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036条:表里同病,先表后里

(0)

相关推荐

  • 【连载】《伤寒论》解读44

    导语 今天继续来逐条解读<伤寒论>,小编也不知道能连载多长时间,希望能善始善终吧,历史文章列表如下: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本条垂法示戒,让人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56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这一条的字面意思是说病家六七天没有解大便了,还有身热.头痛的表现,最常见的情况是阳明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二)

    麻黄汤里用到了杏仁,我们在第六节里讲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中讲到了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除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杏仁在麻黄汤里的作用就是润肺的,因为麻黄遇到桂枝就会发表,麻黄会把肺里津液发散掉,所以,加上杏仁就 ...

  • 是先表后里还是表里同治?

    编辑整理  邢思明 是先表后里还是表里同治? 导读 对于表里同病的情况,<伤寒论>里有先表后里,也有先里后表,更有表里同治,究竟该如何运用才恰如其分,需要医者审时度势,视情形而定,一旦用错 ...

  • 伤寒论90条:表症和里症同时存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表里双解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90) 本条主要讲的就是治病的先后顺序,治疗原则的问题,同样一个病,如果表证也有,里证也有,那么要先解表,后 ...

  • 先解表后治里

    许叔微治感冒案 尝记一亲戚病伤寒.身热.头痛.无汗.大便不通已四五日,予讯之,见医者治大黄朴硝等,欲下之.予曰:子姑少待,予为视之.脉浮缓,卧密室中,自称甚恶风.予曰:表证如此,虽大便不通数日,腹又不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部证之麻黄汤证第55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1.麻黄汤证 太阳厥阴合证 表实表寒合证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不发汗致衄之理,已于四十八条(经方中医程医生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桂枝汤证第12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桂枝汤证第12条--经方中医程医生 校对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1.纲领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63.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当归四逆汤证第351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当归四逆汤证第351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1.纲领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部证之葛根汤证第32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部证之葛根汤证第32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葛根汤证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云用后第四方 成氏云:伤寒有合病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六:病如果在表就一定会摸到浮脉

    一二六: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而愈. 形作伤寒,外形看起来像伤寒,其实不是伤寒. 平常脉很弱的人大多是血不够,血不够代表津液不足了,营养不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三三:​皮肤表面有一层水气在上面,叫太阳表水

    一三三:「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人身上皮肤表面有一定的温度,皮肤表面有一层水气在上面,叫太阳表水,还有一个太阳的表热,两个不一样,这两个混在一起就是体温. 当热没有了,只剩水就会感觉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