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岁月之七 责任与担当 作者:宝刀未老

艰难的岁月之七

责任与担当

作者:宝刀未老

一年有余,弟弟也结婚了……
家里给他打了新的家具。都是上好木材做的……另外还买了个十八英吋的大彩电……(因为现在弟弟和小妹妹都顶了父母亲的工作,所以家庭情况比以前好些)……
妻子说:“我们今后要也买一个,比他们还大的!”我知道妻子心里有看法;只是嘴上不好说而已……我就安慰她说:“没事……今后我们也会有的,我是长子有些事情还是要顾及到家人的感受,不能让家里人为难……”
妻子也很通情达理笑了笑说:“我只是说说的,哪个计较那些!”我很懂得她的意思;我很庆幸找到她,这么的懂得道理,我为能够找到她而由衷的高兴。可以说是我的福份……
我感觉:“她很善良、朴实、她不象城市里的女孩子,总会过多的去打扮、修饰自己。她在处理家庭问题上,很懂得谦让,显得很宽容、大量……
可以说这是做为一个好妻子,尤其是一个好女人的少有的高尚品质。在后来我们的患难与共的生活中尤其是证明了这一点……
此时大妹妹早出嫁三年,已经有了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叫郑黎,就是我的外甥女,大妹妹一家三口每周都会买些吃的给父母亲,自然也讨父母亲开心。少不了我们要打酒买菜、一大家子人欢聚一堂……
一九八三年秋季,我妻子怀孕了,我带着妻子到医院检查……並知道了预产期……
虽然家里比较前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弟弟结婚也花了一些钱,加上家里低子本来就薄——妻子怀孕还是需要营养呀!即使是大人不要,再说肚子里的宝宝也需要啊!没办法家里吃什么,就跟着吃什么,妻子也没有一句怨言…… 转眼到了临产期,妻子住进了《浦口人民医院》
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七日,我们的孩子降生了……是个男孩!取名为:李洁。父母也欢喜非常!在父亲传统的、世俗的眼光里,传宗接代,是家庭的大事、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父亲有时也买些营养品……还有老母鸡等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我们那个年代,一般家庭都是人口比较多的,除去大妹妹出嫁以外,我们现在是八口之家,父亲、母亲、我、妻子和儿子、弟弟、弟媳、小妹妹共八口。由于我是一个人工作,妻子没有工作、加上我们的孩子三个人和大家在一起吃饭,而我也没有很多的钱交伙食费,于是,矛盾产生了…这个说:“交钱太少!
”那个说:“吃家里的多!”
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经过再三考虑,就决定分家;分家时我和妻子商量:除两间十平方的房间和一些简单的家具归我所有,其它如锅、碗、瓢、盆之类,一律是我们自己解决……我们就简单的买了些生活用品,买了新的蜂窝煤炉 ,没有橱房,就在屋旁山墙下搭了一个简易橱房。开始了小家庭的第一次独立生活……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此话一点不假,第一个月生活费用光还严重超支,超支部分是我和朋友借的:妻子说:“你用钱太浪费了!”        我说:“我就这些工资,你叫我怎么办?”但是,说归说、讲归讲:生活还是要过的啊!第二个月,除还借朋友的钱以外,剩下的八十元左右,就算着过吧!带小孩子买了些奶糕,不够就喂些稀饭、蛋汤之类…就这么凑合着过着…… 生活过的是结结巴巴——
可以说是:吃了上顿愁下顿;连荤的也不敢吃,花钱真的是不敢大手大脚…… 就是再没有钱,日子也是要过的呀!
妻子是常常叹气:“这日子怎么过啊……”我只好安慰她说:“对不起!让你跟我受累了……   我真是个无用的男人!”妻子说:“我没有怪你的意思……”
我说道:“没关系,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这不过是我们分家以后的一段小插曲……
后来,干脆我和妻子是轮流“做庄”这个月你当家;下个月我当家。每个月都要记一本“帐”……看谁用的浪费!谁用的最“省”!结果,当然是她比我“会”过了……
妻子当家时,就手头那点钱,不但能保证家庭生活;而且还有结“余”。亲戚、朋友和邻居都夸她:“柱子的老婆真会过日子……”按妻子的话说叫做:“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她每个礼拜天还要回趟“娘家”从“娘家”带些米、和油,或者蔬菜什么的……
是的,她真的会“省”……按老南京话说就是“扣门”。她经常会对我说:“过日子,'有时’要想到'无时’……什么人情呀、事故啊、礼尚往来啊……都要考虑到……”她还说:“用钱时,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一分也不要乱花……”。
我清楚:毕竟靠我这些微薄的工资,来生活、过日子总不是个事……总不能永远依     靠“娘家”来接济……
我开始动脑经、想办法…我为了滕出时间,我几乎承包了厂里所有的夜班;因为夜班看看配电房、有时付带点维修。
我开始找活干……
干什么好呢?!我开始学着做一些小生意……到农贸易批发市场兑些蔬菜,什么青菜呀,黄瓜、大蒜、萝卜等。拿到菜市场去卖……
有时,我利用所学专长,也找些水工、电工的活干。日子也还算过的去 ……真可谓:“天道酬勤”再也不用为温饱而犯难,开始用赚到的钱买了一台十四吋南京产【蝙蝠】牌的台式摇头电扇;这下一家人再也不用为没有电扇,而窝居在十平方的卧室里而犯愁。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再后来我什么都干,如:卖鸡、卖鱼、修自行车等……
有时候,也卖些西瓜、水果之类……
有一次,我在街上摆摊卖瓜,被邵开源厂长看见了,我很不好意思,就掉转头回避,他来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柱子,别躲啊!你干吗躲啊?你做生意不会有人讲你,你是正当当的”邵厂长说这话,确实是太了解我了,我家里的情况他是知道的。接着和我谈了我的一些近况……临走时还对我说:“柱子,困难可以写申请,组织会适当的给你补助的!”我说:“不用,我还能过的去!”他又说:“你不要顾及面子,活受罪!你的情况哪个不知道啊?!”是的,他太了解我了,领导几次要我打困难申请补助报告,可我就是不要!没法,还有两次是领导帮我写的,虽然是不多,那么三、四十元钱,可那也是组织对我的一份关爱啊!可有些领导也太浑了,说什么:“救急不救穷!”就这种混账话也说出来!   “谁要你救了?”我心里这样想着……自己的问题,我自己会解决!
小时候, 父亲也经常教育我说:“不要为五斗米折腰”,话虽然不多,但道理是很是明了……
也是因为多年的贫困培育了我倔强的性格……
我不会因为贫穷而挺不起腰杆;也不会因为贫穷就低人一等。
我有一个深深的信念:穷不会穷一辈子;富也不会富一辈子。不是哪个人;确切的说___哪个家庭与生具来就富有的……
要改变贫穷的面貌就得靠自己。
自打取妻生子那天起,我就知道了我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___
养儿育女,撑家立业是我的责任,是一个男人应有的责任……
在闲暇之余,有时也和朋友及同事们聊聊天,並谈谈做生意的事情,也说些什么生意好做,什么生意不好做……
我听说如今打桌球能赚些钱,我动心了……
我于是在朋友处借钱,买了一个桌球台,妻子见了说:“桌球台哪里来的?” 我笑着骗她说:“是朋友放在我家里的”……等我把手续办好,开张那天……妻子拿眼瞪着我说:“你不是说:'是朋友的吗?!’我问你哪来的钱买的?”我说:“问朋友借钱买的!”妻子很脑火……
接着说:“我不管,你借钱你还!”我说:“放心!不出三个月,我保证还了!”妻子之所以脑火,那是因为买一张桌球台,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当时用钱紧张的年代,花几百元钱买一个桌球台…要花去我好几个月的工资………要用去好几个月的生活费呢!那是在割她的肉啊!……确实是妻子的担心不无道理,她是怕我一时半会还不上……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第一个月就有不小的收益,第二个月就把借的钱还清……
这样不出半年,家里又添置了洗衣机等……
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妻子喜出望外……开始着手管理桌台……
也好!我可以滕出时间来帮家里带带孩子、做做饭菜……
我们是好久没有吃过一顿象样的饭菜了……现在生活改善了,也应该买些好的吃吃了!我买了点鱼和肉等……
开始做我的拿手“美食”……
你不要说!还真是的,不要看平时无钱吃好的,可一般普通的蔬菜,特别是豆制品,如豆腐、粉丝等……我烧的非常好吃……真的那不是吹的……大凡吃过我烧的『麻辣豆腐』、『蚂蚁上树』、『酸辣白菜』等……那味道……那真叫绝!个个叫好!都说我一定学过厨师!他们都说错了,说起来得从结婚前后说起……在结婚的前几天,我和她去照相馆去拍了俩人的结婚照,因考虑到结婚后小家庭的生活问题,就决定去新华书店里去买一本有关婚后家庭生活指导方面的书……      在书店里我们看到了一本叫【新家庭手册】的书。我们爱不释手书中讲述了有关医疗、保健、育儿、文明礼仪、烹饪等各方面的知识。
我 按照书中所说的烹 饪知识开始学做菜,经过多次实际操作以后,便总结出了佐料和温度与火候的重要…  掌握了做菜的方法以后,那你就得心应手,也就是说不是一层不变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加以应用……如做『麻辣豆腐』讲究的是-麻和辣,还有鲜……所谓“鲜”就是要“高汤 ” 即老母鸡汤,或骨头汤。没有怎么办?我的方法是:适当的加些『味精』,或『鸡精』做出的效果是差不多的……当然其它佐料如'花椒’、'辣椒’'生姜  ’等用法就不必多说了……
我根据我所学的烹调知识,做了好几道菜,並请了父母、和弟弟、妹妹他们……
转眼到了一九九零年,此时儿子已经六岁,我们把他送到了模范马路小学上学前班……为第二年上小学一年级做准备……
第二年的夏天,学校开始招收新生,我们带着孩子去报名……学校不收,理由是:因户口不在这里,不属于他们的学区。这让我犯难了……因为我妻子和孩子是浦口区的,属农村户口。我曾多次要求调入南京市区,都没有办成,因为那时农业户转入城市户口是相当的难……要有人、有关系才能办事……要不然就是花钱买学上。我一个穷工人哪里有这本事?
最后说要什么单位赞助,……我找了我单位领导,领导派了一个什么姓丁的工会主席,来到了学校……学校提出了一些要求~如:什么学校的蓝球场啊;单杠、双杠啊等还说什么学校的跑道是莫单位搞的等等……我几乎用近于哀求的口气说:“今后如果学校有什么水、电各方面的事,我会帮你们修理的!”结果是:还是办不成。
至今还记忆忧新……还有就是我单位效益也不好……就那会有时工资还拿不齐呢!再加上我生性耿直,自然也不会讨莫些领导欢心……我心里明白——这里面有更深的一层原因:他们压根就看不起我,不想为我们穷工人或百姓办事!我不好说这是社会现象呢?还是人为因素?我知道在中国是有那么一部份人都是会笑话穷人的……
以他们的话说:“笑贫不笑娼……”在他们眼里:做婊子和嫖客倒是光荣的事了……
不是我对社会有看法,我想这大概还是人为因素多吧!就拿我儿子上学来说吧:因为社会问题那是政策所限制的;而人为问题就是人的思想和人的道德观点所决定的了……再者就是莫些上层领导,他们打着“为群众办事”的幌子,其实他们压根就不想作为!不过,这也怨不得他们……
谁让我这柱“高香”没有烧好呢?!……
没法我就想办法找人,找到了古楼区政府,找了苏建宁区长和刘新建秘书。区长笑容可掬的接待了我。我蓦的一眼看到他时……就感觉到-他是那么的平易近人;那么的和蔼可亲……真的是一点点“官”架子都没有……
他问了我的来意后,抚摸着我的肩膀说:“小伙子不急,不急!坐下慢慢的和我说……”还端了一杯冒着“清香”味道的茶水递到我的手上……
我感觉到,有生以来从未受到过的“尊敬”……从我打小那会起,直到现在可以说是——
偿尽了世上的“咸、酸、苦、辣;听多了冷言冷语;看够了那种冷漠而歧视的眼神……”
而现在我感觉到的-是一份关心和一种温暖……
此时我激动的都有点“热泪盈眶”了……
我说了我儿子上学的事……
並说了我的家庭情况……他们很是同情……
他们先打了个电话,最后决定:帮我的孩子按排到福建路小学读书。
临走还写了一张便条:
曹校长:你好!
今有李刘柱为他儿子李洁上学一事来你校找你,他是苏区长的亲戚,並且他还会水、电工……今后学校有事可找他……
请接洽为感!
敬礼!
刘新建
一九九零年八月三十日
我领着儿子,拿着便条,来到学校,当我跨进福建路小学校门的一刹那,那四合院式的校园,还有我曾经读书学习的教室……是那么的熟悉……仿佛我又回到了童年儿时的……那个年代……眼前霎然浮现出儿时同学们欢乐而玩皮的笑脸,还有那在校园操场上,做游戏的身影……
“爸爸!爸爸!”儿子的喊声打断了我……我从思绪中醒来……我望着儿子意味深长的说:“这是你爸爸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儿子眨着眼望着我……
我摸摸他的头,深情的说:“今后,你也要在这里上学,要好好学习懂吗?”……   李洁点了点头…我搀着儿子,来到了校长办公室。
她们对我也很“热情”……
我想     这大概还有“亲戚”两字在起作用吧?!……不过还是要交三百元钱的借读费。是一次性的……
打那以后——学校的水啊、电啊,什么的…… 都找我修。有时连桌子、板凳窗户玻璃等…… 老师的自行车我也修……老师见了我都说:“万能来了!”我也笑着和他们打招呼:“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当然这是我的心里话啦!因为我觉得福建路小学~不仅是我的母校……老师也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那么的平易近人……我愿意为他们做事,就为我儿子上学一事,他们肯接纳我们的孩子……我由衷的感谢!就是做再多的事情;我都心甘情愿,就是为他们做再多的事情,也难报万一……
就在我为生活而奔忙___直到儿子上学……算起来已经有七个年头,而这七年间真是风雨坎坷……
那种艰难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可以说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但不管怎么说___我走过来了!确切的说是挺过来了…
回望走过的路程,我走得是那么的难、那么的疲惫……感到我比别人多付出了十倍的艰辛;和百倍的努力……
我知道今后的路将更长,要彻底改变家庭面貌,任重而道远……
妻子在不断地“经营”着桌球台,我也在门口,摆个自行车摊,为来往客修理自行车。每天为“生计”不停地忙碌着……
生活就是这样!什么叫生活?生活就是为了能过上“好日子”而努力!为改变“家庭面貌”而付出……
其实从根本上说,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生存___有目标就有追求;有理想,就有拼搏!就有奋斗!贫穷不但能磨练人的意志!更能培养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有那奋发向上的进取心!
我要用劳动改变家庭!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有了这些认识,于是,我就拼命的工作,拼命似的去找些“活”干……不管在外苦多少钱,都交到妻子手上!俗话说:“外有苦钱手,家有聚钱斗。”妻子过日子当家,不亏为一把“好手”!自己“舍不得”乱花一分,给自己买些衣服或化装品什么的……可对孩子是从不抠苛。她每月不管钱多少,都首先买二斤香肠、几斤鸡蛋,那都是给孩子准备的……她每天在煮饭的时候,都会在锅里放一根香肠,给孩子改善“伙食”,而她和我就吃些蔬菜。生活再清苦,都不能苦了孩子!对我,有时也买些桂元、红枣顿汤给我喝…… 她是传统的贤妻良母似的女人……
可以说为了这个家,妻子也付出了很多、很多……
有了妻子的这份关爱,我对未来的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生活的路还很长,即使再艰难,也没有过不去的坎。
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奋斗一定会有所改变!
这是我矢志不喻的信念,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应有的担当!

(未完待续)

个人简历:李刘柱。QQ名:宝刀未老,隐者归来。微信名:柱石。爱好诗词歌赋,喜欢音乐、书法、绘画,初中文化,退休工人65岁

社长 主编:风云

编辑:花倾城   孟晓宇  江南月

顾问:天涯客

后期校对:Annbelle  墨语 

法律顾问:关中毅

平台主播:伟先森 笑春风 阳光

编委成员:

火凤凰  随遇而安  蓝天白云

冷暖风  海鹰  孤雅独芳

星落雨夏  古风悠悠  寒冰

柳暗花明  雪儿  解语花红

若水  诗和远方  潇湘访雨

投稿体裁以诗歌、散文(含随笔、杂文、书评等)、古诗词、短篇小说艺术作品等作品为主。作品如果投稿七天未见发表可以提醒,投稿时附带作者简介和本人照片。
(0)

相关推荐

  • AA制搭伙6年,70岁老人坦言:真诚牵手相伴,彼此合适最重要

    原创华贵禅心  2021-03-03 10:26:12 人到老年,尤其是退休后,如果成为单身老人,难免会感觉孤独寂寞.本就从热闹的工作里退下来,再加上家里家外就自己,内心的孤寂真的让人难受. 此时,我 ...

  • “你这不是不喜欢,是舍不得……”|父子谈

    2016春节时父子俩 今年春节回家时,父亲正坐在阳台下,享着午后的太阳,读着书,边上放了个茶杯和热水瓶,母亲则在旁边挑拣着地里割回来的蔬菜. 放下行李,我和太座孩子陪父亲在阳台下坐着,方凳上摆了些桔子 ...

  • 临产艰难

    [处方]枳壳2钱(麸炒),香附1钱半,粉草7分,川芎3钱,大腹皮(姜汁洗)1钱半,当归3钱,苏叶8分. [功能主治]临产艰难,虽1-2日不下者.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待腰腹痛甚,服之即产. [ ...

  • 艰难的岁月 (之一​)作者:宝刀未老

    艰难的岁月  (之一) 作者:宝刀未老 契子 我是汪洋中的一叶小舟,随波逐浪任其漂流...... 人生坎坷多崎路,几度风雨几度春? 道尽寻常百姓事,懂我知我是何人?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由 ...

  • 艰难的岁月 之二 ​第一章 童年 作者:宝刀未老 ​

    艰难的岁月 之二 作者:宝刀未老 第一章  童年 现在的孩子都有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我小时候正是国家困难的时的期:什么都是凭证供应.国家当时是计划经济年代,那时候粮食很紧张:吃的.穿的.还有用的都是 ...

  • 艰难的岁月之四 走向社会 作者;宝刀未老

    艰难的岁月之四 走向社会 作者;宝刀未老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今天我起的很早 ,今天是学校组织的"秋游"活动. 昨天,父亲为我准备了秋游必须的"干粮"!有面 ...

  • 艰难的岁月之六 男大当婚 作者:宝刀未老

    艰难的岁月之六 男大当婚 作者:宝刀未老 一九八一年的春天,来的似乎比往年还早些,刚刚立春没几天,就有些暖暖的春意,太阳都升了三杆高了,我才醒来时,和熙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了房间-- 我睁开朦胧的双眼 ...

  • 艰难的岁月之八 家有贤妻 作者 宝刀未老

    艰难的岁月之八 家有贤妻 作者   宝刀未老 妻子自打和我结婚以来,可以说是-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好日子,我为了生活,整天忙东忙西--付出了很多辛苦,可回报是有限的-- 因为我们这个小家底子实在是太空了! ...

  • 艰难的岁月之九 打拼的日子 作者 宝刀未老

    艰难的岁月之九 打拼的日子 作者  宝刀未老 时过境迁,南京市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向着"大都市"迈进!到处搞建设.忙拆迁--不几年,林立的高楼接重而起--根据南京市的规划,福建 ...

  • 艰难的岁月之十 难忘锦湖 作者:宝刀未老

    艰难的岁月之十 难忘锦湖 作者    宝刀未老 一九九六年十月一日,秋风送爽,阳光明媚. 这是个金色的十月,这一天,是锦湖轮胎的开工庆典的日子___在厂区内的大广场上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大红充气式虹 ...

  • 艰难的岁月之十三 装修与乔迁 作者:宝刀未老

    艰难的岁月之十三 装修与乔迁 作者:宝刀未老 由于是现房__很快我们拿到了新房的钥匙,却没有什么钱用来装修.我每月有限的工资,只能用来还贷.虽然买房的愿望得以实现,每月还贷是必然的:也是雷打不动的. ...

  • 艰难的岁月之十五 退休以后 ​ 作者:宝刀未老

    艰难的岁月之十五 退休以后 作者:宝刀未老 时间过的真快,年复一年,二零一零年悄然来临. 同事们都关切的问我:"老李呀!你今年什么时候退休啊?" 我说:"早呢!十一月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