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他才是今年教育界的最大“梗王”!|精选

今年,郑渊洁火出圈了!

表面上是朴朴实实的大作家,实际上却是一个隐藏的欢乐喜剧人 。

很多人是看郑渊洁童话长大的,没想到,现在66岁的中国顶流童话作家竟然成了“网红”,正在用他的郑氏幽默对话新一代的年轻人。郑大王用真诚和幽默回答着网友们五花八门的问题。

很多家长们发愁孩子不听话,和孩子没法沟通,话不投机半句多,可在童话大王这里,孩子们啥都愿意说,啥都愿意聊,从玩游戏到谈恋爱,孩子们问的毫无禁忌,郑渊洁回答得也从不遮遮掩掩。

为啥一个66岁的老人能和孩子们打得火热,而父母们却做不到呢?

郑渊洁一语道破天机

爸爸妈妈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自己不喜欢父母做的事,就不要对孩子做。

下面,小编整理了5招「郑式沟通法」,帮你和孩子的亲密度更上一层楼!

招式1——欣赏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孩子这不好,那也不好,哪哪都不顺眼,还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郑渊洁的回复令人醍醐灌顶

性格没有优劣之分,请为孩子的性格感到自豪!

如果连爸爸妈妈都不欣赏孩子,孩子怎么能自信呢?

我们有时候缺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招式2——自黑

自黑在任何时候都是能够最快拉进彼此关系的方式之一,谁说父母不能用这招?

郑渊洁经常自黑

有时候,大胆拿自己的缺陷开涮,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还能让别人感到舒服。

比如孩子在难过、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可以调侃下自己的小缺陷,或者做过的糗事,和孩子迅速产生共情,让孩子更快的走出阴霾。

家长适当的放下架子也很重要。

有时候,我们做了错事,会被孩子像“小大人”一样批评。

比如我家娃经常说“为什么我要写作业,你就可以玩手机”,然而我会下意识为自己辩解,“妈妈上班一天很累了,玩会手机怎么了!”

但郑渊洁却是这么做的

总拿“大人”自居,是我们常常犯的错误。

孩子越大,父母越要少使用权威去压制他们。

之前和一位初中老师聊天,她说,初中的孩子最难管,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还很不成熟,如果,你和他们成为哥们姐们,那很多话他们都能听进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吃软不吃硬,你越强制他们逆反心理越强。你软一下,他大概率会跟着软下来。

其实,父母适当的自黑,示弱,放下架子,都是在让自己蹲下来,和孩子平等交流,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自然也愿意听进去你的建议。

招式3——反其道而行

玩手机游戏是父母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郑渊洁也有这个烦恼。

但是,他却找到了破解法宝

关于手机网瘾,郑渊洁分享秘笈

郑渊洁能想出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孙女戒网瘾,正是因为他很了解孩子的心理,首先,他知道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强,如果一味阻止,只会让孩子更想对着干。

其次,他很愿意花时间陪伴,不管是玩游戏,还是孙女给他涂指甲油,他都很有耐心。

我们总说,孩子的网瘾好难戒掉啊!

但我们有没有认真想过他们为什么沉迷网络?

是不是生活中没有能激发兴趣的事情?或者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成就感?只有当我们了解孩子真正所想,才能找到办法化解问题。

养育孩子,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走心才是最重要的!

招式4——与时俱进

郑渊洁的日常并不像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他沉迷游戏,热衷“吃鸡”,还向网友安利游戏“逆水寒”,从生活习惯上与年轻人打成一片。

和网友解释舒克贝塔的关系,使用了“好基友”,可见郑大王对年轻人生活的洞察和了解。

脱离孩子的生活去教育孩子,很难产生共情。

互联网时代,孩子们接触新鲜事物特别快,如果我们不与时俱进,那可能和孩子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

招式5——提升幽默感

如果父母能有点幽默感,而不是对孩子冷嘲热讽,相信家里会和谐很多。

如果你看到孩子天天躺着会说什么?

“你怎么这么懒!就是不知道学习!一点家务都不帮我干!白养你了!”

来看看郑渊洁的另类回复

如果你的孩子追星,说自己是xxx的老婆,你会不会对她翻几个大白眼?

不如偷换概念,移花接木

最后,我们再来欣赏一波郑渊洁的幽默评论

他的话不仅幽默,也很现实,但却不会让人感觉悲伤,或者反感。

他的回答总能四两拨千斤,让人舒服,但又有很正的三观。

相信很多人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但就是没法和她们亲密,撒娇。

他们爱我们,但语言经常会伤害到我们;

他们爱我们,但有时却让我们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他们爱我们,有时却让我们感到窒息......

如果我们的父母不完美,那起码不要成为他们那样的父母。

郑大王的童话为什么会是顶流,经久不衰?郑大王的评论为什么深入人心?

因为他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他懂得欣赏孩子,愿意和孩子平等交流,愿意理解孩子。

希望我们可以都成为这样的父母:

孩子遇到事情了,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孩子难过了,第一时间扑进我们的怀里;

孩子愿意和我们分享喜怒哀乐,一家人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文章转自 | 公众号家长帮

责任编辑 | 赵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