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 microRNA在细菌感染过程中调节自噬的作用
相关推荐
-
Circ Res:CD34阳性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肢体缺血修复中的机制
图:CD34阳性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增加小鼠后肢缺血的血管重建和功能恢复 基于干细胞和祖细胞的治疗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案之一.已经有研究证明自体CD34阳性的干细胞的移植可以改善缺血组 ...
-
Cell子刊:宿主通过粪便中的microRNA塑造肠道菌群
一.导读 宿主肠道拥有复杂的微生物群,其初始源自母代(体),并通过摄食及与其他环境因素的接触而继续发展.人类幼儿在大约3岁时,其肠道菌群会渐趋于成人的菌群组成特点,变得相当稳定.许多因素都会影响肠道菌 ...
-
综述 | 免疫,肠道菌群与肾脏疾病
美国耶鲁大学Richard A. Flavell等人于2019年2月22日在<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上发表题目为<Immunity, microbiot ...
-
JEV (IF14 )丨成骨性肿瘤外泌体通过转移miRNA-92a-1-5p激活破骨细胞分化并抑制骨...
前列腺癌(PCa)是新发癌症病例的最常见原因,也是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骨是高级别转移性前列腺癌最常见的靶器官.在所有PCa患者中约90%在尸检时检测到了骨转移,目前仍无法治愈.患者的5年 ...
-
【Gut】中山大学:瘤内细菌通过外泌体促进肿瘤转移
近日,中山大学药学院张革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Gut(IF=19.82)上发表题为"Exosomes derived from Fusobacterium nucleatum-infec ...
-
Ⅰ型糖尿病发展新机制:淋巴细胞外泌体miRNAs促进胰腺β细胞死亡|Cell Metabolism
Ⅰ型糖尿病(T1D)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在于免疫细胞对胰岛的浸润和选择性消除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研究人员已经在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一种众所周知的T1D模型)中观察到免疫细胞的浸润,而且也 ...
-
病毒感染通用机制:这一蛋白分子有望同时抑制埃博拉和新冠病毒
大家好欢迎观看我们的文章 细胞如何抵御病毒的入侵在目前仍然是未知的,确定这些机制不仅对理解病毒的发病机理很重要,而且对发展抗病毒疗法也很重要. 细胞内的抗病毒因子是宿主细胞防御病毒的核心.在面对对全球 ...
-
长期锻炼身体对心脏有好处?外泌体miR-342-5p来解释 | 四军大最新发现【Circulation Research】
生命在于运动,那么为什么锻炼身体会有益于心脏健康呢?来看四军大高峰教授.王立锋组发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的最新发现. 我们都知道,运动训练不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还 ...
-
无处不在的卵巢癌抑制因子——外泌体miR-6126
肿瘤细胞通过对基因表达进行重编从而促进肿瘤的致瘤性.装载有特定miRNA的细胞内囊泡并将其释放到肿瘤微环境中,这就是外泌体进行重编程的一种机制,其调节机制仍然有待阐明.10月14日,来自美国MD安德森 ...
-
沈建忠院士和唐本忠院士合作:在AIEgens抗耐药菌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
高分子科学前沿 今天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团队和唐本忠院士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题为"Efficient killing of multidrug-r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