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萨泽瑞克鸡尾酒(Sazerac)

萨泽瑞克鸡尾酒(Sazerac)

酒谱:

一颗 方糖(或一茶匙糖浆)

一茶匙 白开水

2dash 裴乔氏苦精

3 OZ. 裸麦威士忌

1茶匙苦艾酒(或苦艾酒替代品)

先取一个威士忌杯装满冰块,使其冰镇。接着将冰块倒到另一个威士忌杯中。在第一个威士忌杯中加入糖、水以及苦精。使用捣棒或是吧匙将方糖弄碎,并与水和苦精混合至糖溶解。加入裸麦威士忌并搅拌均匀。

然后将第一个威士忌杯里混合好的内容物,倒入装满冰块的第二个杯中。加入少量的苦艾酒(或替代品, 如潘诺茴香酒或药草之圣)到第一个威士忌杯中,以旋转杯子的方式,让苦艾酒附满整个杯子内部。去除多馀的苦艾酒后,将第二个杯中的内容物,滤掉冰块,倒回刚涮过苦艾酒的第一个威士忌杯。取柠檬皮捲,在杯子正上方喷附皮油后,投入杯中作为装饰。

方案B: 你可以使用糖浆来替代方糖与水,以避免杯中残余任何未融化的糖粒。

关于萨泽瑞克(Sazerac)

这杯酒大约可以追朔到西元十九世纪,在新奥尔良的萨泽瑞克咖啡屋里,一位药剂师,安东尼裴乔,使用蛋杯来盛装萨泽瑞克鸡尾酒。

本篇要来向各位介绍的是号称史上的第一杯鸡尾酒~

不过文章开端的调制方式倒过来又倒过去,如果你已经看蒙的话,没关系,这杯酒其实不难。萨泽瑞克这杯酒简单来说就是将裸麦威士忌以鸡尾酒的形式来调制。

关于"鸡尾酒"这种调制方式请看👇

旧日情怀——古典鸡尾酒(Old-Fashioned Whiskey Cocktail)

将完成品滤去冰块倒入涮过苦艾酒或其替代品的威士忌杯中,最后再以柠檬皮作为装饰这样。

做法是这样的:取出冰镇好的搅拌杯,加入3~4 dashes裴乔氏苦精,1吧匙糖浆以及2 OZ.的裸麦威士忌。

接着加入冰块,搅拌至充分冰镇且均匀混合。再拿出冰镇好的双份威士忌杯,倒入少许苦艾酒涮杯

所谓的涮杯~就是在杯中倒入少许苦艾酒之后,拿着杯子~转~转~转~让苦艾酒充分的附着在威士忌杯内部, 完成后沥去(喝掉)多余的苦艾酒。接着将搅拌好的酒,滤去冰块,倒入涮过苦艾酒的威士忌杯中,在喷附皮油后投入杯中作为装饰。

完成。这就是萨泽瑞克鸡尾酒啦~

那这号称第一杯的萨泽瑞克鸡尾酒,是怎么来的呢?首先来说说关于这「第一杯」,在聊古典鸡尾酒这杯时,我们知道鸡尾酒这个喝法,很可能很早就有了,但被开始被称为「鸡尾酒」应该是这调酒文化到了美国之后的事。

鸡尾酒一词的起源多半据信为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在调酒上缤纷多样的美丽装饰,就好像鸡尾巴一样,所以得名。

另一种则是来自「Coquetier」这一个法文词汇,它指的是一种歪果仁的吃蛋专用容器,把水煮蛋放在上面,吃之前敲敲它的头,用汤匙挖着吃。有各种材质,多半为金属、玻璃或为瓷器。长得这样~

大概是在西元1850年的时候,史威尔泰勒(Sewell T. Taylor)卖掉了他的一间咖啡店,名叫商业交易所(The Merchants Exchange Coffee House),并且改行去当烈酒商,进口了一支名为萨泽瑞克的白兰地(Sazerac-de-Forge et Fils)。

同时亚伦伯德(Aaron Bird)接手了咖啡店,并且也将店名改为萨泽瑞克咖啡屋,还开始在店内卖起了一款同名招牌鸡尾酒,名字就叫作「萨泽瑞克」。而这萨泽瑞克鸡尾酒当时正是使用史威尔所进口的萨泽瑞克白兰地,并且搭配由地方的药剂师安东尼裴乔,所调配出的独家苦精调制。

而当时拿来装萨泽瑞克鸡尾酒的杯子,就是使用被称作「Coquetier」的这个蛋杯。但是当时在新奥尔良并不是人人都会法文,所以久而久之这种用「Coquetier」所装的酒,就变成了发音相似的「Cocktail」了~

各位若有看过由大卫芬奇执导,布拉德皮特主演的《返老还童》,当中皮特所饰演的班杰明在和他老爸去喝一杯时,他所点的酒就是萨泽瑞克。这部片所设定的时间是在1918年,一战结束之后,大家看看,那杯子是不是和蛋杯长得很像呢?

也就是说,很早以前先了有「鸡尾酒」这个喝法,后来才有「鸡尾酒」这个名字,然后变化出各种基酒的「鸡尾酒」喝法,而以威士忌为基底的鸡尾酒喝法,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古典鸡尾酒。

但我们在文章前面所提到的以及书上的酒谱,都不是使用原本的白兰地,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再说到,1869年左右时,萨泽瑞克咖啡屋几经流转,换了一任新的老板托马斯(Thomas H. Handy),但在这年头,法国发生了根瘤蚜虫害,葡萄园都GG,非常地严重。但是萨泽瑞克鸡尾酒又是萨泽瑞克咖啡屋的命脉,因此托马斯就将原本作为基酒的白兰地,换作当时美国本土代表的裸麦威士忌,更甚还顺势开了一家酒厂,就叫做萨泽瑞克。

现在萨泽瑞克公司已经可说是世界级的大厂了,旗下也有相当多的大牌子~让我们回到萨泽瑞克咖啡屋看看~

后来1889年,汤玛仕在领便当前,将酒谱给记录了下来,并且在"鸡尾比尔"威廉(William T. "Cocktail Bill" Boothby)1908年的著作《如何调制世界知名饮品》上做了首次的书面记载。

不过这时,书上酒谱所写的苦精却不是裴乔氏苦精而是叫作赛尔纳苦精(Selner Bitters)的~此外,无论是裴乔氏或是赛尔纳,若没有这苦精那不就不能调萨泽瑞克了?

要调制萨泽瑞克鸡尾酒,有两大元素不可或缺,裴乔氏苦精与苦艾酒。(上图为古早的裴乔氏苦精广告)。

据说当年裴乔家是波尔多的大户,在海地(法属殖民地,殖民时期叫作圣多明哥)有许多土地,后来因为海地独立战争,房产都GG了,因此带着小安东尼逃到新奥尔良的法国区(French Quarter又称作"Vieux Carré"这杯酒后面也会出场)。

小安东尼长大后成为地方的药剂师,在法国区的皇家大街开了一家克里奥尔药房,而他以家传秘方所调配出带有花果香气,风格有别于安格仕苦精的裴乔氏苦精,成为他的招牌商品。

现在新奥尔良的药事博物馆(New Orleans Pharmacy Museum)中,还有展出裴乔氏苦精以及蛋杯。

究竟赛尔纳苦精(Selner Bitters)是怎么回事?人称鸡尾比尔的威廉,是不是因为业配而修改酒谱?还是纯粹不同的称呼?或是不明原因的误植入?这目前还是一个不解的谜。

而流传下来的酒谱早期亦有许多变异,例如以波本调制称为"Zazarack"的酒谱使用的是安格仕苦精,但后来都还是以裴乔氏苦精调制的"Sazerac"为正宗~

若买不到裴乔氏苦精还是有替代方案可以调制的,相似的配方,同样以龙胆草为基底,带有丰富花果香气的红色苦精,苦精真谛(Bitter Truth)的克里奥尔苦精(Creole Bitters)。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就曾经提过,「克里奥尔」一词是一个广泛的复合形容词,可以指族群或是语言、饮食等多种文化,简而言之,是在北美文化大熔炉下,所产生的特殊文化,她包含了欧洲与北美南美洲的文化集合。

克里奥尔而在料理方面,使用多样的香料来烹调可说是一大特色,克里奥尔苦精这名字也有相仿的意义,而在风味上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较裴乔氏苦精多了一个突出的茴香风味,但在有使用苦艾酒的萨泽瑞克中,其影响算是可以接受的~当然,裴乔氏苦精本身也是属于克里奥尔风格的产物。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苦艾酒。如同各位朋友所知道的,在调制萨泽瑞克时,苦艾酒仅是涮在杯上,让杯上附着其气味而已但因为法式苦艾酒,气味会随着时间而有所变化,由起初较外放刺激性较强的大小茴香气味,逐渐蜕变成清新的草本风味

而这个随着时间产生的香气变化,又会与杯中的酒产生互动,结合出一种萨泽瑞克独特的风味,使得萨泽瑞克之所以萨泽瑞克。只用少量的苦艾酒竟然产生这么奇妙的作用~着实令人感到调酒的奥妙啊啊~

但是这项灵魂材料却在20世纪初左右遭禁,因为苦艾酒本身的奇幻色彩被卫道人士抨击,其实换成现在的角度来看,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根本是食品安全危机......,总而言之,全球各地开始禁止生产苦艾酒,美国则是在1912年开始禁,直到2007年才正式解禁。

也因为苦艾酒被禁,原本生产苦艾酒的厂商,不得已之下只好含泪改做不含苦艾草(Wormwood)的茴香酒,像是以苦艾酒起家的创始老牌子保乐力加(原为Pernod与Ricard这两个苦艾酒牌子),以及文章初特别提到的药草之圣(Herbsaint)。

可以看到在上方的海报(左图),还是苦艾酒「Absinthe」的字样,但在右图,1934年的照片上则是变成了「Herbsaint」。这个名字的变动是来自于老外很爱玩的字谜(Anagram),也就是改变原本单字的字母顺序,使其变为另一个字义,有时也会增加几个字母,像是Absinthe → Herbsaint,就是多加了一个r。

所以当1933年美国的禁酒令解除之后,萨泽瑞克当中使用苦艾酒的部份就改用各种的替代品来调制,尤其是各家苦艾酒老牌所出品的茴香酒,其中特别是刚才我们介绍过的药草之圣(Herbsaint),在2008年萨泽瑞克鸡尾酒被注册为新奥尔良官方鸡尾酒时,更是成为官方指定用酒。而萨泽瑞克裸麦威士忌以及药草之圣茴香酒目前都是萨泽瑞克公司旗下的品牌。

上图是1949年,在新奥尔良的罗斯福饭店(The Roosevelt New Orleans)的萨泽瑞克酒吧(没错又是这个名字)里,看看这些个萨泽瑞克的粉丝迷妹们,这些美女可是趋之若鹜呀~下图为他们目前的酒单。

调制心得

在调制萨泽瑞克鸡尾酒时,除了如同所有调酒一样,在均匀度与温度上要控制得宜之外,水分的部分更要特别的注意,有别以往,许多酒我们在调制时会尽可能的,以减少冰块水份释出的心态来调制,来获得较为扎实的口感。

但因为使用苦艾酒的原因,所以水分所造成的乳化效果会成为影响酒风味的关键,也就是说当涮在杯上的苦艾酒慢慢滑入与杯中酒液混合,因此酒中的水份若过少,乳化现象没有产生时,整杯酒会喝起来较为辛辣,以融合度来说也会不大完整。

反之若当水分足够时,杯中的苦艾酒产生乳化,恰好的茴香风味、裸麦威士忌与裴乔式苦精,会结合成一个非常和谐的风味,由茴香的甜味领头,接着是一连串较为复杂的草本香气,最后随着威士忌尾韵转为较清新的风味,感觉就好像是一股茶香般,而且令人回味无穷。

控制水分也是这杯上古调酒的奥秘之一,简言之是不要过Dry。

而杯上残留的苦艾酒气味也会从刚开始较为刺激的茴香风味转为苦艾草为主的草本系风味,这种气味与气味,味觉与味觉之间的互动,彷彿是跳探戈一样相当活灵活现~

因此在调制时,涮杯的苦艾酒其实不用过多。当你使用品质极佳的苦艾酒时,还可以将涮杯多余的部分直接倒入搅拌杯中混合均匀。

威士忌杯中加入一匙苦艾酒,搅拌杯中则是加入一匙糖浆。3~4dashes的裴乔氏苦精(若没有的话可以克里奥尔苦精代替)以及 2OZ.白兰地或是威士忌(裸麦、波本)。

加入冰块将搅拌杯中内容物混合均匀,然后将威士忌杯涮满苦艾酒,多余的苦艾酒加入搅拌杯中混合均匀,接着滤冰倒入方才涮过苦艾酒的威士忌杯中。

另外在喷附皮油时轻轻喷在液面中央即可,太多皮油会抢去苦艾酒的气味,而少掉了赛泽瑞克的特色。

萨泽瑞克这一杯酒的乐趣就是在于杯中气味与气味的互动,进而带出整杯酒的层次,呈现出一种独有的赛泽瑞克的味道。所以你会看到大多数调酒师的萨泽瑞克都是不加冰的,因为萨泽瑞克之所以滤冰最大的用意,就是在于能有足够的空间让气味能延展,加冰之后整体感就被破坏掉了。

其次是关于苦艾酒的替代品,除了茴香酒之外,还有许多做法会使用一些气味较强的药草香甜酒来做替代,常用的像是夏翠丝或是班尼迪克汀,但专业的调酒师一般不会这样做,除非这杯酒你不叫它萨泽瑞克。

另外,有的调酒师会使用喷雾瓶使苦艾酒附着在杯壁上,这是蛮方便的做法,不过记得多喷点就是~

而裸麦威士忌与白兰地作为基底的萨泽瑞克都各有巧妙,两者最大的差异会是在余韵的部份,以白兰地调制尾韵会有带有相当明显的干果风味,裸麦威士忌则较为辛口。

如果以陈年的朗姆酒或龙舌兰来调制成朗姆酒萨泽瑞克和龙舌兰萨泽瑞克,也都颇有特色,手边没有裸麦或白兰地的朋友们也可以试试看!当然波本威士忌也是不错的选择。萨泽瑞克就是让基酒更好喝(调制鸡尾酒的本质啊),不是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