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蔡进步作品

我的父亲母亲

蔡进步(安徽)

我的父母亲心地善良,这是小村人公认的。

父母亲小的时候,啥苦都吃过,啥罪都受过。他们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虽说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可父母亲从不吝啬。

在我小的时候,家中的馍筐里有时有剩馍,有时没有。在这种情况下,经常有陌生的讨饭者上门。每次看到那些乞讨者,我都很生气。这些人也真让人讨厌,总是在该吃饭的时候上门。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冲乞讨者发火,父母亲总是制止我,随后把刚刚做好的饭或者馍拿给乞讨者。等讨饭的人走后,母亲对我说:“他们都不容易,家里要是有吃的,谁能舍脸出来要饭。”在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我对乞讨者不再厌恶,以后再有人登门讨饭,我会像母亲一样,多多少少都会拿点吃的给人家。

我们家的生活并不富裕,可一旦有人遇到困难,父母亲总是伸手相帮。尽管自己过得也不好,却总是想方设法去接济别人,这就是我的父母亲。

父亲那时无师自通学会了给人治疗“脱臼”的绝活,十里八村的人一旦胳膊腿发生脱臼之事,便登门让父亲给治疗。来时,那些人总是买包香烟,治疗好了以后,他们会买些礼物登门致谢。父亲从来不收。父亲说这是动动手的事,哪能收礼物。

因为这,村里人乃至周围曾经得到我父母亲帮助过的人,一提到我的父母亲,都赞不绝口,说他们是老好人。这话,我绝对相信。父亲年轻时,乡亲们居住的是石墙草房,我们村的草房,几乎都是父亲亲手苫的。父亲是苫草房的高手,他苫的草房从来不漏雨,除非草沤烂了。父亲给被人苫草房时,大多数时候不在他们家吃饭。父亲知道,那时候管一顿饭,不是那么简单,每家的生活捉襟见肘。

父亲是一名党员,他几乎每年都能捧回一张“优秀共产党员”的奖状。1994年,父亲因病去世。村里一个曾经得到父亲帮助过的老人,提到父亲便眼里含泪:“老天爷不睁眼,你咋不让我替他死呢!”

我听说这件事后,心里百感交集。父亲做的一些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村里人却都记得父亲的好。

我是一名煤矿工人,因工作的特殊性,每年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可我每次回到老家,见到乡亲们,一提到我父亲,乡亲们都夸赞他,还叹息好人不长寿。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给三哥看着院子。母亲在院子里种了一些菜,她一个人吃不完,便送给左邻右舍吃。更多的时候,邻居们亲自到我家院子里摘菜,辣椒、茄子、豆角、黄瓜、南瓜、葱、白菜等等,一年四季,什么季节的菜都有。

前年8月份,母亲去世。三哥从外地回来后,把院里铺上了水泥地。过了春节,三哥一家人把院门一锁,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去年11月份,我回了一趟老家。邻居们见到我,纷纷提到我母亲给他们送菜的事。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一种感激之情。

我的父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去世后,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宝贵的财产,用一言一行影响着我和哥哥姐姐,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永远用不完的财富。

【作者简介】蔡进步,安徽萧县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北市烈山区作协副主席。已在《阳光》《小说月刊》《天池》《金山》《微型小说选刊》《中国煤炭报》《羊城晚报》《内蒙古日报》《安徽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