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希:《奇双会》杂忆
相关推荐
-
梅兰芳回忆录:东游记(十七)
京都初演<奇双会> 京都是文学艺术极其发达.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我当年在这里上演昆腔戏如<思凡>等,受到文艺界的欢迎.这次我们只有两天勾留,三场戏当中我演两个夜场.第一夜的节目 ...
-
姜妙香:我还有一颗年青的心
姜妙香先生 自从踏上红氍毹以来,已经将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在这五十年之间,我先逼紧了喉咙,穿上了女人的衣衫,学着扭扭袅袅的步伐,一门子地唱青衣:后来我又放宽了喉咙,换上绣花长袍,摇着扇子,改唱小生.直唱 ...
-
戏曲里的喜感
最近恢复看戏活动了,虽然还是隔位落座.检测健康二维码入场.趁机看了第二次<奇双会>.散场往外走的路上,遇到一个小姐姐问我小伙伴的观赏感受.小伙伴儿说:出乎其意料的"萌" ...
-
资料 | 张云霞版《送凤冠》以及赵瑞花表演的文章
张云霞.刘丽华版的<送凤冠>,非常能怼的李秀英.相对于上越版来说,我觉得主要是没那么热闹,我更喜欢大热的压轴场.有人或许会认为秀英怼的好,比较解气,但似乎这样会怼的秀英前面不可能忍得下来, ...
-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二章第二次到上海(1)《女起解》(一)
<女起解>(一) "民国三年的秋冬之交,上海丹桂第一台,又派了代表文凤祥到北京来邀我和凤二爷南下表演.这次跟许少卿没有关系,完全是尤鸿卿和文凤祥等集股承办的.邀的仍旧只是我们两个 ...
-
“得意缘”:吴小如先生的一篇花笺题记 | 谷曙光
得意缘 (1925年百代唱片) 尚小云 - 京剧大师 尚小云老唱片全集 近两三年来,我受出版社之邀,为先师吴小如先生编校<戏曲文集全编>,已离竣事不远:在此过程中,我总想找点新鲜玩意儿,新 ...
-
八桂诗坛杂忆(12)周陆奇的赠友诗
在梧州市诗词学会创建''梧州诗词之市''的动员大会上,周陆奇发表讲话. 八桂诗坛杂忆(12) 周陆奇的赠友诗 文 | 岑路 周陆奇平素为人友善,言谈斯文.我与他既是老同事,又是吟坛好友.70年代末80 ...
-
童年杂忆
冰心 (作家) 回忆的潮水,一层一层地卷来,又一层一层地退去,在退去的时候,平坦而光滑的沙滩上,就留下了许多海藻和贝壳和海潮的痕迹!这些痕迹里,最深刻而清晰的就是童年时代的往事. 一九八○年的后半年, ...
-
杂忆母亲
我是我妈的儿子,这是不需要证明的,就连警察蜀黍都不可能问这样的问题.可是我母亲自己倒是真的有几分疑惑. 我的妈妈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大字不识一个,把她的名字拆散,她都不定能认得出来.她一辈子唯一和文 ...
-
旧锦新样 | 黄裳:读书生活杂忆
编者按 黄裳是访书.读书.藏书的大家.他的阅读与人生经历,在二十世纪中国极有代表性,值得今人重温与了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推送这篇80年代的旧作,以飨读者. 读书生活 ...
-
《牛棚杂忆》:十年间的血泪史 全纪录
牛棚,顾名思义,牛鬼蛇神被拘禁的地方. 没错,<牛棚杂忆>就是季羡林被当成牛鬼蛇神被拘禁中的那段耸人听闻的故事. 我原来为自己定下了一条守则:写的时候不要带刺儿,也不要带气儿,只是实事求是 ...
-
张庭伟:文远楼杂忆
一. 系馆文远楼 从1963年进入同济建筑系,文远楼就代表了"我们建筑系",因为它是建筑系的系馆.老先生们说,1953 年文远楼始建时,其实是作为测量系的系馆,后来由于决定测量系迁 ...
-
繁星 | 汤罐杂忆
遍身长满铜锈,黑黜黜的一只旧物件,又一次被摆放在光亮的地面上.这是一只用半毫米厚的黄铜薄板焊接而成的盛水器具.外形像透了20斤装绍兴老酒的陶瓷坛子. 这是从祖母手里传下来的老物件,已经一百多年了,搬了 ...
-
程砚秋舞台艺术杂忆(刘乃崇)
程砚秋<碧玉簪>剧照 我在二十年代听程砚秋的戏时,年纪还小,不懂得他的艺术好在哪里?三十年代程先生三十多岁,人们说是他演戏的黄金时期,可我才十几岁,只能多少领略一点他的艺术精粹之处.抗日战 ...
-
赵桥 | 红梅一点香如故——杂忆邓红梅同学
总第1351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1 在网上买了一本河南文艺出版社的"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集>. 这是购书计划之外的一本书,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