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书》186、我读《红楼梦》之三:托梦真相
在《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里写到了王熙凤梦见了秦可卿向她托梦,而这一刻,秦可卿死了。书中写到:
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
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睡熟了。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托梦,亡者给生者托梦,神明给凡人可以托梦。
同样,唯物论和无神论者不信神明和灵魂的存在,自然就不相信托梦的存在,以为古今小说里所写托梦的故事,也只是小说家之言。
我的母亲讲过一件事情,虽然不是托梦,但是通过梦境预示了我父亲的辞世。我母亲梦见我父亲陷进泥潭里越陷越深,她救不了,哭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她梦醒后就知道我父亲的病是治不好的,不久会辞世的。我父亲辞世十五年之后,母亲才辞世的。
2003年,我一位老朋友张先生,是个名人,写过一本书,希望我帮他整理出版。因为老先生曾经帮助过我,我就帮他整理书稿。当时他因为患肺癌住院了,我曾经去他家、去医院看过他,和他谈书稿的事情。
有一天,我们电话约好,次日我去北京某医院去看望他,带上整理好的书稿给他看看,以便定稿。当天夜里,我梦见了张先生来找我,嘱咐我书稿的事情,他出门了,然后身材变得高大,望空而飞,飞过山川河流。
我当即醒来,对身边的澄源说:“张先生辞世了。”我讲了梦境,这是个托梦之梦。
天亮之后,我还在想要不要去医院见张先生。因为这梦境预示着先生已经辞世了。
磨蹭到了十点,张先生的儿子给我打来电话,说他父亲夜里辞世了,约好的见面的事情取消了。
在八宝山送别张先生的时候,我把整理好的书稿给了先生的老伴。
后来,这本书内部印行,赠送亲友。
十七年过去了,我和张家人再没有往来过,也不知张先生的老伴是不是还在世。如在世,现在有九十岁了。当年张先生辞世的时候,年过七十五岁。
古今小说里的托梦故事,也解释了生命的部分真相,灵魂的述求通过托梦来表达。
在佛教,灵魂身也叫“中阴身”。在密宗,把中阴也看成是法界的一部分。而密宗还有“梦修法”,把梦也看成是法界。
我修了近三十年“梦修法”,深知其中奥秘。我写过一本书叫《修学札偈》,里面至少有三四万字写梦修。你父亲很喜欢这本书。
这些解《红楼梦》的内容与方式,你在别人那里听不到,看不到。我这样讲,虽然也就是几篇文章,但能帮助你认识古典文学名著的内在智慧,也会寻找不一样的读书方式。