冬时阳气内潜,而爪发枯脆,夏日阳气外浮,而爪须温暖湿润,缘于须发的产生,血来滋润他,所以滋其根基,气来温暖他,所以荣华其枝叶。
  太监伤了睾丸,血泄而不滋,则气脱(阳气衰竭称为亡阳,气脱与亡阳只有程度的不同)而不荣,所以没有胡须,与妇人正相同。
  既然这样须落发焦的,血衰而实际上是气败,应当对营卫二气双方面培固其本,枝则得之了。
  [原文]桂枝柏叶汤
  首乌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生地三钱 柏叶三钱 生姜三钱 人参三钱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须落发焦,枯燥不荣。
  黄涩早白,加桑椹、黑豆。阳衰土湿者,加干姜、茯苓。肺气不充者,重用黄芪,肺主皮毛故也。
  【翻译】桂枝柏叶汤
  首乌11克 桂枝11克 丹皮11克 生地11克 柏叶11克 生姜11克 人参11克 阿胶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治须落发焦,枯燥不荣。
  黄涩早白,加桑椹、黑豆。阳衰土湿者,加干姜、茯苓。肺气不充者,重用黄芪,肺主皮毛的原因。

(0)

相关推荐

  • 甘生脾

    ​甘生脾: 秉土之性味 于是生脾脏 甘味,滋养人身 并且,化为脾气 所谓五脏 气自成象 成像就是 成其气象 五脏六腑皆是 气之精微所化 旦 五脏,禀气之精微之,精者而成 六腑,禀气之精微之,浊者而成 ...

  • 四圣心源译读第九卷

    四圣心源 卷九 [翻译]疮疡的病(各种体表化脓性疾病),起因是寒邪伤营气,血液不流畅营气受到阻碍,积郁成热,皮肉溃烂化为脓.阳气旺盛便红肿并且向外生发,阴气旺盛便黑塌并且向内下陷.病轻的便是疥.癣之类 ...

  • 四圣心源译读之杂病解

    历节(痛风)根原 [翻译]历节(痛风)病,风寒的湿邪气伤于筋骨.膝踝是众水的溪壑,各个筋的节奏,寒则冻结于溪谷之中,湿则淫乱于关节之内,所以历节发病了. 足三阴经,起于足下,内循踝膝,而上胸中,而少厥 ...

  • 四圣心源译读第五卷

    四圣心源 卷五 [翻译]病不过内伤外感(外感风邪,内有郁积),但杂病的病邪或病变的传移.演变,百出不穷.感伤,百病的纲目,百病,感伤的条目,譬如水火,本源是合二为一的,医学流派截然分开,虽然殊途而同归 ...

  • 四圣心源译读第四卷

    四圣心源 卷四 [翻译]人不能有生而没有死,但死多数达不到应有的年龄.体外有杀伐性命的利斧,体内有损伤肠胃的药物,又有许多想法纷纷向往,种种感慨忧患劳苦,往往没到壮年就衰老,没到老年就发病.回过头来看 ...

  • 四圣心源译1

    四圣心源 卷一 [图片] [原文]昔在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  慨自越人.仲景而 ...

  • 四圣心源译5

    [原文]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皆 ...

  • 四圣心源译6

     藏腑生成 [原文]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翻译 ...

  • 四圣心源译7

    气血本原 [原文]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 ...

  • 《四圣心源》译读(46)

    长沙徐树铭序 叙曰:上古天真淳闷,婴疾者少,然而黄帝.岐伯.俞跗.雷公之伦,即已勤求至道,惠济寰宇,岂非风湿寒暑,天不能无偏行,疾痛痒疴,人亦何容不豫计也.三代之际,掌以专官,世宿其业,民无夭枉.秦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