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似箭
清阳金丹《俗语常言》
归心似箭,喻思归之急切。
这一俗语,是“心“的提示。对金丹修炼者,归心似箭,喻极难。
心性,是修行者回避不了功课。
"心",譬喻的是到底是什么?又到底在何处呢?细品“归心似箭”一俗语里,或看出一些端倪。
箭,由箭头、箭杆、箭尾组成。
箭前行的方向,是箭头决定的。箭头是比较重的东西,或为金属、或为石质或其他的坚硬而略重之物,是关键部位,称为“要”。其“重”与“要”,称为“重要”。
箭头,即是重要之物。
万物皆有重要之物,以决定其性质。
箭射出去,射中目标,称“中的”。
的,现在也叫“靶”,做成圆形的,中有红心。红心之处,叫靶心,靶心即是重要之处。
古代的“的”,多立木代替,这样的“的”,重要之处,在尖端,称“的端“。
以“箭”之头,中“的”的端,方为神射。
《悟真篇 · 西江月》曰:
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
句中的“的端”,说的即是“的”之端,至要之重,最高境界。
神仙可学,而且,一定要学天仙。
神仙之学,分天、地、神、鬼、人五阶,天仙最高。
天仙之学中,金丹是最高境界。
金丹秘术,虽是非常道,不可见而可研,故多以譬喻引导。
以箭为喻,是取箭头喻心,何故?
箭,以箭头为要。
人,以心为要。
箭射出去,即象心之纵放。箭射出去了,不会回来。心放逐尘,也不会收回。日复一日,渐行渐远,本性迷失了。本性迷失,反而更加追逐外在诱惑,恶性循环,本命崩坏已成定局。
先贤设法相,引导世人修行,救护命宝。救护命宝,称为“归心”。
心是至要,心回归,不追逐外界诱惑,自然其他的气息都跟着回来了。
归心似箭,难上加难,如何做?
这时候,就记住“回头是岸”。
头,象箭之头。
棒喝指头,敲打的是头,传达的,也是“头”。头之头,重要之理也,是心之喻。
心沉降,潜藏于底,称“真人潜大渊”。
在《易》,即是“潜龙勿用”。
这些理,极其容易。
这些象,极其难见。
学人应该以理而索象,见象而忘言,方得道之理。
道理,道之理也。
理者,深入之纹路也。
以理而行道,谓道理。
清阳诗曰:
归心譬箭难,识心尤甚艰。
有心枝头见,无心凫大渊。
清阳于20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