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证据规则解读—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民事诉讼|普通共同诉讼
相关推荐
-
对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解读
2020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19]1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施行. 较之于原规定,新<民事诉讼证据 ...
-
新版《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十个亮点
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将正式施行.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交流,笔者整理了新版<民事诉讼证据规定& ...
-
新证据规则之当事人自认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证据规则>")于2019年10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自2020年 ...
-
自认与认诺的区分对比
简介:①自认,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zì rèn,指的是当事人一方承认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为真实明确表明其真实性的陈述.自认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②认诺,即义务人在特殊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 ...
-
新民事证据规定系列解读之四: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暨《新证据规定》自认部分详解
作者:李馨 田园 何溪滢 钱鹏飞 李欣龙 系列序言 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在第六章中以11条立法条文,对证据制度第一次作了系统性专门规 ...
-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
自认,作为一种证据制度设计,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适用.对于当事人而言,为达到其目的,某些时候合理运用自认,成为一种诉讼策略:而有时,疏忽大意的自认,则有可能导致败诉结果.可见自认是一柄双刃剑,需慎重对待 ...
-
新民事证据规定系列解读之二: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及认证规则
作者:李馨 田园 何溪滢 钱鹏飞 李欣龙 系列序言 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在第六章中以11条立法条文,对证据制度第一次作了系统性专门规 ...
-
新民事证据规定系列解读之六: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
作者:李馨 田园 何溪滢 钱鹏飞 李欣龙 系列序言 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在第六章中以11条立法条文,对证据制度第一次作了系统性专门规 ...
-
新民事证据规定系列解读之三: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作者:李馨 田园 何溪滢 钱鹏飞 李欣龙 系列序言 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在第六章中以11条立法条文,对证据制度第一次作了系统性专门规 ...
-
新民事证据规定系列解读之五:民事诉讼中的免证事实
作者:李馨 田园 何溪滢 钱鹏飞 李欣龙 系列序言 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在第六章中以11条立法条文,对证据制度第一次作了系统性专门规 ...
-
新司法解释解读: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不应判赔“两金”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刑诉解释起草小组 根据<2012年解释>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优先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 ...
-
杨占新:新《行政处罚法》解读(中)
杨占新:新《行政处罚法》解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