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68 癫痫

癫痫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的大脑功能失调,具有反复发作倾向。患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发热、饥饿、疲劳、强烈的精神刺激、闪光、声响等因素可激起发作。癫痫的预后与病因、发作类型、严重程度、年龄及治疗等有关。
    通常将癫痫按照病因分为三种:
    1.原发性:即未能找到任何获得性致病因素的癫痫,遗传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
    2.继发性或症状性:即具有明确的导致脑功能受累的病因者,其致病原因主要包括:(1)脑病变,如脑发育异常、变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脑水肿,中毒性脑病,脑外伤,脑瘤等。②缺氧性疾病引起的脑损伤,如心肺疾病、休克、严重贫血、惊厥性脑损伤等。③代谢、营养、内分泌紊乱。④中毒,如金属、药物、食物、农药、一氧化碳中毒等。
    3.隐原性:指尚未找到确切病因者。
    有哪些症状?
    1.癫痫大发作:发作时可先有数秒钟的短暂先兆期,如胸闷、各种幻觉、眩晕等,继而突然大叫一声,摔倒在地,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全身肌肉强直,四肢一阵阵抽搐,口吐白沫,可有大小便失禁,咬伤唇、舌或外伤等。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后转入深睡。
    2.癫痫小发作:多发生于儿童,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突然停止活动,目瞪凝视,茫然若失,手中持物可能落地,或突然跌倒又很快清醒,发怍仅历时数秒钟至半分钟,对发作经过毫无记忆。
    3.运动型发作:多起病于1-6岁儿童,常有智力障碍,其发作形式包括肌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强直性发作等。一个病儿常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发作形式,有时合并大发作。其脑电图有特异性改变。
    4.儿童良性局灶性癫痫:以5-8岁最多见。多在夜间发作,白天发作者常与睡眠或精神不佳有关。发作时往往从一侧面部或咽部肌肉开始,表现为口角及面部肌肉的抽动、流涎、痰呜等,神志清楚,但往往问而不答,欲言而不能。发作后患儿能自述当时的异常感觉。其脑电图有特异性,预后良好,多于12岁前终止发作。
    5.婴儿痉挛症:多在1岁内发病,发作时头及躯干前屈,上肢前伸或屈曲,握拳,两眼斜视或上翻,每一下抽搐很短暂,约1-2秒钟。有时经数秒钟的缓解,又再一次抽搐,从而形成一连串的发作。病后智力及运动发育明显落后。
    如何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脑电图是癫痫诊断的最重要依据之一,发作时记录的脑电图诊断意义最大,但此种机会较少。病因检查可使用x线、脑血管造影、脑超声波、脑扫描、CT等技术,以发现各种脑部病损;各种血生化检查有助于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如何治疗?
    基本方一
    橘红9克,茯苓9克,法半夏6克,胆南星6克,竹茹6克,石菖蒲6克,钩藤9克,全蝎1.5克,地龙3克。
    *痰多,喉中痰鸣,加天竺黄5克,川贝母6克。
    *睡眠不安,抽搐,加龙齿9克,朱砂(冲服)1.5克。
    *面赤身热,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加黄连2克,栀子5克,大黄6克。
    *面青肢冷,声微脉细,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加肉桂2克,附子3克。
    *四肢无力,神疲倦息,加党参9克,黄芪9克。
    *抽搐频繁,或抽搐停止后长时间昏睡不醒者,加服安官牛黄丸。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小儿癫痫。
    基本方二
    羚羊角粉1.5克,雄黄1-5克,琥珀3克,全蝎3克,僵蚕3克,薄荷3克,钩藤6克,朱砂6克,蝉蜕6克,蜈蚣1条,牛黄0.06克,天竺黄5克,天麻5克,甘草5克,金箔3张,珍珠0.3克,麝香0.06克。
    上药共研成细末,混匀备用。周岁以内者每次服0.5克,1-2岁每次服1克,3-5岁每次服1.5克,6-10岁每次服2.5克,均为日服3次,白开水或白糖水送服。
    用于小儿癫痫大发作。
    基本方三
    天麻9克,黄芩9克,胆南星9克,钩藤12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菊花12克,女贞子12克,石决明18克,石菖蒲8克。
    *呕恶,加半夏6克,柿蒂6克。
    *头昏,面色苍白,舌质淡,去黄芩,加党参9克,干地龙6克。
    *便秘,加大黄6克,枳实9克。
    *夜睡不安,加酸枣仁9克,珍珠母12克,夜交藤9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病情稳定后改服天麻蜜环菌片和杞菊地黄丸。
    用于小儿头痛型癫痫。
    基本方四
    太子参9克,半夏9克,石菖蒲9克,胆南星9克,枳壳9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橘红6克,川芎6克,甘草6克。
    *有意识障碍,加郁金9克。
    *下肢痛,加木瓜9克,独活6克。
    *痰热盛,加黄葶6克,菊花6克,天麻6克或竹茹9克,代赭石12克。
    *肢体抽搐,加天麻6克,钩藤6克。
    *痰瘀交阻,重用川芎,加郁金9克,桃仁6克,红花6克。
    每日1剂,水煎服。病情减轻或发作减少改用散剂,用量一般为小于4岁服1-2克,4-7岁服2-3克,7岁以上服3-5克,每日3次。
    用于小儿腹痛型癫痫。
    基本方五
    桂枝10克,附片(先煎)15克,细辛3克,吴茱萸10克,甘草1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当归30克,川芎10克,郁金15克,柴胡15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遇冷加重的腹痛型癫痫。
    基本方六
    柴胡1O克,黄芩15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天麻6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法半夏6克,全蝎3克,生姜6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胸胁苦满、腹直肌痉挛的腹痛型癫痫。
    基本方七
    木香10克,白芍30克.椒目6克,鸡矢藤30克,隔山撬30克,甘草10克,薏苡仁3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排便困难的腹痛型癫痫。
    基本方八
    石菖蒲10克,青果9克,半夏9克,胆南星9克,青礞石15克,陈皮6克,枳壳6克,神曲6克,川芎3克,沉香2克。小于7岁者用量酌减。
    *因惊致痫,加琥珀3克,朱砂(冲服)3克,远志6克。
    *痰浊迷窍型,加僵查6克,钩藤6克,生铁落9克。
    *痰火壅盛型,加黄芩6克,栀子6克,代赭石12克。
    *正气偏虚型,加太子参9克,茯苓9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小儿精神运动性癫痫。
    基本方九
    赤芍30克,桃仁30克,红花30克,川芎30克,丹参90克,法半夏45克,生南星45克,煅礞石45克,石菖蒲20克,肉桂15克,当归60克,紫河车60克,黄芪60克,党参60克,天麻50克。
    上药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成人每日早、中、晚各服1丸,姜汤送服,儿童用量酌情减少,1个月为1个疗程。
    用于小儿脑外伤继发性癫痫。
    基本方十
    党参60克,黄苠60克,当归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芍30克,天麻1O克,桂枝10克,地龙15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肢痛性癫痫,以小腿肚肌肉疼痛为主,有抽搐、拘急样感觉,每次发作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发病时神志清楚。
    有哪些单验方?
    1.白胡椒、代赭石,配方比例为1:2,共为细末,每次服1-3克,日服3次,白萝卜汤或白开水送服,疗程3-6个月。
    2.白胡椒、荜茇各等份,研粉,每服3克,每日2次,以白萝卜汤或白开水送服,3个月为1个疗程。
    3.紫河车1个,辰砂10克,紫河车焙干与辰砂共为细末,每次服2-4克,每日1-2次,白开水送服。
    特别提示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分休息,避免过于疲劳。
    2.注意安全,禁止单独游泳和攀高,不宜骑自行车,避免特殊理化刺激等。
    3.饮食有节,忌食辛辣油腻肥甘厚味等不易消化之物,禁止饮用酒、萘、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4.发作期患者有意识障碍时,严禁强行喂药、食物和水,以防吸入气管窒息或造成吸入性肺炎。
    5.定期复查:治疗开始时每2~3用复查1次,半年后可3-6个月复查1次,以便医生判定疗效,调整药物剂量,注意有无药物毒副反应,还可以通过疗效观察来寻找发病的谛因。
    6.应详细观察和记录每次发作的背景、发作日期、时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时的表现,以达到预防和完善治疗的目的
(0)

相关推荐

  • 眩晕分四型论治

    眩晕是一种自觉症状.西医认为眩晕有两种病因:一是由内耳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引起,称耳源性眩晕或美尼尔氏综合征:二是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使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中医认为眩晕系虚实兼证,虚为肝肾阴虚 ...

  • 高血压(痰湿内阻型)治疗方

    [症状]头痛而重,眩晕,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化痰祛湿.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组成]天麻9克  白术12克  半夏9克  茯苓12克  陈皮6克   泽泻15 ...

  • 平肝,豁痰,醒脾。主治癫痫

    [功能主治]平肝,豁痰,醒脾.主治癫痫. [偏方组成]人参5克,羚羊角1克(均包),柴胡.郁金.钩藤.天兰黄.半夏.云挚.白芍.白术各15克,丹参.菖蒲.胆南星.天麻.当归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 ...

  • 谈一谈癫痫疾病的的惊痫、痰痫和风痫的辩证治疗方略

    癫痫在中医临床上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是惊吓,痰积和肝风内动引发的癫痫 一.惊痫 该类证候起病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多见吐舌,惊叫,急啼,面色时红时白,神志恍惚,惊惕不安,如人将捕之状,四肢抽搐,夜卧不宁, ...

  • 全蝎蜈蚣治癫痫:全蝎、蜈蚣、僵蚕、石菖蒲、法半夏各10克,田七、制南星、天麻各14克,川芎8克,木香6克。 豁痰开窍,行气活血。主治癫痫。

    全蝎蜈蚣治癫痫    全蝎.蜈蚣.僵蚕.石菖蒲.法半夏各10克 田七.制南星.天麻各14克,川芎8克,木香6克  豁痰开窍,行气活血. 主治癫痫.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2 麻疹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咳嗽.打喷嚏所喷出的飞沫传播.冬春季多见,6个月至5岁小儿最易患病,6个月以内小儿由于从母体获得免疫力,不易得此病.一次患病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3 风疹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患者以1-5岁的儿童居多.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在出疹前1周和出疹后2周内,可通过口.咽.鼻.眼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主要通过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4 水痘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者6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相同.传播途径主要是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5 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l型引起的急性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疱疹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也可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牙龈上较少见,有自限性.多见于1-3岁的小儿,终年可以发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6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后使腮腺发炎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染源是患儿及隐性感染者,自腮腺肿大前6日开始至腮肿消退前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给他人.患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7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累及肝脏.目前已知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甲型肝炎主要通过肠道传播,其余各型主要通过输血及注射器传播.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8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病变主要在脊髓灰质,表现为弛缓性肌肉麻痹.病情轻重不一,轻度无瘫痪出现,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9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叮咬而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和10岁以下儿童,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有哪些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