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虚荣心”弄丢了真实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1-04-30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

我和小丽在菜市场相遇,然后我们很默契地没有打招呼,因为按照朋友圈定位,她应该在巴黎,而我应该在马尔代夫。

这种现实很穷,朋友圈很富的“双重”人生,就是我们的虚荣心在作怪。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虚荣心,其实是自尊心的过分体现,是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人总是有点虚荣心的,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比别人落后。适当的虚荣心可以促使我们努力向上,但是过度的虚荣则会使我们活得很累。

当我们过度追求虚荣,就会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的评价,极力维护自己的自尊。

法国哲学家伯格森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这是由于虚荣心会不断放大一个人的欲求,致使其丧失理智,甚至做出令其抱憾终身的事。

因此,我们需要好好对待我们的虚荣心,不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压力和负担。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克服虚荣心,首先就要去了解它,去看到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出现和存在。

虚荣心产生的原因:

成长经历,导致内心的缺失。一个人虚荣心很强,跟成长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小的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关注不够,长大之后,渴望被关注,以弥补内心缺失的部分。

自卑心理。虚荣的背后,是过低的自我价值感,是对他人极度赞美的极度渴望。

内心空虚。当我们的内心空虚,我们自己无法和自己相处,就更加期待从别人那里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

找到了原因,我们就需要“对症下药”,具体怎么做呢?

 

01

看清自己,接纳自己

 

我们需要看到,我们之所以会成为现在的自己,是由于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没有力量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安排,而我们也需要看到,父母也有他们的局限性,他们也需要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不可能给我们那么完美的教育和生活,他们其实也已经尽力了。

因此,缺失,其实是不可避免的。

但有缺失没关系,有缺失也不代表我们就不可以好好生活了。我们需要做的是看到自己的缺失,允许自己存在这样的缺失,这是改变的前提。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缺失,我们就会足够了解自己,而只有当我们足够了解自己,深深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时候,沿途的风景,别人的评判,才难以对我们造成致命的伤害。

当你看清你了你自己,你知道你是怎样的,你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你可以接受你的全部,你接受那个最真实的自己,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你会发现,你其实可以带着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去拥抱生活的美好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02

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克服自卑心理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评价标准。

当别人符合我们的评价标准时,我们就会喜欢、认可、支持对方;当别人不符合我们的评价标准时,我们就会不喜欢、否定、怀疑对方。

反之,当我们符合对方的评价标准,对方就会认可我们;当我们不符合对方的评价标准,对方就会否定我们。

所以,你会发现,对方是否认可你,与你的关系不大,而是在于你是否与他的评价标准相匹配。但我们却无法掌控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我们不可能每次都符合别人的评价标准,也不可能符合每一个人的评价标准。

生活各自不易,各人所求不一,各自立场不同。不必在别人的标准里修行自己,也不必在自己的标准里勉强别人,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与认同。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当我们的内在缺失什么,我们就会向外界去寻求什么当你一直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赞美,恰好说明你自己不够认可自己,自己不够欣赏自己。

与其将评判自己的标准交给别人,不如将目光看向自己,发掘自身的优点,看到自身的价值。

如果你可以做到自己认可自己,自己欣赏自己,自己悦纳自己,那么,你就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自信的内在,也就不会那么渴求别人的认可和赞美,从而获得内心真正的自由。

03

丰富自己的生活

弥补内心的空虚

毕淑敏说:“人生本没有任何意义,但为了积极地生活,要去赋予其意义。”

所谓意义,是指一个人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的集合,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从与他人和世界之间的联系中获取的心理安慰。

赋予意义,就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追求喜悦上,就像多读书,享受工作和生活,去做喜欢的运动,感受与大自然的链接,专注于努力,关注自己的内心等,这些,都能够打造内心的富足感,弥补内心的空虚。

有时候,我们内心的空虚是由于缺少陪伴,因而渴望陪伴。

很多人认为,陪伴只能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其实,陪伴还有其他形式。

我们需要学会自己陪伴自己,学会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成为陪伴自己的一种方式。

比如,我自己就很喜欢在独处的时候写作,当我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输出整理成一篇篇文章,我的内心就会感到特别愉悦和安宁。我很喜欢写作的过程,在写作的时候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写完后也会有一种愉悦感和成就感,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心流”状态。

当你独处的时候,请给自己创造出各种“心流”体验:运动、绘画、唱歌、写字、阅读、烹饪……,你会发现,你的内心真的会越来越丰盈,你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充实。

作为心理工作者,我深深知道,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我们没有表达出真实的自己。

而虚荣心,正是一种阻止我们变得真实的障碍,只要我们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我,虚荣心就会远离我们,我们也才能最终获得真正的自由和恰如其分的自尊。

文:湘遇成欢
责任编辑:殷水
(0)

相关推荐

  • 我的虚荣心

    最近的一个反思是,自己是有不小的虚荣心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不经意间就跑出来了.从定义上讲它是一种自尊心的扭曲表现,而自己的表现主要在过多美化自己和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上. 比如,和别人说话谈论什么的 ...

  • 活在社会底层,却喜欢到处显摆的人,十有八九是这几种人

    这个社会,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社会.当中的许多人,无论他们如何去奋斗,都只能是底层的生存者而已. 仅仅有少部分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晋升到了中层,以及上层,从而实现人生质 ...

  • 虚荣心太强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在我们身边你会发现,有些人非常向往虚荣,喜欢别人说的阿谀奉承的言语来满足自我虚荣的需求,并且陶醉在其中.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处处得到荣誉和赞美,当自己追求的虚荣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极大的挫 ...

  • 我们在瑞士弄丢了1个小时

    3月份在瑞士,我们丢掉了1个小时,这是真的. 当地3月25日凌晨2点,瑞士将标准时调整为夏令时:时钟向前拨快一小时,凌晨2点变更为3点.原本与北京时间差7个小时,现在改为6个小时. 所以3月25日这天 ...

  • 帮“星星的孩子”找回弄丢的“钥匙”

    "星星的孩子",这一童话般的称谓,往往遮蔽了那些残酷的现实,因为这些孩子缺少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如果没有家长的照顾和社会的关爱,他们是很难在这个世上独自生存的,一个 ...

  • 我也曾想过,把生病的妈妈弄丢......

    来自霍格沃茨的小鹿 VX:bxzx0406 Hi,我是小鹿,一个90后保险打工人~ 五一假期结束,和爸妈打了通视频电话. 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老三样的嘘寒问暖,"吃的好吗?睡得好吗?工作顺心 ...

  • 胡盼:我把自己弄丢了

           我,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或者说我从教15年来我的学生对我最深的印象便是爱笑,了解我的人会说我很乐观.特别是很多以前的学生因为我的影响而变得乐观了,从此以后豁达了,强大了. 2013年的我带 ...

  • 毕业后学校把档案发到个人手上弄丢了怎么办

    有些学校在毕业的时候选择把档案给个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协议之后,就能够确定档案要存放在何处,但是有的学校为了兼顾就业率会直接把档案给个人,档案在自己手上是没有真实性可言,很多单位也 ...

  • 有样“东西”,女人一旦弄丢了,也就失去了幸福

    文|雪落无尘 在最近一季的<奇葩说>里,作为嘉宾的大张伟分享了一个快乐秘诀.他称自己只要不高兴了,就会看一本书,看完就会充满对生活的期望. 这本书的书名叫<被讨厌的勇气>,在书 ...

  • 女人弄丢了这样东西,也就失去了幸福

    ♥ 只有相处舒服,才会让我们的爱情历久弥新:只有在一起多久都不忘初心,才会让婚姻永远保鲜:只有彼此包容和谐,婚姻才能永远爱意浓浓. --蛮蕉 文 | 蛮蕉   图片 | 来源网络 快 乐 或 者 忧 ...

  • 贝加尔湖到底被谁弄丢了如今为何却被质疑是来历不明

    听到贝加尔湖,我们其实都不陌生.歌手李健曾经以它为灵感,创作了歌曲<贝加尔湖畔>.在歌中,贝加尔湖清澈而神秘,月光洒满湖面波光闪闪,像极了诗人永恒的爱恋.贝加尔湖像是一颗宝石,镶嵌在亚欧大 ...

  • 红楼梦:湘云啊湘云,跟金麒麟一样,走着走着,宝玉就把你弄丢了

    上一回,袭人挨了宝玉的窝心脚.让我们接着往下读-- 宝玉与袭人的亲情 有了这一脚,我们可以读出袭人跟宝玉绝对不同于他人的亲密关系(除了云雨之情外的关系),袭人挨了脚,吐了血,这对于袭人来说,不是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