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医诊断纲法—色脉合参(下)
相关推荐
-
古今脉诊之六大误区(转帖)
古今脉诊之六大误区(转帖)摘自<岐轩脉法>脉学研究之现状虽然脉诊方法在目前中医中的地位越来越小,整个诊病过程主要是靠问诊和舌诊,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脉诊的意义,但这并没有阻碍一些学者对 ...
-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53: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53: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四方上下六合间,万物生灭阴阳变.十二时辰五色谱,脉冲波动磁力线.寒热湿燥四季风,五行生克自循环.损有余以补不足,清浊升降气聚散. 人体五脏藏 ...
-
17.中医诊断法纲——色脉合参(上)
--<脉要精微论> 上一篇谈及到了色脉合参之色以应日,脉以应月.今天继续深入地讨论一下色脉合参的法纲. 必须要指出的是文中关于色诊纲领性句子: 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 ...
-
色脉合参
色脉合参: 即诊色 与诊脉 相结合 综合判断 病情变化 例如: 面红唇赤 舌红苔黄 为邪热盛 的病色 若脉洪数 或者滑数 脉色一致 多为新病 易治 若脉洪数 面色苍白 脉色不符 多为久病 难治 &l ...
-
细论问脉合参
素医 炼鼎中医 昨天 前面写道中医的诊断方法从最开始的色脉合参,再到<伤寒论>的问脉合参.这中间有一些比较不容易发现的细节,借此来探讨一番. 前几天,去乡下出诊.到了乡下后,发现病人只会说 ...
-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的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黄帝内经中的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原文] 帝曰:有故病(1),五脏发动(2),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3)其脉小色不夺(4)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 ...
-
黄帝内经中的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黄帝内经中的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分享:254次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的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原文] 帝曰:有故病(1),五脏发动(2),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曰 ...
-
色脉合诊及尺肤诊法
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帝曰: 有故病(1), 五脏发动(2), 因伤脉色, 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征(3)其脉小色不夺(4)者,新病也: 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 征 ...
-
中医诊断--【脉诊】说透《伤寒》脉法与脉证合参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01 - 十大症状:说透<伤寒>脉法与脉证合参 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所创立的辨证施治体 ...
-
十大症状:说透《伤寒》脉法与脉证合参
作者/张磊 I导读:仲景十分重视脉诊,几乎各篇目均冠以"脉证并治"字样,提出了脉证合参的诊断原则.但是,<伤寒论>中寸.关.尺,对应的是上.中.下三焦,并没有出现具体的 ...
-
扁鹊81难经译文注解:第十三难 色脉尺肤合参的诊断法
第十三难 色脉尺肤合参的诊断法 [原文] 难曰: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己.色之与脉当参相应①,为之奈何? 然: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