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没动力怎么办?先了解“大脑奖励”机制,比物质奖励更好

孩子的学习问题是每个家长都忧愁的话题,成绩上不来、学习专注力不够,若单单只是成绩不高,家长还可以选择给孩子报补习班等方法来弥补,但是若是孩子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那么便不知如何是好了。

同事最近就在经历这种问题,他家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学习之路刚刚开始,孩子却已经不堪重负,想要停止,每天晚上写作业的时间都是孩子最困难的时间,孩子三番五次跑神儿,想尽办法逃离学习桌,总是把同事气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才开学没多长时间,同事就已经收到老师的电话了,孩子上课不认真,各种跑神儿,各种小动作,似乎天生就没有对学习的热情。

面对这种情况,同事选择了一个办法,那便是奖励机制,他通过给孩子奖励的方式督促孩子进一步学习,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热情。但是这种物质奖励真的好吗?对于孩子而言,家长所选择的物质奖励,真的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家长惯用的“物质奖励”对孩子真的好吗?

1.转移学习目标

如果将物质奖励建立在好好学习之上,孩子便会从内心将学习与物质奖励划等号,一旦这种关系建立,学习便会成为一件非常功利的事情,孩子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努力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得物质奖励,但当这种奖励丧失了对他们的吸引性,那么便会转移学习目标,学习精力日发懈怠,家长给孩子提供物质奖励,本质目的是想通过物质奖励激发孩子学习热情,但是,事实上选择这种方式却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使孩子无法专注于学习本身,从而丧失学习目标。

2.贪得无厌

事实上,奖励是一种正向反馈机制,而奖励的叠加也是正向反馈机制的叠加,量的积累总会引起质变,就像赌博,一开始只是小注增加,一旦获得了奖励后,便会变本加厉的加注。给孩子提供物质奖励也是如此,这种物质奖励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孩子对物质的渴望,也会助长他们的贪婪恶性,小物质无法满足。父母会不断加注,一旦丧失这种物质奖励,孩子便会直接断掉学习热情,甚至产生叛逆情绪,不再愿意听从父母指挥,也不利于孩子性格的生成,容易造成消极影响。

3.丧失学习热情

学习的动力应该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知识的探究,若是动力从精神满足转化为物质渴望,便容易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单纯性,有目的的学习虽然可以极大程度激发热情,但这种热情的持续时间很短,一旦孩子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求,便会立马丧失对学习的热情。想要孩子长时间保持学习热情,就要让孩子感悟学习的精神动力,不要让一些成人奖励思维干扰到孩子的学习干劲儿。

由此可见,家长惯用的物质奖励手段对孩子而言并不可行,我们不建议家长长时间使用这种方式督促孩子学习,真正的学习热情需要通过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完成,什么是大脑的奖励系统呢?即大脑获得奖赏信号后,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活跃。

了解下大脑中的“奖励系统”

1.多巴胺分泌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当人体处于高兴状态时,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散发出较多的兴奋性冲动,随之也会释放一些多巴胺,而多巴胺的分泌可以刺激下一个神经元受体,从而产生一系列强烈但短暂的刺激峰值。奖赏系统便是如此,可以给人们大脑提供短暂性的兴奋机制,从而促进人体行动力发展,这种奖励系统来源于多方面,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

2.快乐素

一般情况下人体快乐素的释放水平并不高,它只是维持人体正常心情状态,然而当人们完成某个预想目标后,大脑会产生奖励系统,同时分泌一些快乐素,便会让人从精神上感受到愉悦和快乐。因此,奖励系统就是一个机制,首先需要人们预设目标,并且制定规划,一旦目标完成以后,大脑便会反应奖赏,感觉上的奖赏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奖励,远超于任何外在的物质奖赏,这是属于大脑内部提供的奖励。

说白了,奖励系统就是脑科学领域的概念,是人体大脑中的趋利机制,当一个孩子从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时,大脑便会获得奖励,从而使孩子对其产生兴趣,并且能够进一步鼓舞孩子学习,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利用奖励系统呢?

家长该如何更好的运用“奖励系统”?

1.创造学习环境

首先,想要孩子建立快乐机制时,不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氛围,若是孩子的建立快乐是受到周围环境干扰,他们系统就会被打乱,比如,孩子想要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却被电视打乱思维,一旦注意力被电视所吸引,先前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便会被打乱,想要进一步将这种兴趣融合在一起,需要重新建立新系统,一般情况下很难再次建立起来。因此帮助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学习热情,还能够促进事情的完成效率。

2.降低学习难度

当人们在某件事情里,再三感受到挫折后,自然会产生挫败心理,大脑的奖励机制也会暂停,孩子便会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这个时候,要是想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奖励系统,就要自觉降低孩子的学习难度,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先建立快乐机制,还能够促进孩子进一步完成学习任务,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些微小任务,从轻松易上手的学习内容开始,让孩子尽快上手,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孩子的学习心理负担,促进孩子对学习产生热情。

3.结束后的奖励机制

我们并不是不提倡物质奖励,而是建议家长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当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放松时间,很多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是因为尚未从上一段学习任务中缓和心情,便要紧接着投入下一段学习任务中,这种超负荷运转形式很难给孩子的奖励系统带来快乐,自然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因此,在任务完成后及时给予奖励,比如让他们看一会儿电视,或者打一会儿游戏,充分的放松心情后,再投入下一段学习。

峰终定律告诉我们:人们对一件事物感受良好与否,主要取决于在任务过程中感受的峰值,若是快乐峰值较高,则会给人带来意犹未尽的效果,从而促进对这件事情的热情。孩子学习便是如此,只有感悟到学习的快乐,才能建立学习热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