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鱼骨图”,一条鱼给你解决所有问题!

质量工程师之家 昨天

全文总计1643字,需阅读4分钟,以下为正文:

某汽车公司最近的高管会议上,大BOSS要求第四季度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在预算基础上下降15%,并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将该目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具体负责绩效工作的HR 小赵准备向各业务部门收集成本下降的绩效指标,但各部门纷纷表示不知该如何选出合适的绩效指标,也不知道预算下降多少才能既不影响本部门业务正常运行,又能实现公司控制成本目标。
笔者想起了学到的鱼骨图分析法,马上组织各业务部门,确定任务、确定业务标准,最终轻松确定关键业绩指标,不仅是各业务部门心悦诚服,连BOSS都十分赞赏!
01
想知道这神奇的鱼骨图分析法到底怎么用吗?
鱼骨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Ishikawa”或者“因果图”。
其特点是简捷实用,深入直观。它看上去有些象鱼骨,问题或缺陷(即后果)标在"鱼头"外。
在鱼骨上长出鱼刺,上面按出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生产问题的可能原因,有助于说明各个原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大家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就叫特性要因图、特性原因图。
类型介绍
A、 整理问题型鱼骨图(各要素与特性值间不存在原因关系,而是结构构成关系)
B、 原因型鱼骨图(鱼头在右,特性值通常以“为什么……”来写)
C、 对策型鱼骨图(鱼头在左,特性值通常以“如何提高/改善……”来写)
制作步骤
制作鱼骨图分两个步骤:分析问题原因/结构、绘制鱼骨图。
1、分析问题原因/结构
A、针对问题点,选择层别方法(如人机料法环等)。
B、按头脑风暴分别对各层别类别找出所有可能原因(因素)。
C、将找出的各要素进行归类、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
D、分析选取重要因素。
E、检查各要素的描述方法,确保语法简明、意思明确。
分析要点
a、确定大要因(大骨)时,现场作业一般从“人机料法环”着手,管理类问题一般从“人事时地物”层别,应视具体情况决定; 
 
b、大要因必须用中性词描述(不说明好坏),中、小要因必须使用价值判断(如…不良);
c、脑力激荡时,应尽可能多而全地找出所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对人的原因,宜从行动而非思想态度面着手分析; 
 
d、中要因跟特性值、小要因跟中要因间有直接的原因-问题关系,小要因应分析至可以直接下对策; 
 
e、如果某种原因可同时归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请以关联性最强者为准(必要时考虑三现主义:即现时到现场看现物,通过相对条件的比较,找出相关性最强的要因归类。) 
f、 选取重要原因时,不要超过7项,且应标识在最末端原因;
2、鱼骨图绘图过程
A、填写鱼头(按为什么不好的方式描述),画出主骨
B、画出大骨,填写大要因
C、画出中骨、小骨,填写中小要因
D、用特殊符号标识重要因素
要点:绘图时,应保证大骨与主骨成60度夹角,中骨与主骨平行
02
使用步骤
(1)查找要解决的问题;
(2)把问题写在鱼骨的头上;
(3)召集同事共同讨论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尽可能多地找出问题;
(4)把相同的问题分组,在鱼骨上标出;
(5)根据不同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总结出正确的原因;
(6)拿出任何一个问题,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7)针对问题的答案再问为什么?这样至少深入五个层次(连续问五个问题);
(8)当深入到第五个层次后,认为无法继续进行时,列出这些问题的原因,而后列出至少20个解决方法。
来吧,一起画一张吧。
1.画一条主干骨及鱼头,鱼头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网上下一个。
2.将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鱼头之上
3.画大骨,一般画六条大骨,与主骨呈60度角。这六条大骨就是分析问题的六个方面,“人、机、料、法、环、测”,即“5M1E”
4.召集会议,针对问题,利用头脑风暴进行检讨。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可能的原因,过程中不反对,不打击。将所有原因整理列出,共同讨论,去除重复及没有意义的原因
5.将主要原因按照“人、机、料、法、环、测”分类,分别填入六个大骨,然后再逐一讨论,找出最可能的原因,进行标注。
头脑风暴过程中,切不可打断别人的发言,不批评不反对,防止真因被扼杀。

后语:大量朋友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和分享、转发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分享和转发,以示鼓励。积善利他、纯公益性质传播管理知识,长期坚持真的很不容易,坚持需要信仰,专注更显执着,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坚持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向原作者致敬!推送旨在积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删除并致歉!

往期精彩点击阅读

1、这十二条带你走进质量部门的“强”与“势”

2、不“变通”的质量管理,你知道如何进行吗?

3、质量体系人员太难做,越做越困惑

4、变更管理做得好,质量问题必然少!

你若喜欢,别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